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比分析了實芯純鈣線(99.68%Ca)和鐵鈣線(30%Ca)在LF精煉過程應用的冶金效果,喂實芯純鈣線與喂鐵鈣線相比,鈣的收得率提高30%,喂線減少50%,喂線時間縮短2~3min,鋼水溫降減少3~5℃,具有明顯的冶金效果。
關鍵詞:鐵鈣線;實芯純鈣線;LF精煉;鈣處理
1 前言
隨著煉鋼產能的擴大,國內的大轉爐日益增多,對冶金輔料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鐵鈣線是粉末狀填充的,喂線時蒸汽大,鈣的收得率偏低,又很容易斷線、卡線,對煉鋼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實芯純鈣線是用厚鋼殼包裹的高密度實芯純鈣棒,線質較硬,喂線時不打滑、不跑偏,使鈣的收得率大幅提升。
2 鈣處理原理以及鐵鈣線和實芯純鈣線生產工藝
2.1 鈣處理的原理
鈣處理就是把鈣線通過喂線機喂人鋼水中,利用鋼包底部的吹氬系統,促進鋼水的均勻化,可以把鋼水中的大顆粒高熔點的脆性A12O3夾雜物變為低熔點的鈣鋁酸鹽夾雜(如12CaO·7A12O3),有效促進夾雜物的上浮,提高鋼水的潔凈度[1]。
鋁脫氧的鋼中存在的氧化鋁夾雜物熔點很高,在連鑄溫度下呈固態,很容易在中間包水口處聚積造成堵塞;A12O3系夾雜物的密度比鋼液密度小,如果能夠控制鋁脫氧產物的形態,使其在鋼水中呈液態,就可以使大量的這類脫氧產物在進人中間包之前去除[2],不僅可以減輕中間包水口堵塞問題,還可以提高鋼的潔凈度,提高連鑄坯的質量,鈣處理可以避免形成長條狀的硫化物夾雜,改善鋼的各向異性,所以控制MnS的形態和組成十分重要,無論鋼中鋁量如何,只要加入鈣,一般生成球形或團狀CaS或(Ca、Mn)S,就避免了枝晶狀MnS的形成[3]。
2.2 鐵鈣線和實芯純鈣線的生產工藝
鐵鈣線生產工藝流程:鋼帶變形-配粉-加粉劑-截面變形-壓實-鎖口-排線-卷取-檢驗-包裝-成品。
實芯純鈣線的生產工藝是用純鈣錠高壓熱拔抽拉成的線鈣棒,用鋼殼包裹而成,再排線、檢驗、包裝、成品。工藝流程為:純鈣錠-線鈣棒-鋼殼-鎖邊-排線-檢驗-包裝-成品。
3 實芯純鈣線與鐵鈣線的對比試驗
青鋼生產含鋁鋼的工藝流程[4]為:鐵水預處理-轉爐-LF爐-連鑄,化學成分見表1。
從表2可見,使用鐵鈣線處理后的鋼水在鋼包里的鈣含量波動比較大(最小為0.0012%,最大為0.0043%),鋼水鈣含量平均值為0.0021%;使用實芯純鈣線處理后的鋼水在鋼包里的鈣含量波動小,比較穩定(最小為0.0022%,最大為0.0039%),鋼水鈣含量平均值為0.0032%。通過鋼水鈣含量的對比,實芯純鈣線處理后的鋼水鈣含量比較穩定,波動小,有利于連鑄鋼水的可澆性。使用鐵鈣線處理后的鋼水鈣收得率范圍為4.5%~16.1%,平均值為7.9%;使用實芯純鈣線處理后的鋼水鈣收得率在25.4%~45%,平均值為36.9%,明顯比鐵鈣線的鈣收得率高將近30%。使用鐵鈣線處理后的鋼水鈣消耗量為266g/t,使用實芯純鈣線處理后的鋼水鈣消耗量為86.7g/t,說明使用實芯純鈣線消耗量低,而且節省了一半以上的鈣線,對于喂線種類較多的高強度冷鐓鋼[5],生產使用優勢更加明顯。
3.2 喂實芯純鈣線對酸溶鋁、硫含量和溫度的影響
