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社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也隨之突飛猛進,然而經濟科學發展的同時,付出的代價是環境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環境監測實驗室也隨著產生。但是隨著環境監測實驗室數量的增多,環境監測實驗室暴露出來的安全管理問題也越來越明顯,其最為明顯的問題包括安全設施的不完善、管理制度與人員素質存在不足以及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那么面對這些問題,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成為當務之急,筆者認為可以從完善硬件設施、從制度與人員層面提升管理、從環境污染問題進行技術處理和安全應急預案制度的規范和加強應急演練等幾個角度去應對環境監測實驗室出現的安全管理問題。在文章中,筆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淺薄的觀點,希望筆者的觀點能夠對同行業內的研究者們有所幫助。
關鍵詞:環境監測;實驗室;安全管理;問題對策
1 環境監測實驗室的若干安全管理問題
1.1 安全設施需要再完善
目前,環境監測實驗室的數量不斷在增長,但是,許多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設施不到位,多是由于資金不足、或者管理人員不夠重視等原因造成的。原本一個合格的環境監測實驗室必須具有良好的滅火設備、通風設備以及排污設備,但是由于資金鏈的短缺,許多實驗室忽視了這一點,據研究表明,許多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實施不足,還需要進一步的去完善設備,以達到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標準。
1.2 管理制度與人員素質的若干不足
首先,在管理規章制度方面,由于我國環境監測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方面起步較晚,發展速度也較慢,很多制度上的工作尚處于摸索階段,并沒有形成完整完善的制度體系,這些不完善的制度問題,慢慢地在實踐中不斷暴露出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變得越來越明顯。另一方面,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不足也是一大問題,安全管理人員在意識上就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識,不夠重視安全管理,致使許多問題成為安全隱患,再加之其主動性不夠,不積極地去發現安全問題、去解決安全問題,使得很多實驗室的安全問題直到發生了才發現,等到那個時候已經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
目前,我國許多監測機構對污染物總量控制分析技術和對應急事件的監測技術水平較低,對監測的各項指標分析不夠全面。環境監測工作質量偏低,效率不高。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環境監測工作要求越來越高,由于監測技術和方法的落后,突發性、臨時性的監測任務顯得愈發的繁重。監測技術、設備跟不上,直接導致監測的工作的準確度降低,弱化了監測部門在環境監督中的職能。并且“十一五”建設中,環境監測站的設備被要求標準化配置,在政府的支持下,監測站的硬件得以提高,但是只為了標準化去配備卻沒有從長遠的角度配套管理,造成TOC測定儀等設備使用率不高甚至閑置,不能發揮設備應有的作用。
1.3 管理監測實驗室的環境污染問題
環境監測實驗室,主要用途就是監測環境的質量問題,一般都是要通過驗證檢測所采集到的樣本,從而得出結論。并且,環境問題并不是簡單的一種或者幾種,其問題的復雜多樣性是不可估量,這時候就需要采集多種樣本進行多種實驗,有時候樣本采集量并不是能準確估算出來的,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導致樣本量的剩余,就會產生實驗垃圾,再加上經過試驗后的樣本,有時候并沒有及時處理,這樣日復一日的情況下,環境監測實驗就不斷產生樣本垃圾,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環境污染問題,并且這個問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越來越嚴重,就會造成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嚴重使用問題。
環境監測具有“準、快、全”的特點。“準”就是提供準確的監測數據,只有準確的監測數據才能讓各項工作得以進行,對污染物總量才能有效控制。“快”則是要與時俱進,跟上科學發展的要求,并且面對突發性事件作出及時反應。“全”則是要為環境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滿足各個部門的需求。環境監測的各項數據都是根據相關規定和法律規定獲得,因此得出的監測數據是具有法律效應的,是環境管理中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據。環境監測得出的數據是否符合客觀規定與污染物總量排放控制效果密切相關。
2 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對策
2.1 不斷完善硬件建設
針對環境監測實驗室出現的安全設施不完善的問題,筆者認為最為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不斷完善硬件設施的建設,一方面,在硬件設施的添置上,加大資金的投入量,不僅僅要在量上保證安全硬件設施的齊全和備用設施的充足,更要在質上保證安全硬件設施的安全性能。對于安全硬件設施的完善問題上,要足夠重視,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因為只有在安全設施齊全的實驗室里進行環境問題監測管理工作,才能保障人身和財產的安全性。
2.2 從制度與人員層面提升管理
首先,在制度上,雖然我國在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制度管理工作處于起步發展階段,但是我們必須重視每一個可能影響實驗室安全的問題,從制度上去保障實驗室的安全,并且,制定好完善的規章制度,也有利于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管理,使得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管理有章可循,有度可依。這樣,就會讓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管理步入制度化、規范化管理的時代。
另一方面,在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管理工作人員方面,也要下足功課,首先得讓這些人員擁有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意識,讓他們充分重視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做到這樣,才能使得這些工作人員能夠主動積極地去發現環境監測實驗室出現的問題,才能積極地去想方設法解決這些問題,把安全隱患問題扼殺在搖籃中。相信這樣的環境監測實驗室會呈現出安全狀態,給環境監測實驗室的使用者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2.3 環境污染問題的技術處理
對于環境監測實驗室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們應當有足夠的重視力度。畢竟這些污染問題,不僅僅是污染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工作環境,使得工作人員不能舒心工作;在另一方面,這些污染問題,還有可能將污染擴散到其他檢測樣本上,使得環境問題的檢測結果不明確和不標準,這會給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帶來無比大的麻煩,這會導致人力、財力、物力的嚴重浪費。所以如何處理這些污染問題成為當務之急,據研究表明,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技術手段去處理這些問題,不僅僅是通過燃燒法或者掩埋法,亦可以通過化學辦法等等方法去處理這些環境監測實驗室出現的污染問題。
2.4 規范安全應急預案制度,加強應急演練
眾所周知,環境監測實驗室進行的是對環境問題的監測,通過對樣本的檢測去發現環境中存在的問題,畢竟,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是百分之百的安全可靠,有時候,會由于人為操作不當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實驗事故意外的出現,這樣就需要安全應急預案去解決這些突發狀況,因此,規范安全應急預案制度也是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之一,并且,空有應急預案也是不夠的,應急預案能否發揮作用不能靠緊急情況去驗證,要通過應急演練加以驗證和完善應急預案,因此,加強應急演練也必須提上環境監測實驗室加強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對策之一。
3 結束語
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問題并不是非常樂觀,其出現的種種問題,不僅僅需要時間來解決,更加需要的是實踐的經驗去解決應對。因此,面對這些問題,不可操之過急,筆者必須承認,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問題的解決和應對上,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韓靜.水利質檢機構水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計量[J].水利技術監督,2010(5).
[2]張華英,王堅強,常光遠.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與管理淺探,能源與環境[J].科技資訊,2011(33).
[3]卡林,田甜.環境監測實驗室環境污染和防治措施[J].北方環境,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