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簡要闡述輸電線路角鋼塔三維TMA軟件模擬組裝代替實物試組裝可行性,以及這種新的試組裝方法和生產模式對鐵塔生產企業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模擬;試組裝;生產方式
前言
鐵塔生產行業常期受到塔型多、基量小、原材料、試組裝、加工生產周期長等不利因素影響,采用常規加工生產方式無法滿足業主的交貨時間,如何在確保產品質量前提下,又滿足塔材交貨時間為鐵塔加工企業的難題。
1 鐵塔加工企業現狀
在國內鐵塔加工生產企業中,采用傳統生產模式,具體加工流程情況如下:
從以上可知鐵塔加工生產工序多、1個塔型生產周期大約為20-30天,實物試組裝是其中一道關鍵工序,它制約塔料批量生產加工,當工程塔型數量多,往往無法滿足客戶交貨時間。
2 三維TMA軟件模擬組裝生產加工可行性分析
為破解這一難題,尋求應對之策,角鋼塔三維TMA軟件模擬組裝代替實物試組裝生產加工成為解決難題很好的方法,要實現TMA軟件模擬組裝生產加工,必須要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應用先進電腦放樣軟件;(2)制定合理技術放樣工作流程,如何加強對技術放樣重點、難點控制;(3)加工、檢驗過程控制;(4)采用合理加工工藝,控制加工難點。
2.1 先進放樣軟件
國內目前鐵塔生產加工企業,采用放樣軟件基本上采用CAD李平一二維放樣軟和TMA三維放樣軟件。隨著角鋼塔TMA三維放樣軟件不斷升級完善,現軟件具有全部構件三維實體顯示,自動切角切肢、實體碰撞檢測等功能。任何構件和螺栓完全按一定比例實物顯示,具有直觀和逼真三維設計效果,可以通過三維實體建模,整塔連接設計完成后,用戶可以進行實體碰撞檢測,程序會自動檢測出在三維模型中構件之間的互相碰撞情況,等同于用軟件模擬鐵塔試組裝。從以上可知TMA放樣軟件為實現模擬試組裝生產加工提供基礎條件。
2.2 技術放樣工作流程及難點、重點控制
角鋼塔放樣其實是技術人員輸入參數的過程,輸入參數正確與否,與技術人員工作仔細程度,工作經驗有很大關系,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如何杜絕人為因素對產品質量影響,為提高放樣資料質量和正確率、規范放樣人員工作流程,制定《技術放樣工作流程》,對角鋼塔結構中火曲節點、“K”節點、變坡“瓶口” 處、火曲包角鋼重點、難點位置放樣,內部可通過召開技術專題會,進行專題討論,選擇最佳解決方案。
2.3 加工難點控制
在角鋼塔構中,部構件需制彎加工,特別規格較大角鋼(Q345B L180*16或Q345B L160*14)和板材(Q345B-20或Q345B-22)理論放樣數據與實際加工數據存在一定偏差,加工完成后無法正常安裝,可采用特殊工藝措施和專用模具配鉆解決問題。
2.4 加工、檢驗控制
(1)TMA放樣軟件可直接生成角鋼、金板流水線可用數據,減少人工錄入工序,也保證數據正確性;(2)生產加工過程中,操作人員對每個構件首件半成品,必須“首檢”,確認加工無誤后,加工剩余數量構件,并逐一“自檢”;(3)質檢專職人員必須對每一構件進行“互檢”。
3 經濟效益
采用三維TMA軟件模擬組裝代替實物試組裝生產加工比傳統生產模式加工,可縮短加工周期30%左右,同時可大幅降低成本,例如:實物組裝1個40噸角鋼塔需要3-4天,組裝人數8人左右,人工費用120元/天,吊機費用600元/天,組裝總費用需4680元-6240元,平均降低成本117元/噸-156元/噸。可見采用新的生產加工模式將帶來可觀經濟效益。
4 結束語
隨著電腦放樣軟件不斷升級完善和采用合理技術放樣流程、加工工藝,角鋼塔三維TMA軟件模擬組裝代替實物試組裝生產加工,為鐵塔加工企業生產探索出新方法和模式,值得其它企業學習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