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風險分析是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在隱患轉變為風險從而導致事故之前,預先識別出危險因素,實施事前控制,才能徹底預防事故的發生。通過對操作人員風險、設備風險、作業環境風險、措施風險和管理風險等5個方面詳細分析了電氣操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因素,為開展電氣誤操作風險評估、判斷風險等級、制定和實施風險預控措施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誤操作;風險;分析;風險管理
引言
防止與控制電氣誤操作事故是電力行業反事故措施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條件。隨著地區電網朝著互聯、高電壓、大容量的方向發展,由于電氣誤操作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大,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影響也越來越突出,甚至會引起大面積停電事故、人身傷亡事故和重大設備損壞事故,給電力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的同時給社會穩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近年來,我們在總結事故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形成了系統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法,先后推行了安全性評價、危險點預控等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方法與手段,大大降低了電氣誤操作事故的發生幾率,但在如何全面提高安全風險防范水平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電氣誤操作風險分析是電氣誤操作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在隱患轉變為風險從而導致事故之前,預先識別出危險因素,實施事前控制,才能徹底預防電氣誤操作事故的發生。
從表面上看,發生電氣誤操作事故是由于當值監護人和操作人責任心不強或技術業務水平低加之當時的一些外在因素,如系統不正常運行方式、替班、加班、當值人員鬧家務矛盾等情況“巧合”造成。但深刻剖析事故原因就會發現,違章、違制等人為因素;防止誤操作制度、防誤閉鎖裝置管理規定、現場把關制度不落實等管理因素;噪聲、電磁波、當值人員的心理、生理狀況等人機工程學因素,對誤操作的產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 操作人員風險
人員操作失誤是造成電氣損壞、人身傷亡的主要原因。據美國有關方面統計,每年美國停工8天以上的事故中,有96%的事故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日本全國每年停工4天以上的事故中,有94.5%的事故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可見人員風險的控制是否得當將會直接影響事故是否發生。
1.1 技能不足。操作人員缺乏必備的技能會引發風險事故發生和擴大損失程度。在歷年電氣誤操作事故中,就有多起因為作業人員業務水平較低而發生的事故,其中一起是某天上午,220kV××變電站操作人員在進行110kV倒母線操作中,操作人李×在操作項中漏填了將主變壓器中壓101斷路器由110kVⅡ母線倒至Ⅰ母線運行的操作項目,值長潘×在審票中未發現漏項。實際操作中李×對運行中的出線開關進行了倒母線操作,而未對1號主變壓器110kV側101斷路器倒換母線,導致1號主變中壓側失負荷。可見,涉及到電氣操作的人員除了了解相關的安全規定和規章制度外,還應該具備必要的操作技能。
1.2 精神不振。身心風險是指人們在操作過程中由于生理或心里上的影響,如醉酒、疲勞、粗心大意、精神緊張、心不在焉等,從而引發風險事故發生幾率和擴大損失程度的因素。工作責任人(監護人)在安排工作班成員時,必須確保工作班成員的精神狀態良好。
1.3 思想不清。在倒閘操作過程中,操作人員的安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安全意識。因為行動是由思想支配的,安全在自己的思想中究竟占多大比重,處于什么地位,直接關系到生產過程中是否能夠自覺維護安全。安全意識淡薄往往是導致電氣誤操作事故的根源。
2 設備風險
設備風險導致的事故占據了歷年電氣誤操作事故的“半壁江山”,這些風險點都是在電氣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客觀點,它的出現加上操作人員的粗心大意、心不在焉等原因,誤操作事故就會百分之百地發生在倒閘操作的過程中。
2.1 防誤閉鎖裝置不靈。防誤閉鎖裝置的作用是通過防誤功能的實現防止電氣誤操作事故的發生。從事故通報和統計數字上看,安裝有電氣防誤閉鎖裝置的發電廠、變電站、換流站和配電站內電氣誤操作事故仍時有發生,可見防誤閉鎖裝置仍存在很大的風險。防誤閉鎖裝置存在的風險主要有:受雨水影響鎖具容易受腐蝕導致鑰匙失靈或造成線圈絕緣損壞失去閉鎖作用;程序鎖程序出錯;斷路器、隔離刀閘、接地刀閘的輔助接點及其操作機構某一環節出現故障影響電動操作;計算機監控系統防誤裝置受外界電磁干擾而誤發指令等。
2.2 圖實不一致。規程規定:倒閘操作的基本條件是有與現場一次設備和實際運行方式相符的一次系統模擬圖(包括各種電子接線圖)。但是,當運行方式改變或者沒備、編號變更后,一次系統沒有及時更新,再加操作人員的粗心大意,往往容易導致電氣誤操作事故。另外,對于調度部門和監控系統而言,自動化系統采集數據是否與現場實際保持一致存在風險,當采集的的數據和現場電氣設備的實際位置不一致的時候,引起電氣誤操作風險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極大。
