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速發展的信息經濟時代,電腦繪圖和軟件制作技術日益取代了傳統的手繪技法表現,商業社會的效率優先和程序化設計也使高校的設計教育逐漸失去藝術的本真。本文旨在探索手繪技法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的作用及創新性應用,重拾手繪的藝術魅力,使之更好地開拓學生設計思維,加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手繪技法;藝術性獨創性
在這個數字化時代,數字信息主宰著一切新生事物,電腦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成為了時代的寵兒,并給視覺傳達設計帶來了不可逆轉的變革。軟件的普及和應用改變了設計者的思維表達方式,甚至顛覆了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設計軟件給設計者帶來了更為方便和快捷的繪圖操作,并能通過軟件創作出很多傳統技法所不能表現的特效。于是大量設計軟件培訓機構應運而生,學習各類軟件技術并不斷更新版本成了高校學生追捧的熱潮。手繪技法在以電腦為主要設計工具的背景下逐漸黯然失色。
電腦及軟件的學習誠然重要,但是,手繪技法的探索和運用仍需加強和引起重視。因為電腦不能取代人腦,如果過度依賴軟件制圖,只能導致設計出的作品如同工廠流水線上的“產品”:同質化傾向嚴重,以致千人一面。所以學生應充分利用自身設計優勢,以計算機為輔助工具,發掘手繪技法的獨特魅力,訓練自己的創意思維并形成個人設計風格。
1 手繪技法的表現特點
電腦只是實現設計的一種工具,而手繪卻是一種技能。這種技能與學生的天賦、經驗、審美和藝術功底有著緊密關系。沒有任何美術功底的學生,可以通過反復操作來掌握軟件的運用達到熟練,而手繪能力的增加卻不一定與練習的強化成正比。因此在設計教學中,手繪作為一種技法需要深入了解其表現特點才能將其充分運用在設計作品之中。
1.1 風格藝術性
設計不是純藝術,但是手繪可以為設計作品增添獨特的藝術魅力,行云流水般隨意的線條,不經意間千變萬化的水墨浸染,或是濃郁重彩的油畫氛圍,抑或是夸張詼諧的卡通造型,都為設計作品注入了鮮活的氣質。個體自身所具備的藝術特質是電腦繪圖永遠都無法超越的。尤其是漫畫式的手繪圖形更貼近生活,更容易進入閱讀者的視線,使得觀者快速領會作品內涵,且過目難忘。
1.2 手法多樣性
手繪的表現方式多種多樣,且不拘一格。水墨、水彩、油畫、漫畫、速寫、素描、丙烯、彩鉛、涂鴉、印章、木刻等藝術形式均可運用到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創作中,不同表現形式所產生的特殊效果各有千秋:水墨的靈動、水彩的清新、油畫的古典、漫畫的輕松幽默、素描的懷舊、速寫的灑脫、丙烯的明艷、彩鉛的童趣、印章的含蓄、木刻之嚴謹。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我們更要鼓勵學生挖掘其他手繪表現形式,從各個角度大膽地嘗試采用新的材料、工具及手繪方法,使作品推陳出新并產生出人意料的藝術效果。
水墨是海報設計中常采用的表現方法,如中國著名平面設計大師靳埭強,常見其作品中采用了水墨技法,反映了作者對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精神積淀。水墨之間的自然滲透靈動而富有詩意,傳遞出清雅而厚重的東方神韻。
1.3 表現獨創性
