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供應人們休閑。在建筑城市園林綠化以及風景著名的地方時把綠化和建筑結合起來,使用建筑工藝來展現園林美景,讓修筑的建筑物和園林結合在一起。
關鍵詞:綠化工程;種植土;施工工序
1 施工前準備
1.1 在建筑城市園林綠化的時候一定要根據上級審核通過的圖紙進行建筑。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清楚圖紙的意向,做好施工準備。
1.2 在開始建筑前,設計機構要先向建筑機構開展技術交底事項,建筑人員首先要核實現場和圖紙是否一致。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要上報給設計機構進行更改。
1.3 按照設計的標準,選擇符合條件的栽植物種種類型號。
1.4 工程開工前應編制施工計劃書,計劃書
1.4.1 施工程序和進度計劃。
1.4.2 各工序的用工數量及總用工日。
1.4.3 工程所需材料進度表。
1.4.4 機械與運輸車輛和工具的使用計劃。
1.4.5 施工技術和安全措施。
1.4.6 施工預算。
1.4.7 大型及重點綠化工程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
1.5 城市建設綜合工程中的綠化種植
2 種植材料和播種材料
2.1 選擇栽種的樹種必須有發達的根系,成長健壯,沒有病害,種類和成長外觀適應設計標準。成長健壯,樹枝茂盛,種類優秀,就近選取樹苗的原則。
2.2 在挖掘要移動的樹苗時,對包裹樹苗的土要按照一定的規范:包裹的土球直徑應該是胸徑的八到十倍。然后使用草繩包裹好土球,防止土球松散。
2.3 栽植觀葉性質的樹苗,樹葉一定要鮮艷明亮,樹葉茂盛。
2.4 鋪設栽植草坪,要選用種類型號一樣的草塊和草卷,草塊平直,含有雜草的在百分之五以下。鋪設草卷的土厚度在一到三厘米,鋪設草塊的土最好在三到五厘米。
2.5 選擇栽種的地被性質的花草,要求標示出此類種植物的名稱、品系、生產地區、生產廠家、采收時間、重量、純度、發芽率、必須無病無害。從外地購買的草種或者花種一定要有檢疫證明。要達到百分之九十的發芽率才可以種植。
3 種植前土壤處理
3.1 種植或播種前應對該地區的土壤理化性質進行化驗分析,采取相應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3.2 園林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最低種植土層厚度應符合相關規定。
3.3 種植地的土壤含有建筑廢土及其他有害成分,以及強酸性土、強堿土、鹽土、鹽堿土、重粘土、沙土等,均應根據設計規定,采用客土或采取改良土壤的技術措施。
4 種植穴、槽的挖掘
4.1 土地中可能會埋設了管道管線等不會顯露出來的物體,在挖掘種植坑前,首先要向相關機構了解情況。
4.2 要按照相應的準則規范設定要挖掘的坑、槽。
4.3 在土質比較干燥的地域,在種植樹苗之前,首先要想坑、槽內灌水,濕潤其土質。
4.4 挖掘完坑、槽之后,要在坑、槽內撒入有機肥料,要用土把肥料蓋上,不能讓種植樹苗的根系接觸到。
5 苗木種植前的修剪
5.1 在栽植樹苗之前,首先要檢查樹苗的根系,對容易劈裂、生蟲、太長的根系進行修剪,同時也要修正一下樹冠,保持樹冠和根系平衡。
5.2 在修整喬木類的樹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5.2.1 對于有顯著主干的樹苗要保留主干,確保主形狀不變,修整樹枝,針對留存的主要側枝,要把發芽處以上的部位剪掉,差不多剪去側枝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長度。
5.2.2 針對沒有顯著主干的喬木苗,如果樹苗的樹枝直徑都在十厘米以上的,可以適當的進行修剪,保留樹苗的原貌;如果樹苗的樹枝直徑在五到十厘米的,可以選擇性的保留主干上長勢較好的側枝,保留樹苗原貌剪短樹枝長度。
