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事業也日益的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建筑用地不斷的增多,土地資源越來越匱乏,這就導致各類建筑在建設的過程中,不斷的向上發展來減少土地的占用率。高層建筑的發展,對于一些傳統的消防安全就有一些阻礙,傳統的消防安全對于高層建筑來說不能夠起到迅速減少損失的作用,這就需要通過實踐,不斷的發現新的方法來消除安全隱患。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重要性
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在人們的生活中被看得非常重要,人們對于自身的安全也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更加注重安全的建設。現在高層建筑或者超高層建筑一般建設在城市的生活和經濟中心,這里的經濟發展最為迅速,人員流動也非常的大,這就對于消防安全方面有著很大的要求。在這些高層建筑中,由于樓層較高,建筑的整體高度也非常高,這就在消防安全上有著很大的挑戰。同時,投入的資金也比較的多,各種設備也多,在安全運行的標準中也比較高的要求,因此,對于消防安全的設計具有很強的復雜性。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消防工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控制消滅火災,保障人員的疏散,減少火災的損失,能夠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這些最重要的就是保障消防電氣設備的有效的運行。
下面就是以深圳某大廈為例進行的分析,本工程為一商業-辦公綜合超高層建筑,建筑的用地面積十分的大,建設用地面積8089.94m2,總建筑的用地比實際的用地面積要大很多,總建筑面積162129.67m2,此建筑又是一個超高層建筑,建筑的高度為199.50m,這樣的高度共建了四十四層的樓高,同時地下還有四層,對于高層建筑,他需要有避難層來保障讓人們遇到災害時能夠有著最少的損失,最大的存活率,這些避難層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避難層一般設置在第十六層和三十二層,同時,還具有裙樓,這里五樓為裙樓,而消防控制室設在地下一層。
1 手動報警所存在的問題
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第8.3.1條規定:每個防火分區應至少設置一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從一個防火分區內的任何位置到最鄰近的一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距離,不應大于30m。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宜設置在公共活動場所的出入口處。例如:在本工程中一個半徑30m的圓形商業區,附近有兩個疏散出口,屬一個防火分區,有的設計人員只在中心設一個按鈕,雖然滿足“每個防火分區應至少一個”和“30m”的原則。但并不執行疏散出口“宜”設報警按鈕得要求。火災時因為按鈕不在人員逃生必經得疏散路線上,報警的幾率是非常小的,可以說形同虛設。
2 電動防火卷門的控制
電動防火卷簾門主要起隔離作用,其本工程設置位置在地下汽車庫、裙房商業區及自動扶梯周圍,按建筑的防火分區界限安排。一般的電動防火卷簾門內外側各設一對煙感器、溫感器,除了控制箱(一個)可設在內側或外側外,內外側還應各設一個手動啟停按鈕,距地1.4米左右明裝,而位于自動扶梯周圍的電動防火卷簾門,其煙感器、溫感器只設在外側(本層工作區一側)。
規范中關于防火卷簾的規定有以下三方面:(1)《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第13.4.5條及《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第6.3.8條均要求疏散通道上防火卷簾兩次降落到底;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簾應一次下降到底。(2)兩規范均要求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兩側應設置手動控制按鈕。(3)對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簾只有《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要求其兩側宜設置手動控制按鈕。
3 非消防電源的用途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第6.3.1.8條和《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第13.4.9條都明確規定,消防控制室在確認火災后,應能切斷有關部位的非消防電源,由于消防設備總能量一般小于普通設備負荷總容量,因此總配電室的總計算負荷一般不包括消防設備容量。
4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作用
本項目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采用總線制。《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第13.10.5條規定:當橫向敷設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傳輸線路如采用穿導管布線時,不同防火分區的線路不應穿入同一根導管內;探測器報警線路采用總線制布設時不受此限。可見,總線制系統不同防火分區的線路可以穿入同一根導管。
5 火災報警系統不斷地提高智能化發展
超高層建筑與普通建筑相對比而言,在消防安全中更加需要注重智能化的問題,智能化能夠使超高層建筑在遇到消防隱患時能夠比較及時的采取自動化的措施,減少損失。對于消防系統的智能化,存在兩個層次的研究。對于火災報警系統的內部而言,超高層建筑一般采用的是智能型地址的編碼探測器,這樣能夠比較快速的進行探測,能夠比較精準的找到隱患點,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預防,而相對于對于中小型普通建筑來說,采用的是非編碼探測器,以回路區分建筑區域,這樣的編碼存在著誤差,同時也比較緩慢,對于中小型的普通建筑來說使用起來還能夠勉強應付。但對于超高層建筑而言,它具有建筑體積比較大,面積比較多,使用回路區分區域就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很可能會在某處存在著盲點,這樣就存在很大的隱患,對于人們的生命財產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對于超高層建筑的安全系統需要對于整體的建設進行評估,根據實際來確定設計的方案,這樣才能夠減少損失。所以,對于實際的要求,為了適應房間的形狀、面積、使用性質的變化,每條報警回路都應該留出30%左右的探測器數量裕量,有效地保護建筑的整體,同時能夠對于系統進行優化,通過實踐不斷的進行完善。智能化的不斷的發展,與網絡技術的不斷應用,讓消防安全系統更加的科學化,人性化,能夠不斷的滿足各種建筑的需要,減少消防安全的隱患,對于人們的生命財產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能夠不斷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對火災報警系統外部而言,智能化的含義主要指系統聯動。超高層建筑一般為重要建筑,其政治、經濟價值巨大,如果滅火不及時,損失將是慘重的。因此,采用系統聯動方式,就成為爭取火災前期時間和主動權的有效手段。例如,火災報警系統與保安監控系統聯動,在火災之初,火場的攝像機可將現場畫面迅速傳至中央控制室,通過實景畫面,值班人員可以立即確認火災或是探測器誤報,從而馬上采取排煙、廣播、正壓送風、啟動消防泵、噴淋、向消防局119臺報警、降客梯、切非消防電源等一系列應急措施。又如,火災報警系統與車庫管理系統聯動,一旦發現火情,便可聲光報警,強制抬起進出口欄桿,使車輛盡快逃出車庫。另外,火災報警系統還可與樓控系統、廣播音響系統及門禁系統等聯動。只要這些措施可靠得力,超高層建筑的火災便可被消滅在萌芽狀態,將損失減至最小。
6 結束語
對于工程中的關于消防安全的不斷的應用,通過實踐對于消防電氣不斷的提出新的問題,不斷的進行改善,同時對于提出的問題能夠進行簡要的分析。超高層建筑所選擇的位置是在城市的生活和經濟的中心,這里建筑的高度都比較高,人員比較密集,流通性比較大,對于消防的要求就會有著更嚴格的標準,必須安全可靠。對于傳統的機動消防車輛,它的消防能力遠遠不能夠滿足超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的要求,因此,超高層建筑的消防設計需要立足與建筑本身,要不斷的結合建筑內部的消防系統建設,提高消防的智能化,不斷地完善火災的自動功能,像是火災的探測功能,報警撲救功能,將火災遏制在萌芽之中。同時,消防系統又是一個非常精密的系統,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是一個集建筑、設備以及電器等專業共同構成的整體,需要進行統籌安排,使他們之間專業性不斷地增強,這樣才能夠保障高層建筑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林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干擾因素、對策以及消防聯動系統的設計探討.
[2]田艷玲.消防系統的應用.
[3]何肇瑜.消防安全應急的硬件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