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墻體改革中有一種新型的結構,鋼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墻結構。把它用到多層或者是一些高層的建筑中,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不但能夠降低建筑的自身重力,同時還能夠對其剛度等進行調節,降低地震力的影響,進而具有節約土地以及節約能源的功效。為了獲取優秀的構造,不但要確保其合乎運算規定,除此之外,還要切實的結合設定的構造規定來開展。對于雙肢剪力墻結構的抗震設計,要著重的維護墻肢不會出現傾斜現象,而這個要素的獲取主要是靠著提升連梁等的變形力。墻肢底部的屈服應在連梁屈服之后,同時連梁的屈服也不是同步一次性的,上述事項的獲取都能夠經由在各層連梁根部和墻肢底部采取一定的延性構造措施來保證。
關鍵詞:剪力墻;構造措施;抗側剛度
1 引言
現在,國外的很多區域都已經不用粘土磚了,他們使用全新的物質。針對那些承重墻來講,可以使用的材料非常多,比如改良磚、砌塊、墻板、復合墻體等四類。針對那些受力的墻體來講,一般是將混凝土和保溫的物質放到一起。較成熟的承重墻板有泡沫塑料與混凝土的復合板、陶粒混凝土復合外墻板等。最近時間中,非常受歡迎的是工廠澆筑復合墻。這種做法起源于澳大利亞、臺灣,其有著非常高的強度特征,其總體的功效很好,而且便于裝飾,在很多項目中都獲取了優秀的成就。
2 我國的住宅構造系統
2.1 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
全部的剪力墻都使用了大模板的形式,使用的混凝土是清水模式的,這樣的話當拆模之后就不用再對其進行抹灰處理了。然而在過去的時候,不僅要砌筑,而且要對其抹灰之類的非常繁瑣,而且勞動量很大,使用這種措施之后,很顯著地提升了建設的速率。其外墻使用保溫工藝,比內在的要好很多,同時還能夠顯著地擴張建筑的規模。能夠設計成非常寬的開間的體系,對于應對地震來講,其益處非常多。
2.2 “外砌內澆”剪力墻結構體系
對于外墻使用的是砌體的模式,而對于內在的使用的是混凝土,它的成本不是很高。外墻可用加氣塊、混凝上空心小型砌塊或粘土多孔磚和其他土磚。不過其兩側都應該認真地抹灰處理,還是無法徹底的和過去的那種不是很先進的工藝相分離,非常的繁瑣,而且耗費體力。
2.3 “外掛內澆”剪力墻結構體系
內墻均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大模板施工工藝,外墻采用預制夾芯保溫板,其規定兩方都應該是光面的形式,無需抹灰處理。它的優勢是不需要像是過去的那種方式一樣進行繁瑣的勞動,此時非常的精簡合理。不過其關注的是外墻和構造之間的連接技術,此時就導致其發展擴大面對很多的不利現象。
2.4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框架輕板”是多層住宅的一種體系,其外墻及內隔墻均采用預制輕型墻板。它的優勢特征是它的隔斷等的設計非常的靈巧,不需要像是過去一樣進行繁瑣的勞動,而且其工藝也很先進。不過由于各個區域的經濟情況等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應該認真地分析所在區域的具體狀態。
2.5 鋼結構體系
其在最近的幾年中開始興起,它的需鋼量并不是非常多,而且布局合理,能夠有效地應對地震。不過它的成本非常高,而且工藝也很繁瑣,估計在幾年之中不會獲取顯著地成就。
3 關于空心剪力墻的結構方法
3.1 材料
為了保證結構在受到地震力的干擾的時候,能夠具有優秀的受力性特征,最好不要將其設置的太矮了、剪力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5。
3.2 關于其尺寸
它的尺寸關鍵是靠著它的穩定性以及受力性和建設特征等來明確的。假如它的厚度非常小的話,對于穩定性來講非常不利,同時也會阻礙到建設活動的開展。所以,它的尺寸要認真的分析。如果尺寸是一樣的話,空心剪力墻的強度甚至超過實心剪力墻,不過它的穩定性相對的要高一些。
