摘 要:電腦二維動畫是一種有著豐富動畫效果的表現形式,在提升整個動畫的表現技巧、打破以往三維動畫獨立局面等角度有著很大的作用,是現代動畫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本文將圍繞電腦二維動畫照與其他動畫形式相比較,分析電腦二維動畫照的優勢與劣勢,更好的推動動畫的發展。
關鍵詞:電腦二維動畫照;動畫形式;劣勢;優勢
電腦二維照在整個動畫藝術大眾化的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卡通動畫的發展歷史中,經過長期的創新運用,二維動畫在制作與造型上都有很大的進步,有著相對成熟的藝術魅力,尤其是在對動畫中角色塑造等有獨特的創新手法,譬如在夸張、幽默藝術等技術運用上,有著很大的優勢。
1 簡述電腦二維動畫照比其他動畫形式的優勢
1.1 圖像處理技術的升級
在電腦二維動畫照的藝術處理中,圖像設計以及幾何造型有著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在電腦技術不斷升級的基礎上,對于動畫制作中采用幾何學的方法進行動畫設計與對象的描述,在的打破制作成本高、費工費的基礎上,結合基于圖像處理的制作方法,通過對已有的數據圖像進行有效提取,表現出空間的整體動態,從而形成有效的動畫效果,這些都是電腦二維動畫照圖像技巧的綜合功能。
1.2 運動控制與渲染技術的升級
在當前的電腦二維動畫照的整體技術中,對于整個動畫的運動控制與渲染技術是有著很高的要求的,通過當前電腦設計以及軟件運用的升級,很多的動畫制作將畫面逐幀畫出,這些需要一定的工作量,在電腦技術運用中,采用運動控制技術,將電腦設計中動畫原型進行角色造型,并更具劇情的需要,確定相應的關鍵幀,在動畫繪制中使用靜態的關鍵畫面,并利用軟件生成圖像畫面,在這樣的基礎上,對于電腦二維照所形成的空間運動感,將有著很大的藝術效果,對于提升整個電腦制作與動作形態有著強大的推動力。
1.3 繪制上偏向透視與立體化的表現
在電腦二維照的動畫效果中,采用二維電腦場景繪制的有效手段,形成具有強大透視以及立體化的感覺,在整個劇情與動畫效果的表現中,形成更大的表現手法,更好的凸顯出整個藝術創作的效果,如最近的國產大片《西游記》在場景的繪制上,較之與傳統的美術電影《大鬧天宮》就存在著差別。兩者在題材和角色的塑造上有一定的延續性,然而在一些場景的繪制上,前者明顯的注重一種空間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維立體感,整個場景給人以更真實的效果,這也是平面動畫在當今三維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的一種創新。而將這種手法做的及至的另外一部國產動畫片《藍貓淘氣三千問》,他的主角是用平面手法來制作完成,所以動作比較夸張可愛,從中有《貓和老鼠》中的痕跡存在,但在平面繪制上他摒棄了傳統二維動畫較為重要的線條。這一點正好彌補了片子中存在的三維場景和二維角色的畫面協調問題。《藍貓》在制作一些場景和某些角色時,為了體現真實的效果,完全用三維軟件去實現他,比如里面的恐龍,太空中的飛船艙,史前的一些景物等等,這一點也正好體現他說教試的動畫片需要體現一定真實性的特點,同時生動的平面角色也很好的抓住了小觀眾的眼球,愚教于樂,這也是這部動畫片的成功之處。
1.4 意境表達的神韻更加鮮活
在電視片頭包裝藝術的表達中,電腦二維制作有著很大的優勢,在通過概念化的表達模式,在整個電腦制作過程中找到一些基本的平衡點,在打破傳統的虛幻與呆板的基礎上,電腦二維制作在創意設計上更加注重形神兼備的表達方式,通過多種表現手法的綜合運用,真實的二維照能讓觀眾對每一個項目都有很深的藝術感染力,尤其是在意境的刻畫中,打破傳統動畫形式的短處,將每一個動畫項目的主題鮮明的詮釋出來,凸顯出在神韻與精神品質的刻畫上,沒有啦過硬的轉換,增強動畫的故事性,在表現上更加融合,形成統一、流暢的美感享受,更好的達到動畫的整體效果。
1.5 動態的藝術感染力
在整個二維電腦制作過程中,形成獨具特色的表現手法,將創新手法融入現代電腦二維照制作與設計中,尤其是濃縮成為一種精神的藝術表現,形成動態的、靈性的、藝術魅力強的標志性動畫作品,并展示出動畫主角的動作、表情等一一呈現出來,融入工藝制作,材料的選擇等等,形成具象的、可視化的藝術感染力,做基本視覺形象和定義上的規定,規范動畫主題的基本造型。比如,外形特征、尺寸比例、基本色彩,同時根據動畫需要的精神內涵,確定其基本的性格特征及風貌。依據設計的自身特點,融入動態、表情、活動情節的規范,并配合各種不同的場合、報紙、環境等來確定設計的整體思路,突顯出動態的藝術感染力。通過電腦二維制作的藝術手法,融入對動畫自身的理解和特征,將動畫主角的人氣特點、藝術魅力、生活空間等展示,彰顯出抽象主義創作手法的魅力。
2 分析電腦二維動畫照比其他動畫形式的劣勢
2.1 處理復雜動畫的困難性
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形成不同的速度表型,以每秒鐘24格或25楨的速度連續放映或播映,如此繁重而復雜的繪制任務,是幾十位動畫工作者,花費三年多時間辛勤勞動的結果。分工太細,設備要求較高。尤其是在人物轉型的制作過程中,對于正面與側面的轉換,在矢量繪圖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繪制相對逼真、真實的精細動畫風格,就存在有一定的困難,很難凸顯出整個畫面的豐富色彩與圖像的柔和性,形成了一定的缺陷。
2.2 動作上的轉換靈活性不夠
在整個動畫效果的展示中,雖然電腦二維照有著一定的動作節奏感,但是在動畫的彈性上,出現有角色的夸張變形,在整個顯示中,套路化的動作幅度相對較大,造成視覺上的一些影響,尤其是在大幅度的動作表演前,要加上一些小小的靜止的小動作,有時會給整個畫面帶來一定的呆板性,對于新元素的吸收,還存在有相對的可比性,在創新技術上的跟進還可以更加加強。
3 結語
在電腦二維照的制作過程中,通過采用全新的技術手段,充分發揮出二維制作的優勢,找出一條全新的制作手段,對于整個電腦制作與動畫效果的實現都有著很大的促進效果,可以制作逼真的真實場面,甚至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更多的渲染出平面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惠臨.20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M].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2] 趙前,李鈺.原動畫設計[D].中國人民大學,2005(10).
[3] 中國美術家網.為動畫插上翅膀——電腦動畫發展史.
[4] 中國美術家網.中國動漫產業歷史和現狀.
作者簡介:林宏瑾(1991—),女,沈陽市,遼寧何氏醫學院畢業生,主要研究方向:美術(動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