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當前市政道路的路基建設相關的品質管控活動,闡述了建設時期容易存在的品質不良現象,而且指出了一些應對措施。
關鍵詞:市政道路;機械作業(yè);填土;路基
當前城市交通發(fā)展速度非常快,對于市政道路的品質有了更為嚴苛的規(guī)定。而路基的建設品質關乎到路面的使用性。路基建設的土石工程的總數非常大,建設步驟很是繁瑣,和排水等項目互相交叉,聯系非常的緊密,而且會受到地質等要素的干擾。要確保路基的穩(wěn)固性,就要細致的開展建設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路基的品質。
1 關于路基建設的品質規(guī)定
1.1 結構穩(wěn)定性
為了避免路基在通行力以及外在要素的干擾下出現不具有穩(wěn)定性的現象,出現一定的變形問題,就要結合所在區(qū)域的具體狀態(tài)使用合理的方法來確保其穩(wěn)定性優(yōu)秀。
1.2 強度
為了確保路基在受到外在力干擾的時候不會出現超過設定區(qū)域的變形現象,就規(guī)定其要具有非常高的強度。
1.3 水溫穩(wěn)定性
在地表以及地下水的影響之下,它的強度會明顯的變弱。尤其是在那種冬季會出現結冰現象的區(qū)域之中,因為水溫會出現一定的改變,路基會出現階段性的凍融現象,進而出現凍脹以及翻漿等問題,導致它的強度降低。要確保在最差的水溫狀態(tài)之中,強度不會非常顯著的變弱,此時就規(guī)定其具有較高的水溫性特征。
2 關于路基的建設品質管控的關鍵點
2.1 施工測量
其內容主要包括:導線,中線及水準點復測。活動的關鍵點,第一要明確圖紙內容,復測之后在分析和設計之間是不是有差異。第二是為了合乎建設時期的引用規(guī)定,在開展中線復測的時候要設置暫時性的水準基點標高和加樁的地面標高:第三,在對所有的步驟開展放線測量的時候,要保證其誤差控制在規(guī)定的區(qū)間之中,要確保其精確性合乎規(guī)定,確保路基和構造的位置和尺寸等合乎品質規(guī)定。第四,要在路面的下方蓋上管線,以此來降低建設時期導致的不利現象。
2.2 關于路基的土方建設
區(qū)域之中的全部改建以及新建的項目,土方建設活動一般是土方,通常不會牽扯到挖方。
2.2.1 關于填方的建設品質管控關鍵點
首先要按照層次來開展填筑活動。合乎上層的壓實規(guī)定之后,然后填壓后續(xù)層,在壓實之前的時候要對含水量積極的測試,當含水量合乎規(guī)定之后才可以碾壓,防止返工現象。其次是要保證干密度測試合乎規(guī)定,對于不一樣土質要單獨的標注干密度,不能夠用相同的密度來測試不一樣的壓實度。第四是按照段落來設置,縱向搭接兩段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地段應按1:1坡分層留臺階,若兩個地段同時填,則應分層相互交疊銜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m,否則路基會出現不均勻沉陷,影響路面平整度。當路基穩(wěn)定受到地下水影響時應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穩(wěn)性優(yōu)良不易風化的砂石材料或用無機結合料進行加固處理使基底形成水穩(wěn)性好的厚約20cm~30cm的穩(wěn)定層。
2.2.2 掌控好松鋪的尺寸
其尺寸要和土質的種類以及設備的功效以及碾壓的次數等有關聯,而且要結合具體的狀態(tài),確保壓實性合理。
2.2.3 嚴格控制路堤幾何尺寸和坡度。
2.2.4 了解壓實措施
壓實的時候要先開展邊角區(qū)域然后開展中心,這樣的話就會生成路拱。先輕后重,以此來適應不斷變化的強度。要先慢然后不斷的變快,以此來防止松土被設備推動。同時應在碾壓前先整平,由路中線向路堤兩邊整成2%~4%的橫坡。在彎道部分碾壓時,應由低的一側邊緣向高的一側邊緣碾壓,以便形成單向超高橫坡。前后兩次輪跡需重疊12cm~20cm。應特別注意控制壓實均勻,以免引起不均勻沉陷。
