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管是我們的生活還是平時的生產等都不能夠脫離水而開展。水是一項非常關鍵的資源,它是社會經濟的前提。由于最近幾年中水資源的總數開始變少,此時人們紛紛的開始探索節水的措施,建設了很多的節水項目。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上的強國,其農業的總人數在總體的人數之中占據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二,田地是供應糧食的必要基礎,因此開展好澆灌活動,確保農業高產高效是當前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道路,所以節水灌溉工作是當前要積極地分析的一項工作。
關鍵詞:灌區;節水;改造措施
1 開展灌區改造活動的關鍵意義
1.1 當前灌區面對的不利現象
我們國家的很多灌區因為管控體系不合理,其效益無法展示出來。之前的運作體系不能合乎經濟的發展規定,同時因為水利裝置老舊,常年的未受到良好的維護,而且缺乏優秀的配套科技,同時沒有有效的發揮出灌溉的意義,此時使得水資源被嚴重的浪費,而且也未設置綜合化的水費體系,此時導致其和當前的灌區的運作狀態不一致,因此目前的灌區狀態非常的讓人憂心。通過細致的分析我們得知其原因有如下的一些。
(1)我們國家的很多灌區都是建設于上個世紀的中后期,此時的設計能力較低,很多的灌區都沒有受到綜合化的管控,同時因為那時候的技術能力太低了,項目的品質無法合乎設計的規定,同時一些機電裝置因為長久的運作,未受到綜合的維護,進而發生了帶病運作的問題。而且之前的老舊的裝置也無法合乎目前的灌區發展規定,因此要迫切的對其開展改造工作。
(2)管控體系不合理導致灌區項目更加的無法有效運作。因為受到過去的經濟體系的干擾,整個國家紛紛的開展建設工作,此時的建設費用較為充足,不過完成之后在使用的時候卻未對其有效的維護,而且資金更是稀缺,此時就導致項目面對非常多的不利現象,只關注建設不關注維護,大部分的維護資金都是靠著財政來負擔的,此時導致維護活動無法有效地落實,導致裝置嚴重的老化。而且國家的很多灌區都處在偏遠的區域之中,其生活狀態不是很好,因此無法吸引優秀的管控工作者對灌區開展管控工作,此時使得管控人員的素養太低,活動無法有效的開展。
1.2 灌區的發展面對全新的壓力
1.2.1 當前整個國際上水源都很稀少,我們國家本身的人數非常多,人均數更是很少,而且因為水的布局不均,一些缺水的區域就連平時的生活都很艱難。因為長期的破壞,此時導致之前的生態受到干擾,當前的農業活動面對著非常嚴重的季節性的以及地區性的缺水問題,進而發生河流干枯等現象。而且我們國家的灌溉用水由于技術和管控等方面的不合理現象導致資源存在不合理的使用現象。
1.2.2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我國的經濟建設得到了有效的發展,經濟的持續增長導致城市人口的增加,同時用水量也逐年遞增,同時水資源又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在大部分城市存在著各行業爭水的現象,同時對農業用水的擠占現象越來越嚴重。
1.2.3 經濟的快速增長,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灌區主要以糧食為主要收人的農民經濟情況卻沒有較明顯的改善,所以城鄉收入差距在增大,所以給社會帶來了不穩定的因素。
1.2.4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關貿組織進程的推進,開放中國的糧食市場勢在必行,這對目前我國糧食實行保護價格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國家明補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為不降低農民的實際收入,加大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力度,降低農業成本以參于國際經濟競爭,將是一項重要的舉措。
1.2.5 由于西部開發政策的落實,此時灌溉成為了其要認真分析的事項。我們國家的西部區域水資源非常少,而且自然環境也很差,其中每十年中就有九年是大旱天氣。因此使得資源更加的短缺,因此在落實西部開發思想的時候,要積極的處理灌溉問題,只有這樣才可以切實的提升農業的產量,使得農戶的收入變多,進而帶動經濟的高速發展。
2 目前節水改造的方法分析
當前的節水改造方法非常多,比如水利項目技術方法,農藝方法以及管控方法等。所有的灌區都要結合自身的具體特征,使用有效的方法來開展節水工作,確保以最低的投入獲取最多的利潤。
2.1 工程措施
現在很多的項目面對著年久失修的現象。其滲漏問題也是很嚴重的,同時因為配套裝置太差,灌水技術不先進,我國的灌溉水的使用指數只有零點四,如對各灌區進行節水改造續建配套,使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在充分考慮到水資源轉化等因素的前提下,灌區節約的水量將達到200~300億立方米。
水利工程技術措施主要包括對各級渠道進行防滲襯砌,完善各級渠系及配套建筑物。平整土地,規范田間溝畦規格,采用先進的灌水技術和先進的節水措施,逐步推廣如噴灌、微灌、管灌等高效節水技術。缺水地區實行窯灌、膜上灌,推廣擴大雨水集蓄利用技術和控制灌溉技術。旱作實行非充分灌溉等形式,水稻宜根據各灌區自身的特點推廣,薄、淺、濕、灑等先進灌水方式。
2.2 農藝措施
通過政府和市場宏觀調控手段,逐步調整傳統的農業種植結構,適當擴大高效優質節水作物種植比例,選用抗旱優質品種,合理改土施肥,改進機作制度,不斷完善秸稈還田、地膜覆蓋等保墑措施,科學灌水,推進高效農業的發展。
2.3 管理措施
積極開展節水高產灌溉制度的研究,進行灌溉需水測報及預報,對缺水地區采用非充分灌溉,推行科學計劃用水制度,提高水分生產率,實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聯合調度,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更大效益。
另外,應不斷完善水費制度,使過去按畝計收水費的灌區逐步過度到按方計費。對水費較低的灌區,應逐步提高水價,運用市場經
濟的杠桿增強農民的節水意識,使灌區逐步達到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2.4 由于我國目前各灌區以地面灌溉為主,地面灌溉面積占總灌溉面積的97%,并且地面灌溉技術要求低、耗能少、投資省、農民易掌握,符合國情、農情和民情。因此,灌區改造應根據新的水土資源平衡成果,在進一步確定現有灌區規模的基礎上,以地面灌溉為主,針對現有地面灌溉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維修改造配套,充分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對渠道進行防滲和渠系配套,提高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系數。同時,加強田間工程配套,采取防滲和管道輸水,平整土地,規范田間溝畦規格,提高地面灌溉技術水平,從而提高田間水的有效利用系數。這是我國農業節水的重點,在有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許可的地區適當發展噴灌、微灌。
3 結束語
我們國家的經濟以農業為主,它在經濟體系之中占據著非常關鍵的位置。灌區是我們國家的農業以及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裝置,其承擔著城市用水以及農村灌溉的任務,開展好該項節水活動是落實中央關于“把節水灌溉作為一項革命性措施來抓”的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王懷國.位山灌區農業節水技術綜述,2011(5)-25.
[2]許軍.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綜合效益評價研究,201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