為了安全起見,喂純鈣線時喂線速度有所降低,按正常工藝取樣化驗,連續跟蹤了300爐次,喂線前后鋼水的酸溶鋁、硫含量和溫度(表3)。
3.3 結果探討
3.3.1 喂線機理
鐵鈣線是用粉末狀填充的,實芯純鈣線采用是厚殼包芯線,內芯是采用高壓拉拔成絲的高密度實芯純鈣棒,喂線時不會帶人其他氧化物而污染鋼液;厚的外鋼殼和高密度的實芯純鈣棒可以將鈣喂人鋼水的更深部位,從而得到較高的鈣收得率;而鐵鈣線是用粉末狀填充的,比較軟,喂人鋼水中較淺;如果鋼水上面的渣層過厚或結塊,鐵鈣線就喂不進去,漂浮在渣層上造成浪費[6]。
經查閱資料[7],喂線機的導管要稍微偏離吹氬孔的位置。喂線時,厚殼純鈣線正好順著氬氣泡的漩渦進人到鋼水深層,經過多次碰撞,實芯鈣粒就被分成小的微粒鈣,均勻分布于鋼水深層,促進了鈣鋁酸鹽、(Ca、Mn)S等夾雜物之間的形態轉變;由于喂線量少,喂線時間縮短了2~3分鐘,鋼水溫降相對喂鐵鈣線也減少3~5℃(表4)。
喂實芯純鈣線時,白色煙氣小,相對來說,更環保。鋼水的鈣含量穩定,鋼水流動性好,有助于促進夾雜物上浮,鋼水更清潔,從而確保鋼水質量的穩定。
3.3.2 結果分析
從精煉爐出站到連鑄平臺,鈣含量同樣帶來了損失。前后分別跟蹤了300爐鋼喂實芯純鈣線和鐵鈣線的鈣損失對比,但從整體來看,實芯純鈣線比鐵鈣線的鈣損失小很多(表5),即經過實芯純鈣線處理后的鋼水成分、溫度均勻,鋼水的鈣含量穩定,夾雜物的組成、形態和晶粒度也大有好轉。
4 結束語
經過大量的生產試驗數據表明,實芯純鈣線比鐵鈣線的優勢明顯,如喂線時間短,喂線前后溫降小,收得率比普通鐵鈣線高30%,喂線量減少50%以上;喂線時不斷線、不卡線、煙氣小,更環保;儲存時間長,還有效地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鑒于實芯純鈣線在運輸、儲存、使用過程中比鐵鈣線有明顯優勢,在不久取代鐵鈣線是一種趨勢。
參考文獻
[1]趙保國,毛福來,湯潛,等.LF精煉造渣工藝研究[J].包鋼科技,2003,29(增):24-27.
[2]Sasakik,A Newly Developed Hotmetal Treament has Charged the Idea of Production of Pure Steel[J].Steelmaking Pconference Proceeding,1986(73):85.
[3]黃希鈷.鋼鐵冶金原理[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0.
[4]張先明.我國冷鐓鋼的現狀和發展[J].金屬制品,2009(2):43-46.
[5]范銀平.ML20MnTiB高強度冷鐓鋼線材的研制與開發[J].金屬制品,2009(1):41-43.
[6]陳家祥.鋼鐵冶金學[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0.
[7]楊兆林,宋超.鈣鐵包芯線的制作及其在鈣處理中的應用[J].安徽冶金,2009(2):34.
作者簡介:徐志成(1980-),男,2002年畢業于安徽工業大學冶金工程專業,2010年獲得遼寧科技大學工程碩士學位。現為青鋼第二煉鋼廠精煉工段工段長,工程師,從事煉鋼廠生產、工藝和新產品的開發、試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