3.3 關于門窗洞口的設置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如果門窗洞口設置的不合理的話,就必然會導致應力聚集問題,導致墻體受到干擾。假如其布局的合理,層次規章,可以獲取非常好的墻肢等,應力就會非常的合理。除此之外,因為連梁的高程會對其帶來一定的破壞力,所以將其高度降低,最好是使用低窗的形式,當主體開展好之后,再用物砌至建筑標高。
3.4 豎向孔洞
豎向孔洞對截面有削弱作用,固孔洞率不能過高,不宜超過30%。豎向孔洞的直徑應不大于墻厚的一半,其間距不宜小于150mm,空心剪力墻中的豎向采用具有一定剛度的一次脫模形成為使鋼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墻的截面尺寸變化不致過快,應將相鄰內模高低交錯布置,低于相鄰內模150mm。
3.5 圈梁
它的存在能偶避免縫隙現象。它和暗柱聯系到一起,提升了它的整體特征,能夠增加它的抗震特點。除此之外,因為有圈梁,提升了強度穩定性。
3.6 連梁
連梁是對剪力墻結構抗震性能影響較大的構件,為了使幫助支剪力墻形成強墻弱梁的效果,以提高延性,應使連梁早于空心剪力墻屈服。
3.7 保護層
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的取值,主要是按照耐久性和粘結錨固性能的要求而確定的。對于梁、板柱中受力主筋的保護層厚度,在一些國家的規范中均有按粘結錨固要求而使保護層厚度不小于鋼筋直徑的規定。因此,為保證鋼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在原則上也要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受力鋼筋直徑。
3.8 錨固長度
在混凝土結構構件中,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能共同工作的基本前提是,這兩種材料之間能可靠的錨固。試驗研究表明,鋼筋與混凝土中的粘結錨固作用有四個來源:(l)鋼筋與混凝土接觸面上的膠結力;(2)在已發生相對滑移區域仁的摩阻力。
4 關于其橫向和豎向的鋼筋設置
它的橫向和豎向的鋼筋設置有著以下的一些特征。第一,確保墻具有優秀的延性特點,在破壞之前的時候,有著非常顯著的位置的移動和一些前提性的反映,避免了不利現象的發生。第二,如果材料受到剪力而被影響的話,其還是有優秀的抗剪特征,墻體不會要塌陷。第三,降低溫度縫隙的出現幾率。第四,如果由于建設拆模或者是別的一些要素導致墻出現縫隙的話,可以防止其擴張。
4.1 關于鋼筋的設置規定
空心剪力墻中間有豎向孔洞,為了加強剪力墻出平面的側向受彎承載力及固定鋼筋和孔洞的位置,豎向和水平分布鋼筋至少應雙排布置。分布鋼筋之間的拉接鋼筋,必須設置在孔洞之間,間距不應大于500mm,直徑不應小于6mm,拉筋與外皮水平鋼筋鉤牢。
4.2 分布鋼筋的配置
剪力墻分布鋼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抗剪、抗彎、減少收縮裂縫等。相關資料顯示,如果布局的鋼筋太少的話,墻會因為豎向的鋼筋斷裂而受到影響,需要給出剪力墻分布鋼筋最小配筋率。
5 結束語
諸多研究表明,剪力墻的周期反復荷載作用下的塑性變形能力,與截面縱向鋼筋的配筋、端部邊緣構件的范圍、端部邊緣構件內縱向鋼筋及箍筋的配置,以及截面形狀、截面軸壓比大小等因素有關,而墻肢的軸壓比則是更重要的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王社良,曹照平.雙肢剪力墻結構彈塑性性能試驗研究[J].工程力學,1998(2).
[2]肖常安,羅林.異形柱與短肢剪力墻結構設計中的幾個問題[J].工業建筑,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