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自動化技術也隨之發展起來,很多領域都引入了機電設備的應用,通過機電設備的應用來減少人工,并且機電設備的應用已經成了生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機電設備的維修工作影響著企業生產的正常進行,所以企業對于機電設備的維修管理上要加以重視。文章將對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問題
隨著我國工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為了得到更好的經濟效益,在生產工作中引進了機電設備,并且大部分生產都是依賴機電設備的運行而進行的。機電設備的性能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對于企業來講機電設備的維修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機電設備的維修是非常復雜的,涉及的方面也比較廣泛,給維修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目前企業對機電設備的維修工作上不夠重視,所以造成維修手段上的欠缺。針對這一現象企業應該引入先進的管理與維修手段,提高機電設備的性能,延長其使用的期限,盡量避免頻繁的維修工作。
1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的現狀
目前企業機電設備在維修與管理上存在很多問題,首先企業對機電設備的檢修管理不按時,并且對機電設備的日常維護不重視。很多企業領導在對機電設備的檢修上不重視,不能對機電設備進行定期的檢修工作,沒有形成一種周期性的維護管理制度,認為只要機電設備沒有停止運行就不用總去檢修,使得很多機電設備出現故障時就是大故障,需要進行大修。這樣使得企業中的機電設備運行的性能不好,大大縮短了機電設備的使用周期,并且大大增加了維修的成本,嚴重時需要更換設備,增加了設備成本的投入。其次,很多企業對機電設備的防護分散,不夠周全,使得機械設備出現故障。例如煤礦企業機電設備的防護工作:由于礦井內的環境比較惡劣,不僅濕度高,而且井內有腐蝕性的氣體,機電設備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沒有得到完好的存放,使得機電設備出現腐蝕最后導致損壞。這是由于工作人員對機電設備的防護工作認識不夠所導致的,這樣的事情不僅在煤礦企業出現,在其它企業的機電設備的防護上也有所體現。最后,傳統的機電維修管理落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企業只注重對機電設備的不斷更新,而忽視了對機電設備維修管理進行改進,使得傳統的機電維修管理跟不上日益發展的機電設備。傳統的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只是重視機電設備在生產中的應用,沒有跟上市場的變化。傳統的機電設備管理只注重對生產技術的管理,而忽視了經濟效益的管理,而目前市場的管理體制注重的是技術管理與經濟效益管理相結合的體制,可見傳統模式的機電設備管理與現有的市場管理體制相悖。通常設備在安裝后就一直運行了,一生中體現著物質運動形態與價值運行形態的結合,兩種形態同時受到技術規律與價值規律的分配。所以在對機電設備進行維修管理時,要掌握好這兩種規律,才能使經濟效益與技術管理達到最佳的配合。
2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的具體措施
針對機電設備維修管理的現狀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維修與管理出現的弊端,首先要將管理的方式進行改進。在管理對象上要將設備的工作一生作為管理的對象,要從設備的規劃、設計、安裝、使用、維修、報廢等全過程進行管理工作。在對機電設備進行維修管理時,要對機電設備發生故障的原因、故障發生點以及故障發生后對企業生產工作的影響進行科學合理的研究分析,并將分析的結果詳細的記錄下來。為了更好的對機電設備進行維修、維護工作,應該建立一個維修體系,將機電設備的設計、生產、使用、維護四個階段的工作有機的聯系到一起,達到機電設備維修管理工作的全面。把每一次對機電設備的維修與維護工作的時間以及維護時出現的問題加以記載,一段時間后對記載的數據進行統計,然后根據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適當的維修、維護工作周期的更改以及維護方式的創新。另外要對企業中機電設備的薄弱環節進行具體的分析,然后為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或者是采取一些防護措施,延長機電設備的使用壽命以及提高機電設備的使用性能。在原有的機電設備管理水平上,對維修、維護的人員進行技術上的培訓工作,提高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保證機電設備在安裝、使用、保養維護上都能得到最規范的服務。建立日常的維護規范,包括對日常的檢查工作,維修與保養工作,人員輪流檢查的分配等進行規范處理。
其次,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機電設備維護管理制度。對機電設備的檢修工作做一個管理計劃,在進行檢修計劃的制作時,要對機電設備的各個構件進行研究,根據機電設備的使用說明書以及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統計,最后制定相應的檢修計劃。通過對檢修計劃中的各個設備的檔案記錄,分析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機電設備檢修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對機電設備的進行詳細的了解與分析,制定出每個月、每個季度以及每年的檢修策略,檢修策略不是一層不變的,要不斷地對檢修工作后的檔案記錄進行分析統計對其進行更改,不斷適應機電設備的運行。對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機電設備的檢修,可以進行計劃檢修與現場檢修兩種方式結合的檢修方式進行。計劃檢修是對機電設備正常運行的一種保障,是一種對機電設備故障的預測形式,企業要重視對計劃檢修工作的實施;現場檢修是通過維修人員在工作現場對機電設備的檢查,當機電設備出現故障后對機電設備進行檢查維修。現場檢修是一項被動的檢修工作,要將計劃檢修與現場檢修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發揮檢修工作的有效性。
要嚴格制定機電設備維修與更新的周期。對機電設備進行周期性的維修管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機電設備發生癱瘓而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對機電設備的選擇、入庫、安裝、使用等環節都要進行跟蹤式調查,一旦發現有問題的機電設備要禁止安裝,并把相應的責任落實到個人頭上,這樣可以督促相關人員對機電設備質量的把關;對新入廠的機電設備進行嚴格的安裝與調試,要使機電設備完全符合生產的需求。
最后,要適應機電設備的發展新形勢,將機電設備的維修管理進行改進,跟上機電設備發展的需要,跟上市場的需要。為了跟上機電設備的發展,要培養出維修技術過硬的工作人員。
3 結束語
企業的發展已經離不開機電設備的應用,所以保證機電設備運行的性能,是現在企業應該特別重視的問題,企業應不斷地完善機電設備的維修管理工作,使機電設備發揮最大的性能,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林棟.錢論煤礦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化工貿易,2012(12).
[2]李暉.淺談機電設備日常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21).
[3]趙虎.張曉鋼.強化維修管理提高經濟效益[J].山西機械,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