手繪是表達個性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手繪技法表現的作品總是帶有強烈的個人意識,設計者將個人的主觀意念和情緒化的想象傾訴在紙張或者其他材料上,最終顯現的圖形圖像往往是自由而不確定性的[1]。這類作品更具表現張力和感染力,同時更易彰顯個性化特征。例如同一套3D源文件,10臺電腦渲染只會產生10張同樣的效果圖,而一張手繪作品,哪怕是同一個人畫10次,都不可能完全一樣,10個人畫就會產生10種不同風格、10種心情體驗和10個不同的故事。很多國際平面設計大師同樣熱衷于使用手繪技法進行藝術創作。例如日本的福田繁雄,他不是不懂電腦,只是更善于運用傳統的手繪技法來豐富設計視覺語言,且樂于觀察生活細微事物,給予作品獨特的思想內蘊,并讓這些活生生的手繪形象在畫紙上大放光彩。
2 手繪技法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任何一種技法都有它的優勢和局限,我們應整合其多樣性和個性,將這些技法的長處充分地認識并發揮出來,讓其融入課堂教學使之能好地為專業設計服務。
2.1 擔當設計教學的溝通語言
手繪表現是一種設計交流工具,是進行方案研討的重要手段。而在視覺傳達設計課程中,形象思維的表達能直擊要道并能提高教學效率。如果說語言交流是師生之間溝通的道路,那手繪表現便是跨越語言障礙的立交橋。很多時候,教師們會有這樣的感受,在和學生交流作品創意的時候,語言表達抽象而虛無,有時候甚至會讓大家產生誤解。不得已,老師們都會卷起袖管,用筆在紙上直接畫出要表達的圖形或者符號,這個時候,師生之間都有如釋重負的暢快感。
所以說,手繪不僅是一種技法表現,在課堂上更是一種教學方法,高校設計專業教師要善于運用手繪技法表現,將之融會貫通,變成促進有效溝通的教學方法。
2.2 善用思維導圖讓靈感充分發散
自英國的東尼·巴贊(Tony Buzan)提出思維導圖這一方法,便迅速在全世界得到推廣。思維導圖也是手繪的一種,是指借助可視化手段促進靈感的產生和創造性思維的形成。是通過手眼腦的協調快速生產聯想的一種方法。
在視覺傳達設計課堂上,我們要讓每位學生都學會用思維導圖來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利用線條、色彩、關鍵詞等增強記憶能力和思維可視化能力。使靈感借助筆尖并通過手繪更流暢、更完整的表現出來。在這里,手繪技法表現變身為一種設計語言,比電腦表現更生動、更直觀、更快捷、更有效。特別是在標志設計課程中,利用思維導圖的手繪法可以使思維迅速發散,并獲得更優質的設計方案。在為童話城堡幼兒園設計標志時,學生以幼兒園行業性質及城堡這兩個概念為中心進行思維導圖的聯想發散,先在草稿紙上描繪了城堡的形象,接著就會聯想到與城堡相關的尖塔、彩旗、游樂場所、玩具、文具、童話人物、小動物等大量關聯性形象。在列出的眾多方案中,最終選擇了以鉛筆構成的城堡造型為設計方案。
2.3 結合現代科技手段使之煥發新的光彩
手繪技法攜手先進電子設備技術是未來設計作品表現的一大趨勢。越來越多的設計者開始思考傳統技術所具有的優勢,這一趨勢也開始在高校教育中逐漸擴散。在筆者高校教學實踐中,我們希望各個年級的學生都能嘗試做一些商業項目,大一新生的商業創作熱情高漲然而軟件操作能力薄弱,針對這種現實情況,我們鼓勵學生運用手繪就進行創作。例如在某次校企合作項目iPhone手機背殼設計中,我們要求學生先使用手繪的方法描繪出層次豐富、細膩,圖案完整的初稿,然后使用高精度掃描儀將手繪圖輸入電腦,再通過電腦調節設計尺寸、調色,部分作品濾鏡化處理就變成風格多樣、表現力強的設計作品。
3 手繪技法在設計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手繪技法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中應占據重要地位,是視覺傳達設計造型最基本的表現手段,尤其是在課題構思初期,手繪能幫助學生進行思考、構思,并將頭腦中一閃而過的思維片段快速捕捉下來,形成準確、形象的圖形和符號。它能直接激發學生視覺思考的動機,逐步融合精神與知覺,喚起想象,并作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3.1 點石成金的聚寶盆
