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而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在現代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狀況下,以往的環境管理方法和模式也凸顯出越來越多的缺陷,不能滿足當前城市環境保護的需求。若將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的信息化技術運用到環境保護管理項目中,將有效地提高我國城市環境保護工作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城市環境信息化建設的優越性,并闡述了我國城市環境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其問題,在此基礎上對相應問題提出改善措施,以促進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城市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創新科技
1 城市環境信息化建設的優越性
1.1 對我國信息化建設的支持和加強作用
城市環境信息化是我國信息化的關鍵組成結構,影響著城市環境的改善情況。
在當今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狀況下,互相聯系起來的工廠企業信息化,城市環境信息化通過共同發揮作用,補充結合,共同對我國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比如,在城市環境信息化項目中,其中有一項是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信息化,該項目經過建立完善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體系,政府相應策略支持體系,整個過程的控制管理體系等以提高建設項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這樣一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城市環境信息化建設水平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從而促進我國城市化經濟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在城市環境保護項目中,防控和治理污染是一個關鍵項目,因此成為了城市各級環保機構的重點研究項目,對污染進行高度管理,這就需要將信息化運用到城市污染防控治理工作,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相關系統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礎上,我們必須意識到,環境信息化建設不僅是一個需要使用高端技術的進程,同時需要的是一個社會化的歷程,這就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將最新的信息技術運用到已經在實施的環境管理控制過程中,通過信息化的加入使得我國城市社會以及環境的進一步和諧發展。總之,作為國家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環境信息化管理不僅僅是國家以及各個省級環境系統發展的基石,而且還可以作為信息源頭對環境管理系統進行監控和優化,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強我國綜合信息化的發展進程。
1.2 對我國城市環境發展的推動作用
城市環境信息化城市環境保護以及優化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下面將詳細談論。
首先,通過城市環境信息化策略的逐步實施,不僅可以打破環境管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性,盡最大可能保障信息系統獲取環境信息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使得相關管理人員在設計控制策略時,能夠有效采用和處理信息系統所采集到的環境相關數據并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從而使得城市環境管理工作有科學性和可實施性。其次,環境信息化建設還可以布局高效的城市環境監測系統,以在環境發生不可預見的變化時,及時通過相應信息監測系統進行預報,以使得相關環境管理部門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在基礎層面上保證城市環境的安全性。在城市環境建設進程中,普通公民是重要的參與者和建設者,以往的環境保護系統很難滿足環保部門與城市民眾的有效溝通與交流,采取民眾的意見進行環境建設。而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通過城市環境信息化建設的實施,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環保部門與城市公民的互動性,從而共同決議出對城市環境建設最有效的建設方案,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環境保護管理的合理性和高校性。
2 現階段城市環境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實例
近年來,隨著城市環境管理信息化的逐步加強,我國有不少城市成功地實施信息化管理取得了卓越的城市建設效果,值得借鑒。在我國九江縣,由于大力實施工業興縣戰略,城市里主要設有沙城工業園和赤湖工業園兩個大型的新型工業園區,而且其工業門類較為齊全,有鋼鐵、建材、醫藥、化工、采礦、紡織、電子、食品等多種類。期間,隨著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環境管理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管理,以滿足城市環境與經濟同步發展的重要目標。而且該縣將環境保護進程與先進的科學信息技術相結合起來,使得城市經濟在優越的城市環境建設下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對其城市管理策略進行調查研究得知,該城市在發展工業經濟的同時,相關環境管理部門始終依據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將環境保護工作與現代化信息技術相結合,從多個角度搜集信息,以自動化的環境監控系統為第一步,采用高科技檢測儀器組合,積極研究符合城市自身實際上的相關技術設備,對工業生產過程中不利于環境的進程進行監控和處理在線自動監控系統的作用日益顯現,能力建設突飛猛進,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切實履行了環境監測的工作職能。在環境監測數據管理平臺投入使用之后,大大提高了環境監測工作的高效管理,增強相關部門的環境決策支持能力,基本實現環保信息化。
3 現階段我國城市環境管理信息化的改進策略
3.1 對環境檢測水平進行優化提高
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是環境管理工作的基礎,只有在掌握及時、充分的環境監測數據的前提下,各項環境管理和決策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開展。強化環境保護信息化,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自動化監控,增強環境應急工作水平,對污染問題進行有效的預警工作,進行這項工作的系統是依靠計算機技術作為基礎,圍繞GIS為核心,把數據庫技術作為技術支持,準確掌握環境監測數據,科學判斷環境形勢,客觀評價環境質量和污染狀況。在危險廢物管理方面,通過建設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信息系統,為危險廢物區域管理和宏觀決策提供了信息化的技術支持。另外,還要運用監控系統全程在線的進行監測,觀察環境治理設備的工作狀況,核查和統計各項環境數據,為環境執法和環境管理提供有效憑據。要想使得城市環境得到有效改善,還需要實施過程監控,因為這樣的全程監控,有效的保證了環境保護治理設備的正常工作,防范了污染企業的違規行為的出現。全程監控系統真正的的發揮了監管功能,維持和鞏固了污染物減排的效果,對整個市區的環境水平改善意義巨大。這樣一來,還有效地遏制了污染企業的違法行為,強迫企業自覺的控制和管理好環境治理設施,保證了這些設施的正常運行,提高了守法理念,增強了相關企業的環境管理能力。
3.2 建立城市環境保護綜合信息管理系統
目前,信息技術發展迅速,計算技術正在向超高性能、網絡化方向發展,信息獲取、處理、存儲和傳輸能力持續增強,這就為城市環境保護信息管理綜合系統的建立提供了有力前提條件。建立環境保護管理綜合系統可以對現在各種環境管理數據和審批內容實施全面的整合,引入先進的信息化理念.還可以對城市環境相關企業進行征費管理,違規處罰管理和項目審批管理,以及信息數據統計,企業申報和應急指揮等內容實施全面具體的整合,這樣一來,就會有效提高城市環境保護的信息化管理進程。
4 結束語
在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環境的保護作為一個重大的建設項目被列入城市規劃隊列中,而信息化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產力,若要使城市環境建設取得可觀的成效,信息化的結合是不可或缺的,但我國環境保護信息化工作中的信息化框架和發展理論還不完善,對環境保護信息化管理建設規劃尚有不足之處,這就要各個方面總體發展,統籌和兼顧好各個核心環境管理數據的信息化建設,更高效開展我國現代化環境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郭懷成,陸根法.環境科學基礎教程[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
[2]郭日生.中國可持續發展信息共享現狀和展望[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