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設計之美并非僅僅是我們視覺上的感受,我們日常物品和商品的背后都有奇妙豐富的故事、不同尋常的含義以及作者的深思熟慮,產品形態設計也如此。產品作為人行為活動的重要環節,其本質特征固定在人同產品之間的關系之中,產品的各個因素包含形態在內,都圍繞其本質特征展開。產品形態千變萬化,但是都是產品符號由深層次結構主題向表層次結構生成轉化的結果。因此,產品形態設計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是對符號主題的深化和變異。
關鍵詞:設計;產品形態;符號;設計方法
產品形態是設計學原理的基礎,而產品形態是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重要的環節。產品不僅是一種物質存在,而且作為其人造物,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事物和精神之間的相適應。雖然產品千變萬化、各式各樣,但產品的各個因素都反映著其本質特征。于是產生了“符號主題的規律特征”。本文我從五個方面闡述產品形態符號組織構成及特征。
1 產品形態是一種表象性的符號,產品形態是一次性、同時的將意象完整的呈現出來的
形態符號的影響是整體的、有機的、不可分割的。產品形態學即代表某種意義,產品符號更側重形態中表現出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相互協同,相互和諧的關系。人同產品在一系列事件、空間中發生聯系,人接觸產品,首先視覺認識。判斷產品的類別的同時,繼續加深視覺印象,會產生審美享受,綜合的評斷決定購買之后,人通過使用產品增加了使用體驗。于是產品不再是簡單的工具,而是構成了人類生活的象征環境。
產品形態符號的整體性需要在“作用場”的環境中完成。形態符號只有同周圍的環境、民族、地區以及時代背景等等的作用下才能產生意義。
2 產品形態受到功能目標和工程技術的制約,其變化并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具有一定組織結構的
產品形態可以根據功能、結構、和工藝的邏輯,分解成若干部件。這些部件由于自身功能提供的某種表意的形式條件,構成產品符號。產品中的按鈕,指示燈、喇叭、手柄等等功能結構也是形態符號的常見元素。
產品的連接性結構關系主要有支撐、相貫、契合和構件連接,前3種結構關系是形體要素之間的直接結合。支撐結構主要表現在纖細形體要素與體量較大的形體要素之間的結合方式,在體量上有主導形體和次要形體之分,支撐部分的變化能豐富視覺特征。相貫是讓一個形體貫穿另一個形體,兩形體的軸線方向和體量比例是決定相貫特征的主要因素。契合主要體現在凸形態與凹形態之間的互補特性,凸形態與凹形態的對比與融合能讓形體更加活潑,更能吸引視覺注意力。構件連接的方式比較多,例如有最常見的有各種類型的軸。
產品形態具有功能美和藝術作品的無功利純粹神秘的差異在于而這的產生原因不同:前者是為了應用功能的擴展,而其后則是為其表述“觀念”。形態的功能美是其中外在與內在的目標展示。
3 產品形態按照立體構成的原理,可以遞歸為三維抽象意義上的點、線、面、體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結構
蘇珊·朗格在她的書《藝術問題》談到了形式與情感的關系,她認為形式其本身具有向外的展現力,是其情感的進一步表現和延伸。抽象的三維空間,是由于同某些事物相似而演化和視覺圖形的約定俗成,及其象征意義。
點要素:對點的認知是以弱小為基本特征的,在產品造型中,以任何面積、體量弱小的視覺形態,都可以稱之為點。線要素:線是產品形態符號中表現最豐富的要素,體現了符號的內涵和形態的內在和諧,如張力、軸線、方向、運動等。面要素:在產品形態中,面的形狀特征,取決于面的輪廓線和軸線的特征,輪廓線決定形狀,軸線決定凸凹關系與變化。體要素:體所呈現出來的形態感覺,是由材料、工藝、力學、審美等多重要素共同構成的。這些要素往往對應于產品不同的結構部件,具有不同的屬性特征,點要素一般出現在如按鍵、散熱孔、排氣孔、指示燈、裝飾點等,要素的屬性包括具有形狀、色彩、位置、凹凸關系、排列方式、大小比例關系等。線要素一般出現在輪廓線、分模線、相貫線、軸線、裝飾線等,具有長短、曲直、方向、疏密聚散變化等特征。面要素包括顯示界面、操作接觸面、結構面、功能面等,其構成要素一般出現在具有形狀、凹凸、秩序等方面。體要素包括控制操作體、結構體、功能體等,其構成要素包括具有體量、動靜關系和形狀等方面要素。
不同屬性特征的要素能表現出豐富的視覺語義,有的用凸凹形態關系的點能表現征按鍵的按壓和旋轉的操作方式,有的用不規則形態的面給人以稚拙、樸實、原始的印象,使人聯想到一種濃濃的人情味。有的用面狀立體的側面給人一種輕快、流動和活潑的心理印象。
本文所描述的產品形態結構其以下含義:1)單個物體與單個物體之間的關系即形態關系,它是多個個體的聯系體。2)產品形態結構所注重的并不是單個的,零散的形態關系,而是其統一整體的或者統一系統的關系。3)產品形態的結構具有穩定性,或者按照一定規律進行。
4 產品形態建立其規則秩序,產品符號形成其體系 。
產品的形態其總體的視覺感受不僅使我們認識產品,還可以加強其審美。
產品作為我們生產活動的關鍵環節,它的本質是連接人和產品。產品形態的各種要素都囊括于產品形態之中,都圍繞著產品形態進行,即產品是工具,它為人服務,產品反映文化。
美國數學家柏克霍夫1932年從形式出發提出了審美的一種概念,并用公式把它表示出來。他將審美度M定義為秩序,O為復雜性,C為比值:M=O/C。
由他的這種審美觀點,我們可以引發出把其產品形態的秩序分為以下幾類:①同類別的符號或者相似或相同的形態符號的多次出現;②形態之間的關系相互對應。使其整體更為統一;③其產品的形態和功能相結合;④產品形態的結構功能簡潔;⑤產品形態采用和諧的色彩和適宜的材質。
符號是產品形態秩序的天然組成,它不僅是某種秩序的表現,而且在秩序中被強調,從而表現出主題的各種信息。多重且統一的符號,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審美的需求,而且強化了產品使用的感受力。
參考文獻:
[1] 劉國余.產品形態創意與表達[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 卡梅爾-亞瑟(英).菲利普·斯塔克[M].連冕,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3] 王文正,林榮泰,王明旭,等.產品類型影響創意認知的相關研究[J].藝術學報(革新版),2006(04):1737.
[4] Nathan Crilly, James Moultrie and P. John Clarkson. Seeing things: consumer response to the visual domain in product design [J].Design Studies,2004,25(4):547577.
[5] 蘇珊朗格.藝術問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6] 漢娜(美).設計元素[M].李樂山,韓琦,陳仲華,譯.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
[7] 李亮之,鄭銘磊,趙娟.設計符號與產品的趣味性[J].包裝工程,2007,28(6):159161.
[8] 唐納德·A·諾曼(美).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