2.2.5 合理的安排機械活動
要結合地形等的狀態(tài),以及用土的總數和土方的調配狀態(tài)等有序的設置設備的運行路線,要綜合化的結合圖紙的規(guī)定來開展工作。土的含水量不夠時配灑水車灑水。含水量較大,配翻曬機械翻曬并用壓路機碾壓。合理的組織及調備機構是保證施工進程及質量重要因素,也是實現效益最大化的關鍵。
3 小橋涵洞及其他構筑物施工質量控制的要點
橋臺臺背、涵洞兩側及涵頂、擋土墻墻背的填筑在這些構造物基本完成后進行,因為場地過窄,同時還要確保不影響到構造。所以,該項壓實活動并不簡單,同時還會導致存水問題。假如填筑不合理的話,完成之后土和構造體相連的區(qū)域會出現下沉問題,進而影響到通行的速率,影響到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等。
3.1 填料
在下列范圍內一般應選用滲水性土填筑:臺背順路線方向上部距翼墻尾端不少于臺高加2m,下部距基礎內緣不少于2m;拱橋臺背不少于臺高的3倍~4倍。涵洞兩側不少于孔徑的2倍。擋土墻墻背回填部分。如果臺背采用滲水土有困難時,在冰凍地區(qū)自路堤頂面起2.5m以下,非冰凍地區(qū)高水位以下,可用與路堤相同的填料填筑。特別注意,不要將構造物基礎挖出來的劣質土混入填料中。
3.2 填筑橋臺背后填土應與錐坡填土同時進行
涵洞、管道缺口填土,應在兩側對稱均勻回填:涵頂填土的松鋪厚度小于50cm~100cm時,不得通過重型車輛或施工機械,靠近構造物100cm范圍內不得有大型機械行駛或作業(yè)。
3.3 排水橋涵等結構物處填土
在施工中要竭力防止雨水流入,對已有積水應挖溝或用水泵將其排除。對于地下滲水,可設盲溝引出。當不得不用非滲水土填筑時,應設置橫向盲溝或用粘土等不透水材料封頂。擋土墻墻背也要做好反濾層,使水能順利地從泄水孔流出去。
3.4 壓實應在接近最佳含水量
狀態(tài)下分層填筑分層壓實。每層松鋪厚度不宜超過20cm。密實度應達到設計要求。如設計無專門規(guī)定,則按路基壓實標準執(zhí)行。用非滲水土填筑時,必須加強壓實措施,或對填土性能進行改善處理(如摻生石灰),以提高強度和減少雨水的滲入。
4 建設時期容易發(fā)生的品質不良現象以及應對措施
4.1 禁止將不達標的土填到路基之中
沒有合理的選取,將一些表土和雜土等不達標的土放到路基里面。此時使得路堤發(fā)生強度不均衡的現象,進而無法實現壓實規(guī)定,有時候還會發(fā)生路基下沉之類的品質不良現象。
4.2 確保實現壓實規(guī)定
因為建設措施不合理,壓實性無法實現設計的規(guī)定,此時就導致路面發(fā)生不利現象。治理措施是將不一樣的土分別的填筑,而且要對其開展擊實測試,要確保標準測試精準,保證壓實的品質優(yōu)秀。在建設的時候,要時常的分析其坡度,要確保土的尺寸是合理的,而且要保證壓實性有效,堅持橋頭涵洞處規(guī)范填土,保證達到壓實標準。
4.3 軟土區(qū)域注意路基的穩(wěn)定性
原水塘、水田地區(qū)路基,季節(jié)性處于過濕狀態(tài),致使路基沉陷,產生路面病害。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排水疏干、換填水穩(wěn)性好的土,拋石擠淤等處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
5 結束語
此類道路的路基建設技術本身的難度較低,不過因為建設區(qū)域很窄,而且通行量大,同時其工藝很是繁瑣,所以,在建設的時候,會碰到很多不一樣的制約條件的干擾。因此,要認真的結合相關的技術規(guī)定來開展活動,要強化建設的管控力度,要強化品質思想,就可以切實的提升路面的持久性。
參考文獻
[1]孫寶軍.淺談強夯法在路基工程中的應用[J].建筑,2010(3).
[2]李躍軍,吳亞中,李亮.路基施工質量均勻性綜合評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