手繪是思維表現的第一站,最能捕捉作者思維靈感的火花,能保留原始的創意和感受。每個學生在構思起步階段總會留下非常清晰的記號,然而在反復的推敲和思維重構過程中又很難在其他交集中尋找平衡。于是就出現一種技術焦慮癥,指的就是作品越改越差,創意越走越遠,這個時候發現弄出的東西已經很難回頭,最終草草了事。如果我們能在當初將想法用手繪的方式畫得完整一點,精致一點,并保留下來,靈光一顯的精彩創意是可以再實現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求學生在手繪稿上將各種創意方案保留下來以供后來參考和比較,并要求學生在最終作品中體現草稿上的不同方案,注明選用方案的來源和創意過程。
3.2 開放互動的創作情境
在手繪表現初期,學生們的思維往往是開放、無拘無束的。這階段的創作情境最能激發大腦視覺功能的枕葉組織,能最大程度開發創造性思維。很多時候,我們發現不經意的一筆一畫也許最終成就了優秀的創意,而且在比劃過程中大腦會不間斷產生新的想法。這個階段,發散性的思維聯想和手腦之間的配合已經潛移默化地加強了學生創新性能力的培養以及創見性圖形表現能力的培養。事實證明,手繪有助于思維的發散,手腦之間的協調是創造好的作品的根本保障。
3.3 異質化的創新表現
設計類學科需要不斷推陳出新,且要求作品呈現五彩繽紛的個性。手繪技法的多樣性和個性化能產生更多獨特新穎別致的作品。充滿靈氣的手繪圖與缺乏溫度的電腦設計圖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手繪作品留下筆觸痕跡更能體現作者的情緒化、情感性和個性,這種異質特征刺激著觀者親近、探索和想象。而現今網絡的發達使得圖片、文字等素材資源豐富,下載和獲取更是輕而易舉。部分學生存在偷懶以及僥幸心理,大量的復制粘貼網絡下載的各種信息,并不假思索的擺放到作業中,毫不重視作品是否原創,更談不上獨創性。除此之外,學生已習慣性的依賴軟件特效來營造畫面效果,導致作品同質化傾向嚴重。學生一旦長期依賴于軟件特效制作,創新能力定會減弱。
3.4 思維飛躍的載體
在設計方案研討的初期,手繪表現可以幫助設計者快速的表達設計構想,并以可視的形象呈現出來。通過與傳統平面設計教學的成功實踐相比較,我們發現,正是傳統的設計教學成為設計思維的真正支柱。傳統的設計程序中,大家雖然用的是紙和筆,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設計主體是自己。坐在屏幕后的設計者既是主角,又是觀眾,既是參加者,又是評判者。在設計者沒有很強的審美能力、全面的藝術素質的前提下,往往不能很好地轉換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2]。
因此,以快速手繪的方式將設計意念迅速、準確地表達出來,在設計的初期階段非常重要。同時,手繪技法表現更容易保護作品的知識產權。設計是一種商業性行為,手繪稿能直接證明作品的出入和原創性。避免以后不必要的糾紛。
4 結語
手繪技法表現能更多的運用在海報設計、插畫設計、flash設計中,同時,在其他設計領域的重要性更為凸顯,如園林設計、環境設計及產品設計。因此,手繪技法表現要融合藝術和科學,不斷創新其技術方法和藝術表現形式,與時俱進的改善其局限性,擴充語義,并靈活變通,改變其在設計教學中的雞肋位置,讓這朵充滿生命感的奇葩在各個專業領域中綻放奪目光彩。
參考文獻:
[1] 段然.淺談手繪是設計師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3).
[2] 劉鐵軍,楊東江.表現技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肖婭暉(1982—),女,碩士,講師,湖南長沙師范學院藝術設計系專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