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測繪為城市建設與發展提供數據信息支撐,其資料具有時間跨度長、數據體系復雜、格式多樣等特點。本文針對城市基礎測繪資料情況,探索了基于SOA架構的基礎測繪資料建庫、管理與應用,并基于RIA開發完成了基礎測繪資源管理系統。
關鍵詞:基礎測繪;SOA;GIS
1 引言
城市基礎測繪是支撐城市建設與發展而實施測繪的總稱,包括城市測量、地圖編繪、影像數據采集、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和開發等任務?;A測繪是一項長期持續性工作,伴隨城市發展建設,形成諸多版本的歷史數據。以哈爾濱市為例,基礎測繪資料具有如下特點:
1.1 數據時間跨度長,內容覆蓋面廣,且資源按不同管理理念進行組織,歷史數據體系較為復雜。
1.2 生產、管理、應用平臺多樣化,多平臺兼容度較差。
1.3 平臺、管理機制等問題,數據生產與應用服務環節脫離,數據生產與應用服務獨立。
在這種背景下,為促進信息化測繪發展,提升城市測繪管理水平,全面增強信息保障與應用服務能力,提出了基于SOA架構的基礎測繪資源管理系統建設。
2 需求分析
2.1 數據分析
2.1.1 測繪基準數據。測繪基準數據主要為各類控制點數據,包括CORS基站、首級平面控制網、水準控制點及高程控制點數據等,共同形成城市測繪基準。該類數據多以表格方式存儲,具備精確坐標和復雜屬性信息。
2.1.2 基礎空間數據。基礎空間數據即傳統的GIS空間數據,其數據分類按行業進行組織,包括道路交通、水系、綠地等多個分類,具備準確的空間幾何形狀與屬性內容。
2.1.3 基礎地形圖數據。基礎地形圖為全要素地形圖,其生產平臺包括EPS和CAD兩個平臺,數據以圖面表達為主,附帶部分屬性信息,數據以圖幅進行組織。
在數據格式上,包含電子表格、DWG線劃數據、GIS空間數據、EPS數據等四類數據,每類數據均包括空間坐標與屬性信息。
2.2 功能需求
項目建設的目的是構建資源展示與應用的集成化工具,建設成果要求具有集成、方便、實用等基本特征。
2.2.1 以瀏覽器為項目數據展示與功能應用的平臺。“測繪一張圖”建設的目的是服務于全院所有業務,傳統的C/S部署繁瑣、操作復雜,不具備方便、實用的特征。因此,采用B/S架構,以瀏覽器實現數據展示與功能應用。
2.2.2 數據瀏覽功能。項目建設直接成果為測繪成果數據展示,提供基礎的放大、縮小、平移、搜索、定位等基礎功能,并滿足不同數據內容,不同數據源的同步集成調用。
2.2.3 資源檢索。測繪成果屬于固有成果,系統要求開發基于多種條件的資源檢索功能,并形成獨立功能模塊,滿足各科室及業務對資源檢索查詢的要求。
3 系統設計
3.1 總體方案
系統采用SOA架構,建設總體思路是以空間位置為核心,實現各類資源數據關聯對接。
3.1.1 以地理空間數據作為所有成果的最終表現形式,資源交換的中間格式為Shapefile,兼容平臺包括EPS\AutoCAD\CityMaker等。
3.1.2 成果采用空間數據庫ArcSDE統一存儲,數據庫由測繪基準、基礎數據兩個子庫構成。基礎數據包括歷史庫與現狀庫,矢量數據存儲于ArcSDE中,基于版本機制構建歷史庫與現狀庫邏輯分離;柵格數據按年份存儲,不納入ArcSDE。測繪基準庫包括院首級平面控制點、水準控制點的測繪基準數據,將現有檔案數據轉換為GIS空間數據進行服務發布。
3.1.3 應用系統采用B/S架構,基于ArcGIS Server完成二維矢量及柵格數據發布,實現同步查看測量基準、基礎數據等多類資源;
3.1.4 開發資源檢索模塊,提供基于地名、坐標、空間范圍等條件的查詢檢索功能,使本項目建設成果可快速應用于本院業務管理及資源管理。
3.2 數據庫設計
系統以Oracle為數據庫管理軟件,以ArcSDE為空間數據庫引擎,實現資源統一集中管理,所有數據均采用哈爾濱城市坐標。建庫的基本思路是遙感影像以文件方式存儲,不納入SDE進行集中管理;基礎地形圖、GIS空間數據均存儲SDE庫均須建立版本管理,合理解決版本沖突問題。
鑒于資源構成較為復雜,數據庫依據資源分類,由若干個子庫構成:
(1)測繪基準數據庫?;鶞蕩彀–ORS基站、首級控制點、二等水準點以及大地水準面精化控制點,其中CORS基站包括站點名稱、坐標、點之記、基站類型等信息;控制點包括控制點等級、坐標、布設時間等基礎信息。
