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現代本科畢業生步入社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眼高手低”。設計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滿足客戶需求,制作出令客戶滿意的作品是設計者的生存之道,為改變這一現狀需要教育者培養出同時具備“會觀察”、“善分析”、“勤思考”、“強動手”等綜合能力強的優秀學生。順應時代需求,不斷調整設計素描課程內容設置,加快思維觀念轉變,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是我們教學改革探索的根本出發點。因此,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一線上不斷的探索,不斷的進步。
關鍵詞:設計素描;創新性思維;專題訓練
0 引言
隨著時代的前進,步入二十一世紀以后,我國高等院校素描課教學也在改革浪潮中不斷發展。分別以傳統素描、結構素描及以培養創新意識為主的三種教學模式并駕齊驅,各有所長。如何改進教學模式,培養出基本功扎實,具有創新思維習慣的設計人才,已經成為諸多院校研究的主要目標,經過多年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現談談以下幾點心得:
1 發揮傳統素描優勢,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長期以來人們在教學和實踐中,通過學習前蘇聯先進經驗,在借鑒其先進模式的基礎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在培養學生造型能力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傳統素描之所以長期以來成為人們依賴的重點,正是因為其在造型訓練方面的突出優勢。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傳統素描注重藝術造型規律的掌握和藝術語言表現力的思考和訓練,學習及研究素描造型語言的基本規律和相互關系是其學習的核心內容。設計素描注重造型能力訓練和新思維及想象力的充分表達,與傳統素描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設計素描課程中安排適當課時的傳統素描教學有利于發揮其自身優勢,易于奠定學生良好的造型基礎。素描手稿是設計師表達設計意圖的主要途徑,因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深受國內外設計師的青睞,設計素描訓練的目的也在于此。基礎訓練不可一蹴而就,但長時間的基礎訓練會使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思維的敏銳性和創造性受到抑制。因此在造型訓練課程中適當的穿插命題性的計時創意表達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作用是能用最迅捷的方法撲捉瞬間的靈感,可以在鍛煉學生的思維反應能力的同時,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
2 轉變思維觀念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針對性的專題訓練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思維觀念的轉變和教師科學合理的引導密不可分。填鴨式教學往往會造成這方面的缺失或不足。學生由高考進入大學課堂,重新接受新的專業訓練,課程設置對學生各方面的要求相應提高,更多的是實際應用的轉變,因此學生要適應大學教育模式,跟上課程進度,順利完成課內外的作業,如果思維觀念跟不上節奏很難實現以上目標。譬如空間轉變的問題,從三維到二維的空間轉變本身是一個相對復雜的概念,我們可以將現實中三維空間的物象在二維空間中呈現出來,或將二維空間中的三維物象轉變成二維平面圖形,面對這一問題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怎么解決這一問題,自然少不了教師專業性的引導和有針對性的必要的訓練。
要徹底轉變學生對素描的認識需從轉變思維觀念開始,對優秀作品進行賞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通過講解分析經典作品和往屆優秀的學生作品,使學生全面了解作品創作的構思、材料、技法等諸多內容,還可將將一些經典作品所展現出的風格特點進行縱向比較,強調作品在思維觀念轉變過程中所展現出的個性特質和獨特魅力。實踐證明對經典作品的分析對于引導學生轉變思維觀念具有引導和啟發意義,容易引起學生的模仿和創新興趣,是轉變觀念,形成新型思維模式的強生劑。當然,要完全使學生的思維從單一的模式中跳出來,養成多元化和開放性思維習慣還需要進行系統的專題訓練。把培養創新觀念融入每一堂課,使創新思維教育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一切以轉變觀念,培養創新新思維為主線展開進行。眾所周知,現代本科畢業生步入社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眼高手低”。設計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滿足客戶需求,制作出令客戶滿意的作品是設計者的生存之道,為改變這一現狀需要教育者改變對設計素描課程的教學要求,培養同時具備“會觀察”、“善分析”、“勤思考”、“強動手”等綜合能力強的優秀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強化“眼”、“腦”、“心”、“手”的協調運用,把綜合能力訓練作為每堂課的必然過程并使之成為習慣,眼高手低的問題將會逐漸得到解決。
3 以創新性思維為前提進行專題訓練,在簡單有趣的命題中實現教學目標
