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精神追求和物質享受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吃上也由原來的吃飽變為現在的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要吃的精、吃的健康,由此糧油等食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成為了人們所共同關注的目標。糧油的質量是否達標,是關系著民生的大問題,所以,國家食品安全監督部門必須要加強對糧油質量的監管工作,以確保人們吃的安全。
關鍵詞:糧油質量;食品安全;質量檢驗
前言
糧食工作最基本的內容就是糧油質量檢驗,雖然是最基本,但卻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和社會意義,民以食為天,一旦糧油質量出了問題,會給社會的安全、穩定帶來很多危險因素,不但會造成國民經濟的損失,還可能會導致讓人痛心的傷亡事件發生。因此,必須要深刻的認識到目前糧油質量檢驗中存在的問題,應用科學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改進檢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人們在糧油食用中的安全,以促進社會的安全、穩定。
1 糧油質量安全的含義與特征
1.1 糧油質量安全的含義
糧油質量安全,就是要有效的消除糧油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等各個流轉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使糧油質量符合國家食品安全部門制定的標準,達到無公害,從而保證人們食用時的安全,同時也保證生態環境不受破壞。
1.2 糧油質量安全的特征
1.2.1 具有隱蔽性;從科學的角度講,糧油的質量很難用人的感官或是物理方式去判斷,必須要經過專業人員使用專業的設備進行檢驗后才能得出是否安全的結論。
1.2.2 具有慢作用性;糧油中的大部分安全隱患對人體所起的副作用都呈現的較為緩慢,很多時候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對人的身體健康形成威脅,正是由于這樣,所以容易造成人們的忽視。
1.2.3 具有相對性;所謂的相對性是說對糧油質量的安全評價是相對的,對于糧油質量的檢測結果一般可分為:不含有害物質、含有有害物質但是其含量在安全范圍內、含有有害物質并且有害物質嚴重超標,對于中間的情況其實就是相對而論。
2 目前糧油質量檢驗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糧油質量檢驗的手段較為落后
目前,我國的很多地區,尤其是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糧油質檢機構所應用的設備都比較陳舊,由于經濟、思想意識等各方面原因,在更新檢驗設備上投入的非常少,很多落后的地區還采用古老的感官檢驗方式和及其簡單的物理檢驗方式,對諸如光譜分析、色譜分析、核磁共振檢測等現代檢驗技術完全不去了解,也不采納,這種現象導致糧油的質量檢驗結果很難合人心意。
2.2 糧油質量檢驗部門的人員思想觀念陳舊
在糧油質量檢驗工作人員中,有一部分人對新時代的新觀念、新技術完全持有排斥的態度,對國家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視而不見,依然持著陳舊的觀念對待糧油質量檢測的問題,使得糧油質量監管方式難以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
2.3 不重視糧油質量檢驗機構的建設與發展
糧油檢驗機構建設可謂是眾多機構建設中比較不受重視的,其主要體現在政府及社會相關部門給予的資金補助不足、相關政策及技術支持都不到位等,在檢驗人員及檢測設備的配備上,缺乏資金的投入,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極其緩慢,甚至不更新換代設備,這些問題都嚴重的阻礙了糧油質量檢驗工作的開展。
2.4 缺乏對糧油質量檢驗的投入
糧油質量檢驗的投入,主要包括技術和設備的投入,其根源也就是資金投入,目前存在的大多數糧油質量檢驗機構,其環境、技術、設備都達不到質量認證評審標準中的要求,檢驗機構的設備條件和技術力量都十分薄弱,糧油質量檢驗實驗室的面積非常小,檢測應用科學技術十分落后,所謂的檢驗設備只有天平、容重器、水分測定儀等簡單設備,這樣一個簡單的實驗室很難保證糧油質量檢驗工作的有效實施。
2.5 糧油質量檢驗的抽樣缺乏代表性
糧油在最初的種植到生產再到運輸、存儲、銷售的整個流轉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不均勻性,在糧油的抽樣檢驗中,難以做到具有很強的代表性,而如果抽樣檢驗的糧油不具代表性,那么抽樣檢驗工作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為如果一項工作從一開始就是錯的,那么無論后續的工作怎么嚴格細致,其檢驗結果都是存在問題的。
2.6 糧油質量檢驗體系權利和義務難以明分
目前我國的食品檢驗監督體系,代表國家政府行使糧油質量監督管理職能的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和衛生監督檢驗機構;代表行業行使質量管理職能的有糧食部門的糧油質量檢測和管理機構,以及農業部門正在建立的綠色產品監測機構等,對這些糧油質量檢驗監督機構,國家雖設立但卻沒有明確其各自的職責范圍,使它們的所擁有的義務與權力都很不明確,存在嚴重的職能重疊、權力與義務難分、各謀其政的現象。
2.7 缺乏對糧油質量檢驗人員的培養
目前市場中多是一些熱門專業的培訓機構,對于糧油質量檢驗專業的培訓機構非常少,這也說明社會意識并不傾向與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糧油質量檢驗體系中,主動深入學習先進檢測技術的人也少之又少,這對質量檢驗機構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不僅不能使檢驗體系獲得新知識、新技術的注入,也不能提高糧油質量檢驗的水平。
3 改進糧油質量檢驗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3.1 完善糧油質量檢驗體系
要對我國現有的糧油質量檢驗體系進行完善,加大糧油質檢體系對質量檢驗的執行力度,確保糧油質量檢驗工作的規范化及制度化,從根本上實現對糧油質量進行監管的目的。
3.2 加大檢驗設備投入資金,加快糧油質量標準的制定
糧食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要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切實將糧食質量檢驗工作作為今后的重點工作來主抓,在各級質檢部門的檢驗設備上要加大建設資金的投入,根據國家相關標準,制備技術先進的設備,對國家給予的補助資金做到專款專用,利用先進的質量分析儀,進一步提高糧油質量檢驗工作的效率。同時,糧油質量檢驗工作也需要科學、完善、統一、權威的質量標準和操作體系,因此,對于糧油質檢工作,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糧油質量安全為中心,加強糧油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并做好推廣和宣傳工作。
3.3 對糧食質檢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
糧油質量的好壞是關乎國家民生的大事,現代科技技術的發展使得糧油質量的檢驗技術日新月異,這就要求質檢人員要能跟上時代的變化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要準確掌握糧食質量檢驗標準、分級標準,還要對新興的檢驗技術及時的認識并熟練掌握。因此,要做好糧油質量檢驗工作,就要在質檢人員的技術培訓上花功夫、下力氣,提高質檢人員的工作能力和道德品質,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糧油質檢隊伍。
4 結束語
糧油生產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糧油的質量不僅關系著經濟發展的快慢,而且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新時期賦予糧油質量檢驗的新定義是即要保證糧食安全流通,又要為市場宏觀調控提供科學的手段,因此,糧油質量的檢驗工作至關重要,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糧油質檢中的問題給予解決。
參考文獻
[1]馮倩,褚小菊.淺談糧油食品生產過程中應注意的質量安全問題[J].中國食品工業,2008(6).
[2]吳愛國.關于糧油質檢驗操作過程中兩問題的探討[J].安徽科技貿易學校,2007(1).
[3]高秀賢.糧油質量檢驗報告存在的問題和修改意見[J].糧食加工,2010(3).
[4]費杏興,黃錦良.縣級糧油質量檢測機構建設的探討[J].糧油倉庫科技通訊,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