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網融合使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充分共享網絡資源,發揮各自優勢,是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制定了三網融合的發展戰略,使廣電部門和電信部門在業務上相互進入,廣電和電信成為競爭者。文章分析了廣電在三網融合中的優勢、劣勢,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廣電的發展策略。研究能夠加快廣電的發展,提升廣電在三網融合中的競爭能力。
關鍵詞:三網融合;廣電;電信;發展
1 三網融合簡介
三網融合是指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在向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下一代互聯網演進過程中,三大網絡通過技術改造,其技術功能趨于一致,業務范圍趨于相同,網絡互聯互通、資源共享,能為用戶提供語音、數據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1]。三網融合不僅僅是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物理層面的合一,也是廣電部門和電信部門在內容和寬帶業務上的雙向進入,涉及到技術融合、業務融合、行業融合、終端融合和網絡融合等多個層面。
三網融合是大勢所趨。三網融合有利于實現網絡資源充分共享,使三網在共享資源下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滲透和交叉開展多功能業務,各類企業通過不同途徑向全業務演進。三網融合能夠破除行業壟斷,避免重復建設,從而更有效地利用資源、節約成本,同時也將促進行業內企業的合作和良性競爭。三網融合將帶動包括內容提供商、服務提供商、運營商以及光纖通訊設備制造商在內的整條產業鏈的發展。通過三網融合,還將衍生出更加豐富的增值業務類型,如圖文電視、VOIP、視頻郵件和網絡游戲等,并拓展業務提供范圍[2]。實現三網融合后,用戶可以通過一條網絡就可以完成上網、看電視、打電話等幾乎所有的日常信息處理,數字生活將進入尋常百姓家。
2010年1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的決定,并提出推進三網融合的階段性目標。2010年至2012年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試點,探索形成保障三網融合規范有序開展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2013年至2015年,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普及應用融合業務,基本形成適度競爭的網絡產業格局[3]。
2 廣電分析
三網融合打破了廣電部門在內容傳送、電信在寬帶運營各自領域的壟斷,將推動電信網和廣播電視網業務雙向開放。三網融合后,廣電部門可以經營增值電信業務和部分基礎電信業務、互聯網業務;電信企業可以從事部分廣播電視節目生產制作和傳輸,廣電部門和電信部門的業務將逐步融合。按照《三網融合試點方案》的要求,三網融合不僅要大力發展三網融合業務,還應利用三網融合連接不同終端,推動三屏互動。三網融合使廣電部門和電信部門成為競爭對手,廣電應對自身進行分析。
2.1 廣電的優勢
廣電擁有新聞報道與時政評論的獨家資源,并且擁有豐富的內容資源。內容的嚴肅性、原創性、獨立性,使其在網絡時代仍繼續占據主流地位。廣播電視制作、傳輸和覆蓋是一個整體,很難分害,廣電具有內容制作優勢。廣電網絡數字化保持HFC基礎網絡架構,對音視頻各類信號,采用最有效率的QAM調制,決定了其天然的傳輸優勢。
2.2 廣電的劣勢
廣電網初始建設采用的是各省市縣鄉(鎮)自籌資金、自主建設、自主管理的四級辦網模式,布局分散,缺乏全國統一的廣電網絡系統,并且缺乏全國網絡統一的技術標準和互聯互通。與電信網相比,廣電網主要是單向傳輸,單向網絡制約增值業務的發展。截至目前,全國雙向改造的網絡僅為15%,網絡改造面臨巨額的資金缺口。
2.3 廣電面臨的機遇
廣電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是信息傳播的主要媒介,受到政策的垂青,三網融合總體方案全力支持廣電網絡建設和整合。廣電得到互聯網寬帶接入業務許可,得到ISP牌照。國家鼓勵廣電開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穩妥開展IP電視、手機電視業務,促進新老媒體融合,加快廣電由傳統媒體為主向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方向轉變。三網融合后,廣電運營商可以經營電信和互聯網等業務, 而且能不斷開發出各種新業務,向全業務方向發展。
2.4 廣電面臨的挑戰
廣電的發展受制于分割管理及事業體制的束縛,處在規模小、體制不順、市場化程度低、運營和管理水平低的狀態,綜合實力低于電信企業。三網融合后,電信運營商進人廣電業務領域,其在市場經驗、技術力量、資金實力方面優于廣電,廣電將面臨電信的全方面競爭。廣電應面向市場,在市場意識、市場開拓以及市場服務等方面進行改進。
三網融合是機遇大于挑戰,廣電應充分分析自身,以及競爭對手,改進劣勢,強化優勢,提升競爭能力。
3 廣電發展策略
3.1 樹立競合雙贏的發展意識
