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木材的采運生產有它的特殊性。一是露天作業。木材采運是在露天、分散、大面積的條件下作業。浩瀚林海,莽莽森林。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隱性危險,隨時可能遭到毒蛇猛獸的襲擊。二是工具危險笨重。采運工作的工具整體上粗放落后,拖拉機、牛馬套子,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汽車、油鋸也存在安全因素。因有在露天、分散、大面積、大坡度、大密度中生產作業,用一定的機械和工具改變立木形態和木材位置移動作業,十分笨重和危險。因此,如何減少傷亡事故自然是木材采運作業中的首要任務。為了減少事故的發生,研究其致因共性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對幾個比較突出問題加以分析。
關鍵詞:木材;生產過程;安全隱患
1 違章作業問題
凡是事故基本都是由于違章作業造成的,按規程作業,極少發生事故。很多事故是在違章或精力不集中的情況下發生的。據統計,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的。因為人與機械不同,不可能一律按程序運作,產生隨意性的行為較多,不可能做到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發生錯誤的操作行為。從心理學觀點來看,雖然生產作業人員發生違章操作的心理因素是很復雜的,但可歸結為心理失調和非理智行為兩種。因此針對工人的非理智行為的心理進行教育,是實現遵章守紀、安全生產、不發生事故的一個重要問題。
人的情緒對整個機體功能有著不同的影響,平靜愉快的情緒能使機體保持良好的功能;煩躁消極的情緒會使這種功能遭到破壞,沮喪郁悶的心境會使人萎靡不振。情緒的消極作用會使人對自己的力量喪失信心,不知不覺的使視覺、聽覺及觸覺的反應減慢,動作不協調,精力不集中。在這種情況下從事機械操作和生產,難免會發生意外事故。這是一個重要的心理誘因。另外業務和安全教育問題,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采集作業人員在新的經營體制之下,不是由傳統的行業人員從事,而是實行委托經營。招聘大批的外來工、農民工、委托生產,就涉及到了業務不熟練、機械不熟悉、工具不會用、安全教育不到位、淡化安全意識的問題。這些年來出現的事故,很多都是出現在這批農民工的身上。因此抓安全生產要有科學的思想意識,要分析職工的心理狀態。用心理學的觀點掌握職工的思想變化。隨時做好安全工作教育。做到“二五”教育,堅持到位。特別是非傳統作業工人,新到位的農民工必須教育到位。同時必須組織作業人員熟悉山場環境,現場講解安全規定,熟悉山場情況、林中情況、枯死木情況、野生動物情況。防止因不知、不懂、不熟悉造成人為和突發的意外傷害。
2 超人體負荷作業問題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達到精疲力盡的時候,自然就會精力渙散,思想不集中,動作懶散,心理情緒不正常。勞動-疲勞-休息-勞動的過程,構成了人類勞動生活的正常循環。人勞動一定時間就會產生疲勞,疲勞同體力的能量物消耗過多和恢復不足有關。由于大腦皮質細胞的抑制,人會表現出精神不振,感覺遲頓,動作不協調、不準確。抑制如果擴散到整個大腦皮層,人則進入睡眠狀態,以便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人如果在疲勞中勞動,便會產生生產率和產品質量降低,嚴重時造成傷亡事故的發生。特別是采運工人生產生活條件極其艱苦,長年生活在深山之中,飲食條件、居住條件極其簡陋,通常是住大工棚,睡大通鋪,吃大伙食。人多噪雜,吃飯、休息會受到很多影響。如果睡眠不好,就會影響新一天的工作質量。據統計,汽車駕駛員有9%是由于睡眠不足,精力不集中造成的。有30%是由于過度疲勞或長途疲勞駕駛造成的,所以說超負荷的勞動是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
3 勞動條件和環境問題
