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天保二期工程的實施。木材的數量的減少,山場的合理造材凸顯重要。木材生產過程中,合理造材是充分利用森林資源、節約木材和提高木材重量的一項重要途徑。在山場木材生產過程中,卻常常出現造材不合理的現象,例如,長材短造、優材劣造、壞材帶好材和超長短尺、機械損傷等現象。因此,山場木材的合理造材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木材售價的高低,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針對于此,淺談一下山場合理造材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培訓;制度;造材管理水平
1 統計管理,統一培訓
1.1在木材生產作業中,合理造材的前提就是量材。量材是木材生產過程中最關鍵、最嚴肅的一環,是至關重要的一道程序。這道程序的檢驗量材人員責任重大,是關于企業的經濟效益的是否流失,企業的經濟是否增效的把關者。針對于目前山場情況來看,山場的作業面積大,路途比較遠,無論是驗收員還是量材員,還是專職量材員都是林場職工,比以往那種作業人員自己量材自己造的做法好的多,基本達到了量材準確。
1.2 存在弊端。一是檢量材人員數量多,木材生產又是季節性作業,在管理上林場(所)無法保證檢量材人員一年四季始終在崗從事本項工作。二是由于檢量材人員崗位不穩定,木材生產淡季從事其它生產作業。使檢量人員思想上有大負擔,情緒受到影響,業務素質很難提高。
1.3 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穩定量材和檢驗隊伍,林業局把林場的檢量材的技術人員統一管理,統一領導,定期舉辦木材檢驗培訓班,編制成一個政治素質高、業務素質強的的檢量隊伍。在冬季木材生產作業時,把他們派往駐林場作業現場負責山場的檢量材設計任務和檢驗管理工作。采伐結束后,負責山中楞管理,在生產空閑時集中到林業局進行集中業務培訓。書面考試和實物檢量,經過考核達到合格者,發給《檢量材和檢驗崗位證書》,實行持證上崗。保證這支隊伍在全局檢量材隊伍中水平最高的人員組成。待遇從優,并且檢量材效益與獎金掛鉤。這樣檢量材員才能排除工組、套戶、林場的干擾,全心全意的把精力都放在檢量材的工作上。
2 明確職責范圍,掌握指標、實地踏查
檢量材人員在木材生產中的位置確定以后,應該明確檢量材人員任務、職責,就是確保生產作業者能夠順利完成林業局下達的產量和指標。為達到這樣的宗旨,檢量材人員在生產作業期間就必須到達山場,掌握林班、小班的出材的樹種、出材量、熟悉和掌握冬季這個階段的木材的產值和產量指標,并同作業者到伐區現場作業地點即林班、小班實際考察,核實各項指標的落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3 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及服務生產的保障措施
為了使檢量材員到林場后能夠全面的完成承擔的檢量工作任務,必須建立正常的政策保障制度。否則,專靠量材人員自身主管能動性去完成這樣大的任務量也是相當困難的。
3.1 建立“四查”制度。山場的合理造材一定堅持“四查”制度。林場檢量員每天必須檢查一次、驗收組長必須一周檢查一次、林場主任必須一月檢查一次,林業局隨時抽查制度。
3.2 檢量人員檢查時,發現問題及時與作業人員共同協商進行改正。驗收組長負責全場山上合理造材的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杜絕作假行為的發生。林場主任要匯同驗收組長、采運技術員聯合檢查時,嚴格執行伐區合理造材質量管理辦法,月末進行綜合評比。林業局檢查合理造材時,采取基層的管理人員和林業局的技術人員共同檢查,召開合理造材工作會議,并現場實物檢量核實。最后把檢查結果通報全局。
3.3 建立獎勵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林業局對下達的生產任務時,林場與林業局簽訂經濟責任狀,林場與檢量人員簽訂責任狀,對保質保量完成生產指標的,林業局給予獎勵。對生產造成失誤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的追究直接責任人和領導責任。
4 可預測的問題
實行林業局統一管理的量材員,可能會出現林場與作業工組、量材員與作業工組、林業局與量材員的矛盾。這些矛盾的產生都是理所當然的。只要我們正視生產作業中的問題,林業局領導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裁決合理,重視培訓,問題就會自然的解決的。
在實踐中體會到,林業局領導一支業務素質過硬、思想素質高,明確了這支隊伍職權范圍和在企業的社會地位,建立健全了保障體系,山場的量材工作出現不合理現象就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