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很多的高層建筑體都依舊使用外墻面磚,不過在建設的時候因為一些干擾要素的存在,所以使得其經常性的發生脫落問題,嚴重的干擾到建筑體的品質,同時還使得其外在不是很好看。文章就這個問題展開了深入的分析。
關鍵詞:高層建筑;墻面脫落;處理措施
由于經濟高速前進,此時很多的建筑體的外墻在裝飾的時候使用的物質也變多了。很多都是使用面磚。但是在建設的時候,因為沒有做好基層相關的活動,同時它的鋪貼的措施也不是很合理,此時就會導致其發生脫落問題,有時候還會和基層一起掉下來。為了避免這種不利現象的發生,在建設的時候要使用合理的基層設置措施,同時還要關注鋪貼的具體策略,此時才可以真正的確保其品質優秀,防止下落問題出現。
1 外墻面磚的施工工藝為:基層處理一刷界面劑一基層抹灰一彈線排磚一浸磚一粘貼一勾縫一清理一檢查一修補。
1.1 基層處理
結構施工時,外墻的垂直度、平整度應達到標準要求,將凸出墻面的基底鑿平。凹處用l:3水泥砂漿補平。當厚度或垂直度偏差超過30mm時,需采取釘鋼絲網等技術補救;抹灰前將基層表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清除干凈;對光滑的混凝土墻面,應鑿毛后用鋼絲刷滿刷一遍,再澆水濕潤或采用界面劑處理表面,使之提高混凝土表面粘結強度;外墻角縱向掛2mm鋼絲垂線,作上下砂漿灰餅,橫向水平線根據窗1:3拉通長線控制。灰餅間距約為1500mm。
1.2 刷界面劑
將界面劑以1:4水灰比調成厚糊狀充分攪拌均勻,放置5-10min,界面劑變稠,再稍加點水調勻,然后用泥板涂抹在基層面上,待5-10min后涂抹水泥砂漿找平面層。調制好的界面劑應在5-6h內用完。
1.3 基層抹灰
界面劑涂抹10-20min后,按要求分層分遍抹底層砂漿,底層第一遍砂漿厚度以5mm為宜,抹后用木抹搓平。隔天澆水養護,待第一遍六至七分干時,即可抹第二遍,厚度約為7~10mm。隨即用刮杠刮平,木抹搓毛,隔天澆水養護。
1.4 彈線排磚
在基層抹灰面上,先彈出垂直、水平控制線,再根據面磚的規格尺寸、排列圖案,彈出面磚控制線。
排磚要求:根據面磚排列圖要求,水平、垂直縫寬分別控制在5~9mm和3~5mm。水平縫、窗臺面一般在同一水平線上。墻面陰陽角處第一塊磚必須為整磚,如排磚不巧時,面磚容允切割放在窗洞口兩邊,但切割后的面磚長度要求不小于45mm窗洞口兩邊不嚴格要求對稱。試排磚成功后,在基層抹灰上彈出每塊磚縱橫分格線,保證墻面磚粘帖后夾縫橫平垂直。
安裝塑鋼窗、留置滴水線。面磚試排完成后,根據彈線,安裝外墻塑鋼窗。窗四周必須用水泥砂漿嵌實,并在窗口下做一個小圓角。突出墻面的窗臺,不要留置朝天縫,底面面磚要在外端向內一磚寬處留置滴水線。
1.5 浸磚
要保證吸水性合乎相關的規定,在用之前要積極的處理,一般是在前一天浸泡超過兩個小時,當晾干之后才能用。
1.6 粘貼
粘貼面磚時砂漿應飽滿,并應一次成活,不宜多敲、移動,尤其砂漿收水后不能再糾偏移動。粘貼面磚的砂漿宜采用1:2:2的混合砂漿厚度7-10mm。粘貼時,先將面磚背面滿批砂漿,根據面磚控制線貼到墻面,用小鏟把輕輕敲擊,使之與基層粘貼牢固,并用靠尺將面磚在垂直及水平方向隨時找平找方。
1.7 勾縫
用1:1水泥砂漿進行面磚勻縫,分兩次進行,第一遍勾縫的厚度為7mm,第二遍要按設計要求的色彩,配置彩色水泥砂漿色成凹縫,凹進面磚深度約為3mm。
1.8 清理
面磚勾縫后,用廢舊毛巾或棉紗將面磚表面擦洗干凈。
1.9 檢查、修補
