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鋼琴教學是教學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高校鋼琴教學體制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提升高校鋼琴教學質量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藝術修為,對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提升也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出發,分析現階段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如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創新能力
隨著全國范圍內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深化,新課程改革已經成為現階段教學體系轉變的必然趨勢,在實際的改革過程中也展現出了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新的課程標準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求學校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實際需求的轉變。因此,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是新型綜合性人才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學生積極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所必須的實用技能。因此,在高校教育階段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思維模式的培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更能夠為學生以后更好地適應社會提供堅實的基礎。[1]
1 高校鋼琴教學課程
鋼琴教學課程具有明顯的靈活性和實踐性特點,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演唱和演奏能力,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也能夠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模式發揮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鋼琴教學課程是音樂專業、表演專業以及其他相關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鋼琴教學在專業教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鋼琴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增強學生正確讀譜以及把握節奏和音節的基本能力。作為最基本的專業基礎課程,鋼琴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熟練的掌握鋼琴演奏的技巧和音樂表達方式,使得鋼琴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自身藝術修養。在新的課程標準下,鋼琴教學課程有了更高一層的目標:豐富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模式,實現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學校通過開設高校鋼琴教學課程培養基礎的專業能力,同時加強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出既具有過硬專業能力,又具有創新思維模式的現代化人才。高校鋼琴教學與其他教學相比具有明顯的特點,鋼琴教學作品數量繁多、風格迥異,因此高校鋼琴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實際的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引導者的地位,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2 現階段我國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高校鋼琴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以及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教學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藝術鑒賞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傳統的教學觀念的束縛,以及教育工作者對于新型教學模式理解上的偏差,導致現階段高校鋼琴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1)高校鋼琴教學受觀念傳統的制約。高校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推動了學校規模的擴大以及學校人數的增加,面對高校擴招帶來的數量巨大的生源,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適應,但是由于傳統的教學觀念的限制,使得現代化的教學模式進展緩慢。相對落后傳統的教學觀念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學內容的制定也以最終的考試為目的,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了通過考試而學習,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學生的創新能力更是無從談起。教學觀念傳統決定了教學形式和課程設置的老化,教師安排的課堂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幾首考試曲目進行,教學課堂缺乏個性,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教學效果較差。
(2)高校鋼琴教學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高校以及教師對于鋼琴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主要表現在課時標準以及課程設置方面。一般來說,高校學生在經過嚴格的高中學習生活之后,對音樂類教學科目的了解會有所增加,但是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大多數學生對于鋼琴教學的認識只是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并沒有真正的系統的接受專業鋼琴教育。但是,目前大多數學校對與鋼琴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實際的鋼琴課堂教學課時較少,并不能滿足學生提升鋼琴演奏能力的需要。另外,部分音樂專業、舞蹈專業以及其他樂器專業的學生,由于之前有一定的鋼琴演奏功底,而忽視了對鋼琴的進一步學習。[2]
3 高校鋼琴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創造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要想提升高校鋼琴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打破原有僵化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活動的主導者和決定者,給予學生個性化發展所需要的充足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轉變學校以及教師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鋼琴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加強對鋼琴教學的重視程度,為學生創新思維模式的養成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創造輕松愉快的鋼琴課堂教學氛圍,教學內容的設置以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為依據,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下實現個性化的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2)革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形式。高校擴招帶來的學生人數的增加,促使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革,數碼鋼琴教學模式就是改革的產物。數碼鋼琴教學模式是借助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行的,將教學課堂與計算機強大的音樂輸出、輸入功能相結合。教師要想更好的實現由傳統教學模式到數碼鋼琴教學模式的轉變,除了要具備專業的音樂素養和鋼琴演奏能力之外,也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術,指導學生即興編配和創造。教學形式也要相應的多樣化,對于鋼琴演奏功底相差較大的同學,要實行區別對待,利用集體優勢強化群體效應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基礎薄弱學生的個別輔導。
(3)創設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從樹立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開始,鋼琴教學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想象力。教師在教學課堂上讓學生接觸不同國家、不同演奏風格的音樂作品,讓學生自己理解感悟音樂自身的魅力,對具體的音樂作品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和體會。對于學生給出的各種體會與見解,教師要積極的鼓勵和指導,鼓勵學生自己創作,并且及時提供幫助。這樣一來,鋼琴教學的過程就不在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主動探索、自我創新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演奏音樂作品,讓學生在了解作品背景的基礎上把握演奏風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提升學生專業音樂鑒賞能力和鋼琴演奏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3]
總體來說,高校鋼琴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只要積極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鋼琴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改革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形式,我國高校鋼琴教學質量一定會有更大的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有明顯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馬薇.在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教學研究,2012(7).
[2] 肖楊新.高師數碼鋼琴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4).
[3] 李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高校鋼琴課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學習,2012(11).
[4] 楊艷.淺談地方性本科院校音樂創新教育應注重器樂教學[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12).
[5] 郝俊杰.在音樂教育中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電影評介,2009(15).
作者簡介:廖彬(1979—),女,重慶人,碩士,蘭州大學藝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高校鋼琴的教學與研究以及相關音樂作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