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經濟高速前進,此時國家對于市政道路的投資不斷的增加。由于瀝青材料的道路有著非常多的優點,比如通行穩定,不會存在非常多的噪聲,建設時間不長,便于維護等,因此在建設的時候都是用這種路面。不過很多項目完工之后,經由試用之后就會發生不利現象,比如水損害等問題,它們的存在是當前道路普遍會出現的問題,同時還是高速路常會發生的不利現象。所以文章重點的論述了問題的成因以及具體的應對方法等。
關鍵詞: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水損害:作用機理
1 引言
目前的道路大部分都使用瀝青材料,主要是因為它有著非常多的優勢特征,被大范圍的應用到目前的建設工作之中。然而其會出現一些不利現象,比如水損害以及麻面等等的一些不利現象,此時基層就會受到影響,進而出現了龜裂等問題。路基發生的形變問題會導致其出現下沉以及裂縫等問題,進而導致龜裂問題出現,此類問題干擾到道路的使用時間。要積極地分析形成要素以及具體的應對方法。
2 水損害的種類和形成原理
2.1 松散類
關鍵是在說道路中的瀝青面層在水的壓力之下,材料失去了粘結性進而變軟,此時瀝青從材料中掉落,使得麻面等問題發生。顆粒不斷的掉下進而就出現了非常多的孔隙等,所以這類問題關鍵是說路面的松散和孔洞等問題。
2.2 裂縫類
它的生成原理是,基層上方的和縫隙材料下方的水摻雜到一起,同時由于車輛的通行等導致了非常惡劣的問題。此時就在基層的上方出現了灰漿物質,假如其從縫隙中被擠出的話,就會發生我們常見的唧漿問題了。
假如材料持續的散失的話,面層也容易伴隨下方的脫空而出現下沉等問題。
2.3 變形類
道路在車輛的通行的力的干擾下,存在于面層中的水分會使得瀝青膜掉下,材料的強度變弱,導致其出現松散問題,車輪作用不但導致變形,還會使得剪力增加。
3 導致水損的具體緣由
3.1 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能
瀝青和集料的自身性質影響了它們之間的粘附性能。比如,礦料和瀝青所構成的化學成分,臨界表面張力值,礦料的孔隙率和瀝青表面的粘度,集料的含水量、含沙量和含泥量等都會影響到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能。根據以往經驗和研究表明,當粘附性小于四級時,就容易使得瀝青膜脫落,從而造成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水損害。
3.2 瀝青路面結構層內部排水
在開展建設工作的時候,工作者非常的關注路基以及界面處的排水活動,為此也使用了很多的應對方法。不過工作者不關注結構層之中的排水活動。我們國家的道路一般都是使用半剛性的材料,就是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所以其在設計的時候不關注內部排水活動,一般都設置漿砌擋墻之類的構造,它們的存在嚴重的干擾了路面構造中水的釋放。
3.3 評價瀝青路面水損害指標不合理
評價瀝青路面水損害指標不合理,主要是通過水煮法試驗評價集料與瀝青之間的粘附性的方法不科學,主要是因為集料與瀝青的粘附性等級與路面水損害之間的關系未建立,因此用水煮法的試驗結果受較大主觀因素的影響。因為部分細集料為砂,它跟瀝青的粘附性比較差,但卻沒有得到評價。有些時候水很難進入,因而缺乏足夠的水,瀝青混合科的實際耐久性通常檢驗不出來。
3.4 別的要素
路面縫隙,建設時間太久,出現了老化問題等,都會使得水損現象出現。道路的擁堵以及超載現象的存在,都使得損害現象加劇。天氣的變動以及氣溫的變動等都使得凍融現象加劇。
4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水損害的防治措施
瀝青路面水損害主要是水的原因,上文通過對瀝青路面水損害的種類和損害機理及原因分析,發現水損害不僅與瀝青混凝土的孔隙率大小及瀝青與集料的粘附力有關,還與交通量的大小和超載量有關,所以對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水損害的防治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4.1 設計完善的道路防水及排水系統
一般情況下,降水和匯聚列中央分隔帶或路肩上的雨水,會滲入到路肩和分隔帶的部分土體中,慢慢的逐漸深入到路基的內部,從而使車輛的行車路面的穩定性受到影響。而路表水和已經在路面結構內部的水分都需要經過路肩和中央分隔帶排出。所以要加強對路肩和路面中央分隔帶的防水及排水設計,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市政道路瀝青路面遭到水侵入而產生破壞,通過下封層的設置可以有效的阻止水分向基層或其他層面的滲透。
4.2 加強對瀝青路面空隙率的控制
為了減少和防止水分進入路面內部,可以通過控制瀝青路面的空隙率。根據以往的研究顯示,當瀝青路面的空隙率在7~14%之間時,是發生水損害的最危險空隙率,因為水很容易滲入瀝青混合料的內部,而且在路面行車的壓力反復作用下產生較大毛細壓力而形成動力水。相比之下,當空隙率控制在4~5%范圍內時,透水的發生可能性就比較小,基本上形成不了水損害。而當空隙率大于12%時.當排水結構層設置合理時,內部的水很容易流走。因此要提高對空隙率的認識,加強對瀝青路面空隙率的控制。
4.3 提升粘附能力
提升材料的粘附能力可以有效的應對不利現象。關鍵的措施是在材料中添加一些物質,比如石灰等,此舉能夠提升粘附性。由于科技高速的前進,化學工藝的發展,很多活性材料的使用等,都使得抗剝落的材料出現,它能夠顯著的提升抗水損的性能。
4.4 切實的提升建設的品質
此類道路在建設之前的時候,使用的原料要切實的結合相關的規定來開展,特別要避免集料污染問題的發生,在建設的時候要掌控好拌合的均勻性特征,對于其氣溫等有深入的了解。建設時要使用優秀的碾壓裝置,進而經由提升碾壓的次數等來提升壓實性,降低孔隙現象。
4.5 積極地掌控超載問題
道路是城市非常關鍵基建項目,其不但能夠體現通行的效益,同時還是一個區域的市貌的展示,相關機構要切實的結合有關的規定來開展管控活動,而且要禁止超載車進入到其中,要設置關卡來避免超載現象。
5 結束語
此類道路的水損害問題不但和材料以及設計等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同時還和道路的建設品質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對于水損問題的應對要從建設時期就認真的關注,進而保證路面的品質。其應對活動是一個全方位的活動,如果想從一個層次中處理問題是不可能的。所以要積極的研究應對方法,進而才能夠增加道路的使用時間。
參考文獻
[1]鄭丹生.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平整度控制[J].科技創新導報,2010.(03):2l-22.
[2]申屠建強,胡飛華.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平整度的施工質量控制[J].企業導報,2010,(0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