三網融合是現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關系到國家信息傳媒產業的發展和壯大。國外三網融合主要經歷了從電信和廣電的雙向進入到相互合作的歷程。美國三網融合主要采取了廣電進入電信,電信通過IPTV切入廣電,廣電與電信業合作的模式[4]。廣電應樹立競合雙贏的發展意識,與電信等部門在技術標準、產業政策、融合監管等方面通力合作,針對不同受眾和資源,盡其所能、各司其職,在互惠互利中共同發展。例如,三網融合最佳切入點,IPTV,廣電部門負責集成播控業務,電信部門從事傳輸服務,雙方通過合作推動IPTV業務的發展。
廣電部門與電信部門的合作可以采用產品組合、渠道復用、網絡共享等方式。產品組合是合作雙方將相關的產品組合開展促銷,以帶動各自產品的銷售。渠道復用是合作雙方可互為代理商,通過各自的營業網點為對方提供代收費及業務發展服務。網絡共享是合作雙方共建共享基礎網絡設施,促進網絡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在合作中,廣電部門要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要有開放包容的發展意識。
3.2 加快廣電網絡數字化建設
廣電網絡是進行三網融合的主體之一,廣電網絡數字化建設涉及網絡整合、整體轉換和雙向改造等內容,并實現廣電網絡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營、統一管理[5]。網絡整合是通過治理廣電有線網絡地方割據、技術標準不統一的現狀,解決廣電在三網融合中市場主體缺乏的問題,并組建國家級廣電網絡公司。網絡整體轉換和雙向改造是對廣電網絡轉型升級,網絡雙向化改造涉及廣電網絡的數字化、信息化,是提升廣電網絡實力的重大工程。
三網融合時代,廣電網絡還應向NGB(下一代廣播電視網)方向發展。NGB是通過電信網、計算機網和有線電視網三網融合,有線無線相結合、全程全網的廣播電視網絡,使電視機成為最基本、最便捷的信息終端。它不僅可以為用戶提供高清晰的電視、數字音頻節目、高速數據接入和語音等三網融合業務,也可為科教、文化、商務等行業搭建信息服務平臺,使信息服務更加快捷方便。
3.3 特色經營
三網融合使廣電部門和電信部門的業務逐步融合,廣電和電信成為競爭對手。廣電應揚長避短,以視頻、大屏、家庭、高清、立體為主開展特色經營。電視是以家庭消費為特點,并且家庭信息化是三網融合的主戰場。廣電要依托視頻內容的優勢,采取以視頻為主,數據為輔,語音附帶的經營方針。視頻業務的重心在家庭,并以大屏幕為主,高清和立體電視是廣電業務發展的方向。高清和立體視頻不僅需要超大的屏幕,而且需要更寬的帶寬,在這方面廣電有明顯的優勢。廣電應加快高清和立體電視發展,并以此為基礎,積極開拓可視電話、電視游戲、家庭影院、電視購物、家庭安防等新興業務。
3.4 發展新媒體業務
三網融合推進的過程,也是廣電由單一傳統媒體為主,向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轉變過程。廣電發展新媒體主要涉及互聯網電視、IPTV、手機電視等。互聯網電視是以寬帶網絡為載體,以視音頻多媒體為形式,以互動個性化為特性,為所有寬帶終端用戶提供全方位有償服務的業務。互聯網電視是互聯網絡技術與電視技術結合的產物,在整合電視與網絡兩大傳播媒介過程中,互聯網電視既保留了電視形象直觀、生動靈活的表現特點,又具有了互聯網按需獲取的交互特征,是綜合兩種傳播媒介優勢而產生的一種新的傳播形式。
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是一種利用寬帶有線電視網,集互聯網、多媒體、通訊等技術于一體,向家庭用戶提供包括數字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服務的嶄新技術。用戶在家可以有兩種方式享受IPTV服務:(1)計算機,(2)網絡機頂盒+普通電視機。它能夠很好地適應當今網絡飛速發展的趨勢,充分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
手機電視是通過廣播網絡或者移動通信網絡進行電視內容傳輸,利用具有操作系統和視頻功能的手機進行觀看的電視業務。從傳輸本身而言,手機電視主要有兩種實現方式,即基于數字廣播網的實現方式和基于移動網絡的實現方式。基于數字廣播網的實現方式是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傳輸數字電視信號,一般使用廣播電視頻段,通過在手機終端上安裝數字電視接收模塊進行接收。
4 結束語
廣播電視網、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是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三網融合改變了廣電部門的經營格局。在三網融合中,廣電具有內容制作、傳輸優勢,劣勢是缺乏全國統一的廣電網絡系統,廣電的發展轉型得到政府支持,但面臨電信的競爭。廣電部門應樹立競合雙贏的發展意識,加快廣電網絡數字化建設,揚長避短,開展特色經營,發展互聯網電視、IPTV、手機電視等新媒體業務,來加快廣電的發展,提升廣電在三網融合中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崔瑞媛.三網融合發展現狀研究[J].移動通信, 2012,(11).
[2]王傳珍.三網融合背景下互聯網電視業務發展研究[J].廣播電視信息,2012,(10).
[3]李娟.我國三網融合發展情況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9).
[4]王冰.我國三網融合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理論導刊,2012,(10).
[5]張平.淺議三網融合廣電之對策[J].有線電視技術,2010,(9).
作者簡介:張慶利(1969-),男,籍貫:陜西西安。職稱: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網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