5.2.3 針對常綠的生長比較茂盛樹冠是圓形的喬木適當的裁剪掉一些樹枝。對于樹葉大多生長在樹干上端的喬木可以不再進行修整。對于樹枝大多是輪生狀態的,可以對主干枝輪生的第二層以及第三層進行剪除。
5.2.4 喬木的樹葉是針形的,最好不要修整,主要剪掉一些枯枝、有蟲病的,太密的輪生以及下垂的樹枝。
5.2.5 用作行道樹的喬木,定干高度宜大于3m,第一分枝點以下枝條應全部剪除,分枝點以上枝條酌情疏剪或短截,并應保持樹冠原型。
5.2.6 珍貴樹種的樹冠宜作少量疏剪。
5.3 灌木修剪應符合下列規定
5.3.1 帶土球或濕潤地區帶宿土裸根苗木及上年花芽分化的開花灌木不宜作修剪,當有枯枝、病蟲枝時應予剪除。剪下來的枝條應及時處理掉。
5.3.2 枝條茂密的大灌木,可適量疏枝。
5.3.3 對嫁接灌木,應將接口以下砧木萌生枝條剪除。
5.3.4 分枝明顯、新枝著生花芽的小灌木,應順其樹勢適當強剪,促生新枝,更新老枝。
5.3.5 用作綠籬的喬灌木,可在種植后按設計要求整形修剪。苗圃培育成型的綠籬,種植后應加以整修。
5.4 苗木修剪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5.4.1 剪口應平滑,不得劈裂。
5.4.2 枝條短截時應留外芽,剪口應距留芽位置以上1cm。
5.4.3 修剪直徑2cm以上大枝及粗根時,截口必須削平并涂防腐劑或漆油漆將截口包裹住。
6 樹木種植
6.1 要按照栽植地域的氣候條件以及樹苗的特性,在最適合的時間進行栽植。
6.2 栽植的方法要按照以下標準進行
6.2.1 在栽植的時候,核實要栽植的樹苗種類、型號以及栽植的地點是不是和設計的方案一樣。
6.2.2 標準式栽植要前后左右對稱,栽植的橫向以及豎向的樹木要在一條直線上,兩顆臨近的樹苗無論在種類上還是外貌上都要差不多,保證栽植的樹苗是直立的,把樹苗好看的一面朝向人們最先看到的位置,不能栽植的太密,影響樹苗生長。
6.2.3 栽植灌木或者喬木樹苗的時候,每豎排之間的距離要一樣的。樹苗生長茂盛的部位朝向人們容易看到的方向,栽植在一起的樹苗的外貌選擇相仿的,在栽植要修整成綠籬的樹苗時,按區域栽植顏色深淺一樣的。
6.2.4 在栽植包裹著土球的樹苗時,土球上包裹著的包裝不容易腐爛的必須要拆掉。
6.2.5 對于珍貴的樹苗要對樹葉以及樹干進行保濕措施,在根系上噴灑促生長的肥料。
6.3 對于栽植的坑或者槽排水不好的,可以在坑底部鋪設滲水管或者盲溝、或者在坑底鋪設十到十五厘米的砂礫,保證排水良好。
6.4 栽植好樹苗后,對其澆水、撐持要按照以下標準進行
6.4.1 栽植后要在稍微比種植坑范圍大一點的附近,修筑一條土堰,高度在十到十五厘米,要確保其建筑質量不能滲水。在斜坡的地方可以選擇魚鱗坑樣式進行栽植。
6.4.2 新栽植的樹苗,在當天進行第一次澆水,必須澆透,之后再澆水可以按照栽植地域內的環境進行。在我國北方栽植樹苗后要進行三次以上的澆水。
6.4.3 土質屬于粘性的,適當的進行澆水,對于根系不茂盛的要多澆水;對于根系屬于肉質的,要少澆水。
6.4.4 干旱地區或遇干旱天氣時,應增加澆水次數。干熱風季節,應對新發芽放葉的樹冠噴霧,宜在上午10時前和下午15時后進行。
6.4.5 澆水時應防止因水流過急沖刷裸露根系或沖毀圍堰,造成跑漏水。澆水后出現土壤沉陷,致使樹木傾斜時,應及時扶正、培土。
6.4.6 澆水滲下后,應及時用圍堰土封樹穴。再筑堰時,不得損傷根系。
7 結束語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不再僅僅的只是需要綠化美化環境,而是追求居住環境向著自然生態發展。所以要把人和自然的關系融合協調好,把人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改革創新種植園林的設計,追求更精美、更新鮮的園林設計,創造一個美麗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園林出版社,1994.
[2]丁苛.中國園林[M].北京: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