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吧,新征程號角吹響,強軍目標召喚在前方。國要強我們就要擔當,戰旗上寫滿鐵血榮光……”“八一”前夕,這首被推薦全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學唱的《強軍戰歌》,在大江南北的軍營廣為傳唱。
雖然脫下軍裝,離開了生活20多載的軍營,但我聽到這首渾厚、響亮、有氣勢的《強軍戰歌》,頓時熱血沸騰,情不自禁地重溫與軍歌相伴的軍旅歲月。
唱軍歌是融入官兵生活的一種習慣動作。初進軍營時,新戰士就要學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戰友之歌》,唱著豪邁的連歌邁出了軍旅生涯第一步,唱著連歌踏著前輩的足跡前行。平時,開飯、集合、訓練,都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嘹亮軍歌。節日聯歡時,大家爭相登臺一展歌喉,一首接著一首唱,《咱當兵的人》《一二三四歌》《說句心里話》等軍歌讓戰士們陶醉不已,戰士們在歌聲中走向成熟,充滿自信。當軍人告別軍營時,一曲《駝鈴》、《再見吧,老兵》,又是讓戰友們肝腸寸斷,淚雨紛飛。
是軍人,就要會唱軍歌;是軍人,就對軍歌有著不解的情結。最難忘的是拉歌比賽,部隊集合時,是展示軍歌的大舞臺,大家都想亮一亮新學會的軍歌。連與連間,你拉我,我拉你,扯著嗓子誰也不服誰,歌聲一浪高過一浪,仿佛樓頂都要震得塌下來。此時,哪里比的軍歌啊,變成了士氣的較量、嗓門的角逐、作風的比拼,哪里顧得上講究音色和聲調呢。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軍人唱歌應該稱為“吼歌”,但大家又是感情真摯地吼,樸實無華地吼,發自內心地吼!此時,戰士們吼得痛快淋漓,聽的人也樂得直呼“再來一首,再來一首!”軍中男兒萬眾一心、團結進取的精神風貌,革命戰士威武不屈、敢打敢拼的雄壯氣勢,在山呼海嘯中盡情地展示。
欣賞軍歌這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人們不難發現,軍歌是軍人的有聲形象,傳承著我軍的光榮歷史。一首連歌就是一個連隊歷史的濃縮,一首團歌就是一個團隊風采的展示,一首傳唱不衰的軍歌無不打上鮮明的時代烙印。從《大刀進行曲》中感受戰爭的悲壯慘烈;從《長征組歌》中感受紅軍的英雄氣概;從《打靶歸來》中感受上個世紀60年代轟轟烈烈的大比武運動;從《當兵的歷史》中感受改革開放大潮中軍人對“經商熱”“文憑熱”及“當兵吃虧論”勇敢地說“不”;從《為了誰》中感受“98抗洪”中無私奉獻的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從《聽黨指揮歌》《愛國奉獻歌》《愛軍習武歌》《嚴守紀律歌》等軍人道德組歌中規范自己的言行……每一首軍旅歌曲都把握住了時代脈搏,見證著我軍的鏗鏘步伐。一些官兵對軍歌作了十分形象的概括:“軍歌就像一把打開軍史寶庫的鑰匙,讓我們感受我軍的輝煌歷史;就像一把標尺,量出了我們思想境界、軍事素質與時代的差距;就像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照亮著我們奔向強軍夢的道路。”
軍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軍歌是軍人特有的情感流露,軍歌抒發軍人對祖國的拳拳之心,奏響的是軍人對戰爭與和平的詠嘆調。“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一曲《想家的時候》讓我們感知戰士比誰都渴望親情的溫暖與撫慰;“當你的秀發拂過我的鋼槍,請別怪我保持冷峻臉龐”,一曲《當你的秀發拂過我的鋼槍》讓我們感知了戰士比誰都需要愛情的溫馨與甜蜜;“高舉旗幟,聽黨號令,鋼槍在手,牢記使命……”《我是軍人》《時刻準備著》等歌曲,展現出人民軍隊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廣大官兵牢記職責、忠誠使命的堅強決心和精神風貌;《練為戰》《響當當的連隊呱呱叫的兵》等歌曲展示出官兵們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苦練精兵,努力鍛造雄師勁旅的頑強戰斗意志和過硬戰斗作風……正因為懂得“一家不圓萬家圓,一人辛苦萬人甜”的道理,戰士們才甘愿豪飲孤獨當美酒……
軍歌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不僅軍人愛唱,普通百姓也愛唱,隨口都能哼上幾句。因此,各種軍訓少不了學唱軍歌的環節。前不久,我參加公務員集訓,當參訓的公務員們穿上統一配發的迷彩服后,軍訓第一課就是學唱軍歌《嚴守紀律歌》。軍歌的耳濡目染,使公務員們學起來格外輕松,跟著視頻哼唱幾遍就會唱了。
“令必行,禁必止,自覺凝聚成戰斗集體。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得勝利。”唱著唱著,兩個臨時組建起來的公務員連隊就較上了勁,相互間拉起了歌。盡管每個連隊的公務員來自不同的部門,但大家正如軍歌中那樣“自覺凝聚成戰斗集體”,展開充滿濃烈“火藥味”的拉歌較量。這正是軍歌的神奇之處,也是軍歌的魅力所在。
彈指一揮間,軍歌已穿過80多年的風雨歲月,成為綠色軍營中一朵絢麗的文化奇葩。如今,全軍上下唱響了《強軍戰歌》,更是激蕩著無悔的軍旅青春和軍中男兒的陽剛之氣,擔當起強軍的重任,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征程上闊步前行。
軍歌永遠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