如在四開紙上,根據命題《我和蘋果》畫三幅創意素描插圖,時間為十分鐘。這種真實性的命題是測試學生素描基本功的一個重要方式,與現實需求緊密聯系,有效地將創新思維訓練與實際需要相結合。專題訓練使老師的職能從灌輸轉向引導,教學的重點由技法指導轉移到思維引導。輔導內容主要根據學生在專題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有很大的不固定性。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一個個專題中不斷得到訓練,為此他們需要在課下做大量的準備工作。不但要善于從傳統中學習,在傳統藝術中挖掘潛存其中的創新意識和表現方法等豐富資源。而且還要以自然為師,通過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的視覺語言,不斷的轉變視角,多角度觀察,用心思考其中的變化,體會微觀和宏觀之間的巧妙關系,完善自己對整體的把握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在目的性較強的命題訓練中會逐步得到提高和改善。同時,引導學生做好課堂小結,讓學生深刻了解到在對未知的緊迫感中強化自己的創新能力,深刻認識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而不是只停留在技術、知識或美學的層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做好專題訓練,教師要及時嚴格做好作業點評,及時對學生作業進行品評提出指導性意見,將那些企圖通過抄襲或草草了事的學生杜絕于萌芽之中,使學生在不斷成長中完成蛻變。
采用命題的方式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賞析經典作品進而掌握其魅力源泉,全面理解藝術與設計的淵源,模仿優秀設計作品中的某些創意手法進行嘗試性創作。雖然模仿性創作在教學初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隨著教學的深入,大量的模仿會影響學生個性的展現,減弱創新能力,因此還需要更深一層的訓練來激發學生的創意潛能,改善這種狀況。
4 發揮小組教學優勢,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其創作潛能
小組教學突出的優勢在于能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激發創新潛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創意潛能,拓展其思維領域需要在教學中借助小組教學的力量,以三個或四個學生為單位,將搜集素材、制作草圖、設計方案、規劃進程、具體實施等任務進行合理分配,每個人不但要承擔相應的任務還要保證質量和進度。因為小組教學是以小組作業質量的高低來擬定作業成績,為提高大家的成績,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把工作做的最好。為了使自己的作品在諸多小組中脫穎而出,與其他小組拉開距離,每位成員都會充分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爭取將自己的想法變為現實,供全班分享,有時一套方案會改來改去直到最終被大家認可。
遇到困難時大家會共同尋找解決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率,使大家在團隊的進步中不斷成長,壯大。這與他們走上社會進入公司所做事情的步調相一致,既節省了時間,整合了資源,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還提高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5 結語
設計素描教學的成功與否首先體現在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傳統教學中填鴨式的教學已無法與新時代青年的特點相匹配,其結果只能是老師賣力的講而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斷降低,積極性不斷下降。進步是在不斷的探索中實現的,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必須注重探索和嘗試,在藝術領域里最能體現藝術家探索成果的主要工作就是創作。藝術家為了推出有別于他人的優秀作品總是在不斷的嘗試中實現。在新的材料、新的技法中找到激情和靈感。設計作品是設計師將設計元素和材料合理安排的必然結果,要達到推陳出新的效果就必須進行大量的嘗試,而這個過程是創作的必然歷程。嘗試中不斷出現的無法預知的新情況會帶給創作者許多新鮮的視覺享受和心理體驗,這便是創作的樂趣所在。在設計素描課程的各個階段,注重創新性體驗有利于學生找到創作靈感,達到創新性思維訓練的目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順應時代需求,不斷調整設計素描課程內容設置,加快思維觀念轉變,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是我們教學改革探索的根本出發點。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一線上不斷的探索,不斷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于艾君.素描書[M].遼寧美術出版社,2007.9
[2] 林家陽,馮俊熙.設計素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周至禹.設計素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程叢林.素描[M].四川美術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王健(1980—),河南滎陽人,商丘師范學院現代藝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