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地鐵運營中,離不開安全的特種設備,其中特種設備包括電梯、壓力管道、起重機械、廠(場)內車輛、壓力容器等,這些設備在地鐵運營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保證地鐵安全可靠的運行,不過一旦發生危險事故,造成的后果將不堪設想。文章闡述了地鐵電梯設備的安全問題。
關鍵詞:地鐵;電梯設備;安全
與地鐵安全生產運營聯系最為緊密的就是電梯了,電梯也已成為現代生活和工作的必需設備,隨著電梯的普及,電梯事故也時有發生,一旦發生電梯事故,將會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減少地鐵電梯事故的發生,對保障地鐵安全運營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1 近三年地鐵電梯事故統計
2 地鐵電梯發生事故原因
2.1 電梯設備自身原因
地鐵電梯作為地鐵特種設備,其質量和安全影響著乘客的人身安全,這就要求其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包括電梯的設計、制造、安裝、維修和監管單位都必須符合要求。從事電梯生產(包括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的活動必須實行行政許可,生產單位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履行規定的義務。所以對于電梯這種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就應該重視其安全,保證每一部電梯在出廠時和使用過程中都是安全可靠的。例如深圳地鐵1號線國貿站一臺上行的奧迪斯自動扶梯發生逆行,就是由于扶梯驅動主機的固定支座螺栓松脫,1根螺栓斷裂,致使主機支座移位,造成驅動鏈條脫離鏈輪,上行扶梯下滑。
2.2 使用和管理者對地鐵電梯安全不夠重視
在實際運營中,有許多車站和電梯設備管理者都有這樣的誤區,他們認為只要電梯能夠正常的運行就可以了,從來不關心地鐵電梯的安全及其安全保護裝置是否完好,是否能夠保證電梯正常安全的運行,這種態度就造成了使用單位不會從根本上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根治或預防一些潛在的危險因素。還有一部分車站沒有建立詳細的地鐵電梯操作守則、電梯使用和維護制度,即使有些車站有一些相應的規章制度,也因為管理者的不重視,變成了有章不循的局面。還有很多車站對電梯的日常運行也缺乏監視管理和巡查,事前預防不到位,往往都是發生客傷之后才關注電梯的安全。
2.3 維修保養人員工作不到位
作為地鐵電梯的維修保養人員,應該認真執行十二字原則,即“安全為主,預檢預修,計劃保養”。然而在實際中,很多維保單位或維修保養人員都是哪出現問題才修理維護哪里,不是按照規定進行有計劃的預防性維修,很多時候都是等故障出現了,電梯被迫停運了,才進行搶修,這樣做不僅耽誤時間又耽誤地鐵的正常運營。還有部分維修保養人員,對地鐵電梯安全不重視,在規定的定期維保或維修工作中,經常是應付差事,敷衍了事,缺乏責任心,沒有意識到保證地鐵電梯安全運行的重要性。
2.4 客流因素
地鐵電梯事故的背后其實也能反映出客流較大對電梯安全的影響,特別是在換乘站,就比較容易發生電扶梯傷客的事情。客流量大的車站,乘客在進出站時容易擁擠,時常發生推攘,就容易造成乘客在乘坐電扶梯時摔倒,發生踩踏事件。
3 減少地鐵電梯事故發生的應對措施
3.1 規范地鐵電梯設備的采購和日常管理
地鐵電梯作為特種設備,在采購時,應按照國家標準采購,并規范采購準入標準。國家對電梯使用單位要嚴格監管,及時建立使用登記、建立電梯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并做好日常的維護和保養,還要進行定期檢驗、及時消除事故隱患,配置專職或兼職人員進行監督管理,不斷加強對電梯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等。
3.2 嚴格驗收標準和設備接管
根據規定,施工單位將電梯安裝好之后,使用單位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進行驗收。在驗收時,施工單位還要向車站提交驗收的所有資料。車站還應該邀請市級以上勞動局的有關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檢驗和驗收。當電梯驗收合格之后,就由使用單位來管理,并且可以投入使用。車站的電梯管理部門應建立健全所有電梯的相關檔案,并妥善保存。驗收不合格的電梯,車站絕對不能接管和使用,應該責令施工單位重新進行整修,限期再驗收。
3.3 樹立安全意識
按照國家標準,電梯屬于特種設備,所以容易發生設備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因此電梯的使用單位和管理部門要對內對外大力宣傳地鐵電梯安全運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時刻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時刻把安全銘記在心,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
3.4 預防維修與保養
電梯在運行期間能正常、安全的運轉,離不開日常的維護、維修和保養,使用單位和管理部門在對電梯進行維護、維修和保養時,應切實認真執行“預防為主、預檢預修、計劃保養”的方針,不能喊空口號,要落實到實際工作中,而不是等電梯出現了故障才進行搶修。在進行日常巡檢時,要認真檢查,不能敷衍了事,要能提前發現問題,提前解決問題,確保地鐵電梯安全的運行。若電梯在運行中一旦出現故障時,應能及時排查故障,盡快維修好,保證地鐵正常運營。
3.5 建立安全制度
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維護地鐵電梯的正常安全運行,比如編寫電梯安全操作規程、電梯日常維修保養工作流程、電梯大修改造工作流程、常見電梯故障及故障處理匯編、故障應急事故處理工作流程、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與考核制度等,并結合實際設置相應的安全管理崗位,做到責任到人,落實到實處,保證地鐵電梯的正常安全運行。
3.6 加強對乘梯人員的安全管理
對乘坐電梯的人員要廣泛宣傳正確的乘梯知識,如不能撞擊門板,不能隨意按顯示按鈕或報警按鈕,小孩乘坐電梯時要有大人陪同,乘扶梯電梯時雙腳要站立在黃色安全邊框以內等等。地鐵車站和相應的管理部門應該將這些文字或圖片張貼在顯眼的地方,比如等候電梯處、轎廂內等,向乘客大力宣傳安全乘坐電梯的方法以及出現突發情況時的應急處理,減少因乘客自身原因發生的電梯事故。
地鐵電梯設備安全事關重大,一旦發生事故,將會給人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損害,同時也造成極大的社會影響,只有不斷加強和完善地鐵電梯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建設,才能使危險事故發生的幾率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