就勞動條件來看,木材采運作業同院墻工廠、車間有較大的不同,受自然條件約束限制較多。一是氣象問題,木材生產過去是常年作業,現在基本上是冬秋季節作業,天氣條件很難掌握。溫度、濕度、氣壓、風、雨、雪、霧,對安全的影響都很大。雨天作業坡陡路滑,對鎖脖、打枝、拖運集材都有影響,很容易出事故。雨天的輕傷率比較高,基本是路滑坡陡摔傷引起的。雪天是安全隱患最大的天氣氣象,經常因為摔倒、拌倒,造成傷害。冬天寒冷,因為手腳不靈便,機器多故障,牲口不好調整,是事故的最大高發天氣。每年的冬季傷亡事故不斷,事故死亡率都超過3‰的比例。二是山形地勢。山形地勢陡峭,對集材會造成很大的危險性。山高坡陡,路滑車重。向下運行時沉重的木材推著車輛運行,特別是冬季因滑坡很容易造成車毀人亡的重大惡性事故。三是使用機械的振動,噪音及排氣,也是容易造成事故的誘因。笨重的拖拉機噪聲較大,生產作業人員互相較難溝通,聽不清,看不明白,天寒地凍,或天氣酷熱,很容易分散精力,造成事故。四是作業照明,陰天雨天,貪黑貪晚,林深遮日,燈光照明有限,影響視線,也容易誘發事故。這些環境條件與事故發生率,工作效率之間關系非常密切。
由于木材采運這種特殊勞動,條件和環境很難改善。因此如何改善勞動環境條件,研究人機環境關系,開展人機工程學的研究,是解決安全問題的迫切需要。目前解決這些問題就是人為的調整和控制。人為創造條件改善環境,我認為第一控制勞動條件。第二改善吃住休息的環境。第三高山險坡、地形地勢不好,產量較低的情況下,盡量采用小機械,多用牛馬套子拉。第四安全指揮到位。第五盡量改善現場作業條件,指揮車輛有小紅旗,解決噪音聽不清問題,天黑增加發電機等照明設備解決看不見的問題。第六作業現場中的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如下雨、下雪,指揮長應果斷的停止生產,保證安全。第七加強班前教育。
4 有關技術問題
業務和技術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木材的采運生產不懂業務和技術,不熟悉山場、林地、地形地勢,操作規程是最大的隱患。技術規程教育也是安全教育的必修課。在采運作業中,由于生產作業知識不足,技術不過硬,而造成的工傷死亡事故不在少數。如伐木方法不正確而形成的倒向錯誤,由于樹倒方向判斷不準,不打下茬,不躲開迎門樹,造成樹倒時向后滑動,形成“坐殿”,樹干劈裂等,造成傷亡事故的發生。由于鋼絲繩的破斷而造成的抽死人的事故發生。“站桿”下作業,下戴安全帽在枯枝樹(站桿)樹枝墜落,造成吊死鬼砸死人。此事雖小,但安全隱患非常大。這些事故的發生其原因是現場人員缺乏一定的生產技術知識,粗心大意,藝高膽大而引發的。不做安全教育,或安全教育不到位,是無形隱患。某林場有一位新來的農民工,場里沒組織教育,也沒安全提示,結果上山采伐第一天,站在安全距離不夠的范圍內看放樹,在樹倒時砸倒了倒樹前方的迎門樹,改變了樹倒方向,其人見狀大驚,慌張躲避,正好躲在了違章距離內,被當場砸死。這些血的教訓,是用生命換來的,因此加強生產技術知識的培訓,對于防范事故的發生是非常必要的。
5 加強安全生產的領導問題
一是建立機構,強化領導。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二是層層鑒定責任狀,落實到工組,落實到人頭。三是杜絕領導違章指揮。重大事故發生除了上述幾個方面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領導違章指揮,由于領導違章指揮,造成違章操作,違章設計,違章施工而引發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在安全生產問題上,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加強安全意識,建立健全安全防范責任制度,建立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增強責任心,使命感,強化“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切實把職工利益放在心上,提高業務水平,避免外行領導內行,說外行話,辦外行事,避免瞎指揮,從而保證事故發生率的降低。
參考文獻
[1]劉志學,辛文家,張建民.采運企業安全生產措施的探討[J].森林工程,1998(4):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