2.3 電氣設備位置指示不對應。電氣設備操作后的位置檢查應以設備實際位置為準,無法看到實際位置時,可通過設備機械位置指示、電氣指示、帶電顯示裝置、儀表及各種遙測、遙信等信號的變化來判斷。但是,在實際倒閘操作過程中,因為電氣設備的帶電顯示裝置、位置指示燈等附屬設備的故障,操作人員若僅從其中一項判斷電氣設備的實際位置,也有可能帶來誤操作事故。例如,某日16時,220kV某變電站運行人員開始執行調度指令:“1號站用變壓器由檢修轉運行”的操作“執行第10項操作任務”拉開151T0接地刀閘”的操作時,監護人代替操作人操作且未操作到位;第11項操作任務“檢查151T0接地刀閘三相確已拉開”的操作中監護人、操作人均只檢查了接地刀閘分閘指示燈亮,而接地刀閘實際未拉開。22:13,運行人員遠方操作合上151斷路器時造成三相短路,151斷路器速斷動作跳閘。
2.5 電氣設備不良。在倒閘操作的過程中,電氣設備的設計、制造或維修不良而存在的缺陷,或者操作時潛伏的缺陷都有可能導致電氣誤操作事故的發生。2012年4月某市發生的一次大面積停電事故,就是由變電站220kV倒母線操作過程中隔離開關絕緣子斷裂引起。
3 作業環境風險
3.1 氣候條件不佳。天氣的好壞直接或間接影響到電氣操作的質量,電氣操作時可能由于大風、大霧、雨雪、高溫等天氣的原因而延誤電氣操作時間,妨礙對系統方式的正常改變,對系統穩定調整產生影響,也非常有可能引起電氣誤操作事故。例如,某日20時,某500kV變電站發生帶電合接地隔離開關的電氣誤操作事故,當時焦×、崔×拉開2010, 2C20隔離開關后,突然下起大雨,慌忙中二人繞過圍欄去操作2C30隔離開關,誤走2A50接地隔離開關位置,二人在沒有認真核對設備編號、隔離開關狀態的情況下,誤合2A50接地隔離開關,造成220kV A母線經2A50接地隔離開關對地放電,致使220kV母差保護動作,A母線失壓。
3.2 現場條件不利。在操作現場,工作場所的照明、環境等復雜條件多少會對倒閘操作帶來一些不安全因素,有可能會引起誤操作事故的發生。噪聲的干擾容易分散電氣操作人員的注意力,嘈雜聲對接受指令、模擬、實際操作影響極大,操作人員可能因聽力錯覺而發生誤操作;黑暗的環境會引起操作人員的視覺錯誤,甚至導致誤入其他非工作間隔等。
4 措施風險
4.1 電氣設備命名標識不清。電氣設備的標識對電氣操作影響極大。一、二次設備命名編號標識不清,字跡模糊或標識不正確,很容易出現誤操作、誤判斷。如接地隔離開關不標識轉動方向、熔斷器不標識容量、保護壓板命名不規范、斷路器和隔離開關沒有標識雙重編號等,都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設備的各類標記符號對操作人和監護人影響很大。如斷路器本體上的“分、合”位置確認是判斷設備狀態的主要依據。如果指示不清,可能造成誤操作。新設備的投入和更換名稱后的設備未及時更改名稱編號及更正標識,都有可能按照老習慣走錯間隔,引發誤操作。
4.2 操作流程、操作方法不明。對于一般線路的停電流程而言,停電拉閘操作應按照斷路器(開關)一負荷側隔離開關(刀閘)一電源側隔離開關(刀閘)的順序依次進行,送電合閘操作應按上述相反的順序進行。一旦發生流程錯誤,將會引起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的電氣誤操作事故。
4.3 安全措施不足。裝設接地線前沒有按正確的方法驗明設備確已無電壓;使用其他導線作接地線或短路線;裝設接地線時不戴絕緣手套,接地線連接不可靠;接地線安裝位置不正確等,均會導致惡性誤操作事故發生。按照工作票的要求,在工作地點必須懸掛足夠數量的標示牌,滿足現場安全實際要求的遮欄。在特定的地方如果沒有正確懸掛符合該處的標示牌,就會有操作人員誤入帶電間隔、誤攀帶電設備、誤碰帶電設備的可能,增加電氣誤操作風險,導致電氣誤操作事故的發生。
5 管理風險
5.1 規章制度不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健全,會使值班運行人員在倒閘操作中無法可依,倒閘操作也就難以保證。因此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是規范操作標準和要求、保證運行和操作質量的必要措施。但即使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有了合格、標準、規范的操作規程,在實際工作中,如果不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就無法保證電氣操作質量,出現誤操作在所難免。
5.2 班組管理不善。不良的班組環境也是導致電氣操作質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班組管理混亂,勞動紀律松懈,內部不團結,分配不公平,獎罰不合理必然在職工的思想上產生一定的不滿情緒,如果把這種不滿情緒帶到工作中,將直接影響到值班質量,而值班質量的降低,必然在電氣操作和其他工作方面引起不良后果。
5.3 防誤裝置管理不嚴。防誤裝置管理不嚴,操作人員隨意使用解鎖工具,或者防誤裝置長期缺少維護而失效,會為誤操作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例如某220kV變電站進行倒閘操作,由于需要操作的隔離開關微機掛鎖故障,無法用電腦鑰匙進行操作,操作人員便擅自使用萬能鑰匙解鎖進行操作,操作時走錯間隔,在沒有核對編號的情況下解鎖操作,造成110kVl號主變壓器差動保護動作跳閘。
6 結束語
通過對電氣操作過程中尚未發生的各種潛在風險進行系統歸類和實施全面分析,我們可以找出導致電氣誤操作的各種因素,為開展風險評估、判斷風險等級、制定和實施風險預控措施打下堅實的基礎;保證電氣操作的正確性,真正實現電力生產安全預控、可控、能控、在控,使安全管理工作變被動為主動,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錢家慶.怎樣防止與控制電器誤操作.
[2]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
[3]李哲、鐘定珠、李廣華等.電氣誤操作事故100例及原因分析.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DL408-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DL409-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
作者簡介:嚴周宇(1970-),廣東高州人,本科學歷,學士,電網調度工程師、技師,從事配網調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