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有限元法對頂堆側取中堆料裝置的鋼結構進行了靜力學分析,得出了變形和強度;并對其進行了模態分析,得出其固有頻率和振型,為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頂堆側取;鋼結構;有限元
1 頂堆側取式堆取料機是一種新型的混勻堆取料機,一般用于大型原煤儲料車間。由于采用封閉式廠房,對于環境保護有著很大的好處,現在廣泛應用于電廠、鋼廠等領域。
作為頂堆側取中重要的一部分,堆料裝置承擔了堆料的任務。由于其承受了來料棧橋的重量,同時由于自身重量過大,以及堆料時很容易產生振動的現象,因此其結構的合理性是頂堆側取產品設計和提高性能的關鍵。
2 堆料裝置鋼結構強度、剛度分析
2.1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堆料裝置采用懸臂式帶式輸送機堆料,不帶有俯仰功能。堆料裝置布置在中心柱上部,通過兩套回轉支承分別與中心柱和來料棧橋固定并繞中心柱回轉;堆料裝置主要由上部回轉平臺、下部回轉平臺、堆料臂架、配重箱、膠帶機等幾部分組成。
為了更好的模擬整個堆料裝置,在各個位置采用不同類型的單元進行模型。在上部回轉平臺、中部回轉平臺處模擬成板單元,堆料臂架處模擬成梁單元,前后拉桿則模擬成桿單元。整體有限元分析模型如圖1所示。
2.2 載荷、約束及工況的確定
堆料裝置的載荷包括配重、改向滾筒、驅動滾筒、擋料板、平臺欄桿、物料、驅動裝置重量、張緊機構、溜槽重量以及棧橋對整個堆料裝置的作用力。載荷多數為鋼結構上面的機構的重量。
約束中部回轉平臺下面與回轉軸承連接的坐圈,約束三個方向線位移即可。
本次計算分為二種工況進行,工況一為空載沒有物料的情況,工況二為滿載有物料的情況。
2.3 配重的確定
配重的作用為平衡前臂架以及上面的膠帶機和物料的重量。配重選取的依據為在滿載有物料工況上,整個堆料裝置的重心在回轉中心處。這樣空載時,堆料裝置的重量比較輕,由于偏心所產生的對于中柱的彎矩相對比較小。
2.4 計算結果
通過對堆料裝置的計算,得出總變形云圖如圖2所示,各主要部位的應力及整機最大位移如表1所示。
由表1的數據清楚的看出,各主要部位的應力均小于其許用應力,整機的變形也小于其許用變形。由此可以看出,結構的剛度、強度均滿足要求。其中一些部位的應力比較小,有必要對其進一步優化。
3 頂堆側取堆料裝置臂架的模態分析
3.1 模態分析方法
在模態分析時,必須用質量單元去模擬堆料裝置上面機構的重量。這樣計算出的結果才準確。而約束則可以與靜力學計算的方式相同。其余模型均與靜力學計算的模型一致。
本文模態計算方法采用分塊BlockLanczos法。通過計算得出鋼結構前4階振動的固有頻率和振型。
3.2 模態分析結果
經過計算,堆料裝置的前四階固有頻率及主要振型如表2所示。第1階振型(如圖3所示)為臂架垂直方向的振動,為影響鋼結構的主要振型。
堆料裝置上面膠帶機中托輥、頭部滾筒和驅動滾筒為主要激勵源。膠帶機帶速為4m/s,托輥的輥徑159mm,得出托輥振動頻率為8Hz,頭部滾筒直徑為800mm,即滾筒振動頻率為1.59Hz,驅動滾筒直徑為1000mm,則驅動滾筒振動頻率為1.27Hz,均不在臂架固有頻率范圍內,說明上述激勵源雖然會引起振動,但不會與堆料裝置發生共振現象。
4 結束語
堆料裝置在實際工作中,鋼結構及其受力均較為復雜,使用有限單元法分析,可以很好的模擬其真實的應力情況。大幅提高了設計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通過計算,得到了各部分的應力及變形,均滿足強度及剛度要求。并且其部分區域應力較小,可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優化,使整體應力分布最優化。計算得出其固有頻率和相應的振型,可判定能否發生共振,為設計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參考文獻
[1]GB/T 3811-2008.起重機設計規范[S].
[2]JB/T 8849-2005.移動式散料連續搬運設備鋼結構設計規范[S].
[3]成建民.有限單元法及其在車輛強度計算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88.
作者簡介:趙興鋼,男,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裝卸設備分公司,碩士,專業: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