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廣泛的應用,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工藝對整個建筑的質量有重要的影響,所以要嚴格控制機混凝土施工工藝。在混凝土施工中,主要是在澆筑工序上比較重要,澆筑的質量對于建筑結構的穩定性有重要的影響。文章對于混凝土的澆筑工藝進行了探析,為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建筑施工;混凝土澆筑;探討
混凝土作為建筑的主要構成物,在建筑工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澆筑工藝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澆筑的過厚或者過薄,都有可能產生裂縫,嚴重的影響到整個工程結構的穩定性。所以對于混凝土澆筑工藝要嚴格把關,從混凝土的原材料質量控制,到澆筑的過程中都要嚴格控制,確保澆筑的質量符合標準,按照施工規范執行。
1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 進場原料的檢查
混凝土的質量取決于原料的質量,只有從源頭上把關,才能夠為后續工程提供堅實的基礎,所以要對混凝土原料進行質量控制。組成混凝土的原料主要有水泥、砂子、鋼筋以及石子等,對這些原料的生產廠家、批號、包裝的質量等等都要嚴格控制,選擇符合施工標準的原料。在做施工圖紙的時候,應該將施工中所要用到的材料規格、型號以及數量等標識清楚,這樣在采購的時候就可以有參照的依據。在原料進場之前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檢查工作,對于原料中應該具有的相關質量指標都要全面的核實,經確準合格后才準許進場。對于檢查不合格的原料,一律不得進場。與此同時,還應該做好記錄工作,建立表單,嚴格控制原料質量。只有從源頭上控制住質量,才能夠為后續工作提供基礎的質量保障。
1.2 混凝土攪拌
在混凝土攪拌之前,應該嚴格掌控混凝土中各種原料的配合比,合理控制各種原料所占的比例。在配比的過程中,對于各個原料的性能都要了解清楚,然后根據其性能和所應用的部位進行不同的調配,以保證混凝土性能的發揮。如果是在雨天進行的話,還應該充分的考慮含水率的變化,加大對含水率的檢測力度,確保其符合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對于混凝土中外加劑的填入,要謹慎行事,嚴格控制誤差。這些工作都是在混凝土攪拌前的準備工作,只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夠為攪拌的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攪拌的過程中,應該保持均勻,注意時間的掌控。
1.3 輸送混凝土
混凝土的輸送是確保工程能夠順利不間斷施工的保證,只有保證混凝土的輸送質量和效率,才能夠為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基礎保障。在施工現場,應該配備至少拖泵和移動泵。混凝土拌合地的選擇應該盡量的靠近澆筑地,降低輸送途中對混凝土的質量產生影響。在混凝土輸送的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產生離析現象,保持其流動性。在安裝泵管時,應該對泵管的清潔度進行檢查,尤其是在泵管的轉彎處更要認真,檢查是否有混凝土的殘留,如果有,一定要清除干凈,防止在泵送的過程中發生堵塞。檢查管道的接口是否密實,防止在泵送的過程中發生漏漿和跑漿等現象。在泵送的過程中,要有專人看管,防止在輸送中有大塊的石頭堵塞管道。在泵送之前,對于泵送過程中易損耗的零部件要多準備一些,為泵送時出現故障可以及時更換,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如果在泵送時,需要停止運轉,要采用倒泵的方式,以保持混凝土的輸送不會產生故障。如果因為機器發生故障,要及時啟動備用機器,保證混凝土的供應。
2 關于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工藝探討
2.1 全面分層的混凝土澆筑工藝探討
所謂全面分層的混凝土澆筑,就是將整個結構內部全面封層進行混凝土澆筑。即待第一層的混凝土澆筑完畢之后,并在樁凝之前再回來進行第二層混凝土澆筑,如此這樣逐層澆筑,直到澆筑完畢。采用這一施工工藝時,結構的平面不能太大,澆筑時應從短邊開始,順著長邊方向澆筑,若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從兩端向中間或從中間向兩端同時澆筑。
2.2 分段分層的混凝土澆筑工藝探討
若采用全面分層的混凝土澆筑工藝,由于澆筑強度較大,而澆筑現場的混凝土運輸機、攪拌機難以滿足交租的需要,則可采用分段分層的混凝土澆筑工藝。采用這一施工工藝時,應從結構底部澆筑混凝土,澆筑一定距離之后再進行第二層的混凝土澆筑,如此這樣依次向前逐層澆筑。通常這一施工工藝適用于厚度不大而長度或面積較大的結構混凝土澆筑。
2.3 余面分層的混凝土澆筑工藝探討
余面分層的混凝土澆筑工藝通常適用于結構長度大于厚度三倍的情況下進行澆筑,且澆筑混凝土一次到頂,因為混凝土自然地形成斜面,斜面的坡度為一比三,且在澆筑時振搗混凝土。因而應從澆筑層下端進行澆筑,逐漸上移,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而大體積的混凝土結構截面較大,容易造成混凝土結構裂縫。而造成結構裂縫的主要原因就是降溫和收縮,包含水化熱導致的當量溫差和收縮在內的任意降溫差都能分解成均勻和不均勻降溫差兩類。貫穿性裂縫的原因就是均勻降溫差產生的外約束力而導致的,而非均勻的降溫差引起的自約束力導致出現表面裂縫。因而只有同時將這兩類降溫差控制好,才能降低和預防裂縫的出現。基于此,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應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盡可能的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也就是抗拉強度大、線膨脹系數小。因而應選用低熱硅鹽酸的水泥,并摻入粉煤灰外加減水劑,緩凝、引氣、早強等添加劑,盡可能地減少水泥用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通常選用大粒徑的且級配良好的石子和中粗砂,若氣溫較高,則應在石塊場、砂場以及運輸設備上安置簡易遮陽裝置或者覆蓋草包等隔熱材料,并采用低溫水拌制混凝土。在擴大混凝土澆筑面與散熱面時,應降低澆筑速度減少澆筑厚度,若切實需要還應在混凝土內部預埋冷卻水管,用循環水降低混凝土的溫度,并在混凝土澆筑完畢之后,及時將污水排出。
2.4 振搗要求
混凝土從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能超過兩米,若澆筑高度超過三米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比如用溜管或串通的方式,在澆筑混凝土時分段分層持續振搗,而澆筑高度主要取決于結構特點和鋼筋的疏密程度。通常是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一點二五倍,但最大不得超過五十公分。若采用插入式的振搗器,則應快插慢拔,并均勻排列插點,逐點移動順序振搗,不僅不能遺漏,還應均勻振實,移動間距小于等于振搗作用半徑的一點五倍。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五公分,表面振動器的移動間距,以確保振動器的平板已經將振實部分覆蓋完整。也就是說,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與質量標準相一致;在混凝土入倉過程中,應避免對混凝土的粘聚性造成破壞,均勻地完成混凝土入倉過程,煤層厚度約20-30公分;振動棒應快速進入到混凝土的內部,然后緩緩提出,以確保混凝土中的氣泡均勻返出,而混凝土表面則不會產生氣泡。
3 結束語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澆筑對于工程的質量有重要的影響,所以要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確保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料的質量,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澆筑,確保混凝土的澆筑質量,為建筑工程的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寰.對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澆筑技術探討[J].價值工程,2011(3).
[2]陳勇.混凝土澆筑技術措施[J].大眾科技,2011(8).
[3]鄧小錢.建筑施工中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9(3).
[4]周安明,陳斌.對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