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眾舞蹈是傳承發揚民間文化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是反映群眾生活、生產等活動的主要方式。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步伐的推進,群眾舞蹈的傳播和輔導成為了全國各地的重要任務之一。本文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對基層群眾舞蹈的輔導特點進行了簡單探析。
關鍵詞:群眾舞蹈;輔導;特色
群眾舞蹈主要是指以社會大眾為主題的一種自娛自樂的舞蹈活動。由此可知,廣大群眾才是群眾舞蹈的主要對象,而群眾舞蹈也主要用于表達群眾的生活情趣、生活感受以及生活期望。伴隨著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步伐的推進,人們對生活、審美以及精神追求等表達方式也逐漸豐富起來,群眾舞蹈的內容也更加充實,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蓬勃發展增添了新的風景,同時也更加滿足當前人民群眾的文化和精神需求,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撐。
1 群眾舞蹈輔導的互動性
就字面意義上來說,輔導主要是指給予群眾舞蹈演員一定的引導和輔助。就實際情況來看,群眾舞蹈來源于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并滿足群眾的審美基礎,若無法滿足這兩點,勢必可能導致群眾對舞蹈的熱情受到很大程度地影響,當然也無法被稱之為“輔”。另一方面,輔導者可從專業層面、理論角度來引導和疏通群眾演員,結合群眾舞蹈演員的特點,給予其不同風格、不同形式、不同主題的舞蹈指導。專業舞蹈多是經過長時間地系統訓練,其無論是手、身,還是步、眼等各項基本功都經過專業的指導,達到非常專業的水平,故相對來說,輔導者在為其講解動作的設計以及注意事項時,學員也非常容易理解,且可迅速進入到較為理想的狀態。但群眾演員的舞蹈水平并未接受過專業的訓練,舞蹈水平非常有限,甚至還有不少群眾完全是依樣畫葫蘆,并沒有形成舞蹈意識,這無疑增加了輔導者的輔導難度。所以大部分舞蹈教室在臺上非常投入地講解,而下面的群眾卻大眼瞪小眼,不知所云;甚至還有一部分輔導者為了讓群眾能夠理解自己所講解的知識,她們一邊動作一邊說,試圖通過現場演練的方式來完成動作的輔導,或者將動作完全分解開來。盡管看似非常簡單的動作,但學員卻是有聽沒有懂,學起來非常好吃力,輔導員也教的異常辛苦。但也有部分輔導者發現學員非常容易掌握充滿民族特色、地域風情的民間舞蹈,且經過一定的訓練和指導,往往表演得惟妙惟肖。故在對群眾舞蹈進行輔導時,加強與學員之間的互動,掌握學員對動作的熟練程度以及較容易熟悉的方面。例如:選擇節奏較強且群眾較為熟悉的音樂作為配樂,再結合群眾較宜掌握且時下較為流行的舞蹈姿勢,這不僅能夠讓學員有“聞樂起舞”的效果,還有可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能夠在熟悉的旋律中開心愉悅地享受舞蹈。今年《江南style》在網絡傳播以來,各地群眾也紛紛對動作進行了適當改編,創造出了一系列廣受好評的群眾舞蹈。
2 舞蹈輔導的適應性
由于舞蹈具有地域性特點,故輔導者在對地方群眾進行舞蹈輔導時,應結合地域文化特點,充分了解舞蹈欣賞者或地方群眾的審美慣性。例如:我們在觀看江南的舞蹈時,不難發現舞蹈場景主要是以碧波蕩漾、順風和暢為主要背景,有著非常祥和寧靜的風格。而新疆舞則靈活輕快、優美動人以及變化多端的手腕為主要風采,其中晃頭移動頸部、揚眉動目等都具有西域風情的動作都是新疆舞蹈的亮點。不僅舞蹈有著地域性,同時舞蹈欣賞者也有著非常明顯地地域性,他們的家鄉情結非常重,對熟悉的食物更加熱衷。故一名優秀的舞蹈輔導者在群眾舞輔導中需與地域特色充分結合,不僅要對舞蹈者的舞蹈習慣和基礎進行適應,同時還要適應地方特色,揚長避短,使舞蹈者的喜好與動作能夠充分融合。此外,每位舞蹈輔導員還必須具備職業適應性。例如:若舞蹈演員為工人群體,則需要深入到工人的工作場地,與工人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對他們平時的喜好和工作狀態等進行了解。動感節奏感強烈的音樂可使工人的勞累的神經被激發,使他們更加充滿干勁,故在為工人編排舞蹈時,可融入一定的街舞元素,不僅能夠吸引群眾的眼光,還可使舞蹈具有更多的亮點。但需要注意的是,舞蹈輔導者一定要用辯證的思維去思考,不能夠一味地去迎合低趣味,導致群眾舞蹈的意義喪失。
3 群眾舞蹈輔導的中介性
群眾文化是舞蹈中的重要元素,具有娛樂、文化等功能,故舞蹈輔導在某種程度上應與我國傳統的群眾文化充分結合起來,并幫助群眾對舞蹈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對于專業舞蹈輔導者來說,他們在學習古代舞蹈時,不僅需要提高基本功,同時還需要通過史料、陶盤殘片以及摩崖石刻等方面來了解歷史,但由于現實情況這些資料很難獲取,故要對其涵義進行理解也非常困難,故群眾能否理解舞蹈文化這就是考驗舞蹈輔導方式的關鍵。群眾舞蹈文化的傳播離不開具有創新精神、創意的優秀輔導員的,而舞蹈干部的培養是離不開舞蹈文化輔導的。不僅如此,舞蹈輔導不僅是使舞蹈更加充滿活力,不斷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保留舞蹈特點的重要方法,更是傳播發揚群眾舞蹈的重要橋梁。大部分優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能夠被流傳下來,這與群眾舞蹈的傳承是分不開的,例如:《采茶舞》《元宵夜》以及《踏歌》等都是非常優秀的群眾舞蹈。
參考文獻:
[1] 易曉梅.如何做好基層群眾舞蹈輔導工作[J].大觀周刊,2011(28)
[2] 施肖毅.關于發展群眾文化的基層舞蹈輔導的研究[J].群文天地(下半月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