面磚鋪貼好并待砂漿收干后,在降、拆腳手架之前,應對面磚逐塊進行敲擊檢查,如發現起殼,應及時進行處理,不留隱患。
2 關于易于出現的一些品質不良現象和具體的應對方法的分析
在建設的時候,其常會發生一些不利現象,比如空鼓或者是掉落等等的一些不良現象。
2.1 關于具體的緣由探索
2.1.1 由于基層等使用的材料不合理。使用的材料的品質較差。像是它的孔隙率太大,此時就會進入一些水分,不具有優秀的防滲水平,不能夠抗凍。此時就會導致它的強度變弱,規模變大,無法應對風化現象,此時就干擾到它的持久性特征。
2.1.2 因為磚自身的重量非常大,此時底灰和基層間就會產生非常高的剪應力,而且粘貼層和灰土間也有一定的力存在。假如基層的表層存在非常大的偏差問題,或者是沒有掌控好建設方法,此時導致粘結力太弱,進而就容易發生空鼓現象,有時候還會掉落。
2.1.3 建設時期導致的問題。在開展建設工作的時候,全新的一些墻體或者是基層之中的水太多,就即刻的進行涂飾活動,當其變干之后,就會發生收縮問題,或是因為基層中的抹灰不合理,進而就存在了收縮現象,材料存在空鼓現象,縫隙沒有做好填充活動,建設時期存在孔洞等等,都會導致下落問題出現。
2.1.4 未掌控好砂漿的配比,水泥的品質太差。關于配比的計量不合理,沒有控制好稠度,砂中的泥土太多,在相關的建設區域之中,使用不一樣的配比,此時就導致干縮率不一樣,進而發生了縫隙等等的一些問題。沒有按照正確的次序添加材料,拌合不合理。在使用人工措施來拌合的時候,不掌控好水灰比,不具有和易性特征。保水能力不高。材料的類型和設計不一樣,或是添加材料之后沒有相應的處理方法都會導致它的強度不高,不能夠和設計的保持一致,此時就會使得磚體出現縫隙,進而導致掉落問題。
2.1.5 容易受到氣溫的干擾。從表層到基層的氣溫不一樣,其遇熱遇冷時就會存在不一樣的反應,同時在所有的層中亦容易導致力出現,假如貼縫不飽滿,沒有認真的進行勾縫活動,當受到雨水的侵蝕之后,就會在上述的力和凍脹力的干擾下,使得面層面對一些不利現象。
2.2 應對方法
2.2.1 當選取材料的時候,最好是分析其持續性,要分析它的技術特征,要使用那些有著較好的彈性,同時還能夠應對縫隙的材料。
2.2.2 在開展外墻的建設工作的時候,要切實的結合相關的規定和設計內容進行。
2.2.3 當開展結構建設工作的時候,要保證外墻要切實的結合清水墻的規定來開展活動,進而保證飾面項目的品質優秀。在進行基層的抹灰工作之前的時候,要對其充分的澆水。確保其能夠獲取足夠的水。
2.2.4 在用面磚之前,要做好清理活動,而且在前一晚的時候要放到水中浸泡,當曬干之后才能夠用。主要是因為那些沒有浸泡處理的材料,它的表層存在灰土,砂漿不能夠有效的連接到一起。同時因為面磚具有非常好的吸水能力,能夠將其中的水盡快的吸收,此時就會干擾到粘結。
2.2.5 要保證砂漿是飽和的,如果用的太多的話,就會使得它不容易貼合到一起,要是反復的敲打,就容易導致漿液從中滲出,導致空鼓問題發生。
2.2.6 當開展粘貼工作的時候,盡量的一次做好,不應反復的挪動。同時也不能隨意的加入水或者是灰土等。
2.2.7 開展好勾縫活動。要想確保面磚的建設品質優秀,保證建筑體的外在能夠給人一種非常整潔的感覺,就要做好建設工作,要認真的把關,此時才可以保證鋪貼的品質優秀。要使用優秀的方法,才能夠避免其下落,進而獲取優秀的成就。
參考文獻
[1]沈春林.建筑防水工程師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GB50345-2004.屋面工程技術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