(2)基礎地形圖數據庫。該庫覆蓋1:500、1:1000、1:2000、1:5000多個比例尺系列,遵循EPS連接SDE庫的數據庫結構,補充增加的數據為圖幅結合表,圖幅結合表按比例尺級別分別分為1:500、1:1000、1:2000、1:5000圖幅結合表,基于圖幅結合表,可以按圖幅進行地形圖檢索與查詢。
(3)基礎空間信息數據庫。該庫按數據分類進行存儲管理,包括行政區界、道路、水系、綠地、建筑物、管線等多類數據,數據分類存儲,并構建完善的屬性體系和地理空間信息編碼體系。
(4)遙感影像數據庫。該庫包括衛星影像和航空影像,遙感影像為柵格數據,其數據量大,更新周期固定,采用關系型數據庫存儲策略一般為數據流存儲,對訪問、管理及數據庫穩定性影響較大。因此,采用文件方式進行存儲管理,建立層次管理目錄實現遙感影像數據有效管理。
3.3 服務體系搭建
本系統基于SOA理念架構,服務是支撐整個系統運行維護的基礎,服務體系直接決定了系統數據范圍與功能范圍。構建的服務體系如表1所示。
數據服務采用ArcGIS Server引擎發布,采用金字塔結構的地圖瓦片。地圖切片分級策略遵循“天地圖”瓦片分級標準,最大比例尺為1:564.25,最小比例尺為1:1155583.42,總共劃分為10級。
4 系統開發
系統采用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富互聯網應用)技術構建,采用B/S體系結構。在線展示系統基于Asp.Net和Flash Builder 4.0開發。Adobe公司的FlexBuilder(FlashBuilder)是目前最主流的RIA應用程序開發平臺,它可以幫助軟件開發人員使用開放源 Flex 框架快速開發跨平臺富 Internet 應用程序 (RIA) 和內容。FlexBuilder使用的編程語言為actionscript,是一門完全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網絡平臺開發按照組件、控件、插件和平臺框架的模式進行封裝。
程序UI開發的基本模式,后臺功能開發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功能與界面分離,即將功能代碼封裝于獨立類中,界面與后臺功能類盡量采用依賴關系,形成表現與功能的松耦合,便于代碼重用和程序擴展。
5 結束語
本項目采用SOA架構,基于ArcGIS平臺實現基礎測繪成果一個庫管理、多個平臺兼容,一張圖應用與展示。通過本系統建設與應用,達成如下效果:
5.1 實現基礎測繪成果集中存儲、統一管理和規范化應用。通過本項目建設,建立測繪成果中心數據庫,實現測量基準、地理空間數據的統一存儲和管理,解決不同資源間同步互調,信息交互等問題,提升資源管理效益,增強信息保障能力。
5.2 實現測繪、生產與應用一體化,減少人工干預,降低數據維護應用成本。通過本系統建設,能夠實現管理與應用一體化,降低信息維護、應用服務所需的信息檢索、數據對比等流程,簡化步驟,提升工作效率,強化服務水平。
5.3 實現資源管理與業務流程集成的基礎。通過本系統開發,提供資源快速檢索,無須過多的人工干預,可提升工作效率與管理效益,為開拓更為便利、靈活的服務模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董士玲.國土資源“一張圖”系統設計與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2.
[2]劉全波,陳柳新,謝冬.深圳市基于“一張圖”理念的規劃整合[J].城市規劃,2013.
[3]李圣文,龔君芳,吳信才.基于SOA的GIS應用框架[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0.
[4]汪小林,龐瀟,王海波,等.基于SOA的GIS應用設計與實現[C].中國地理信息產業論壇暨第二屆教育論壇就業洽談會論文集,2009.
[5]劉小飛,關昆.基于RIA模式的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建設[J].測繪標準化,2013.
作者簡介:姜波(1973-),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數字城市研究、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