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建筑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建筑工程的質量,為保證建筑事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強化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和管理。文章對如何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現狀;措施
1 目前在建筑行業對于質量問題比較突出其表現及問題、特點
1.1 對于政府的監管來說,存在著管理不嚴格、越權或者有缺失等不足,法律意識不夠、主管部門執法不夠嚴格、對于建筑的管理及法律重視不夠。甚至存在一些違章建筑,對于國家的相關手續不全就開工;還存在一些現象比如工程項目的層層分包,對建筑公司的資質審核太過草率;還有就是一些建筑方面的設計圖紙沒經過審查盲目開工,造成一邊干活還一邊設計,一味的就是為了省錢和趕進度,所以這些問題就造成了許多的建筑房屋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質量和安全問題。
1.2 建筑項目在施工時存在的質量問題
施工的公司不是專業的公司、沒有建筑工程方面的經驗,盲目承攬一些自己能力達不到的項目,并且不分專業與否的轉包。
1.3 完工驗收時存在控制不嚴,有瀆職行為
我國現在執行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甲方和乙方為了省錢或躲避國家的監督,他們不找國家正式的有資質的的驗收單位,自己來檢查驗收,而這種想象就造成了甲方或乙方自己來驗收,沒有監督機制的存在,實際上驗收知識走走過場,沒有實際作用。
1.4 存在一些單位自身管理有問題,不重視對工程的質量檢查,沒有設置專門的質量檢查人員,或是雖有這些監督人員但是沒有實權,只是擺設,對有問題的工程沒有發言權或是否決權,一些對于質量監督的政策、規定只是擺擺樣子。
1.5 承攬工程好的單位的職工水平太低、沒有責任心、職工的不確定性太大、權責利的劃分不明確等等原因都影響著建筑房屋的質量及安全。
1.6 原材料是影響一切工程的主要原因。現在存在單位為了節省成本利用偷工減料、使用質量次的材料等等不合法的行為謀取不合法的利益。
2 在對施工質量的監管方面的多個問題
我們把好質量監督關對我們的建筑工程意義巨大。我們只要想把質量監督好,就必須把質量監督貫穿于整個工程當中,就必須在施工前、施工中及完工驗收中做好監督監管工作。
2.1 在干活前怎樣進行監督
也就是在干活之前一定要把設計這一關把好,而在這一時期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我們必須對相關的設計圖紙、現場勘查資料進行審核。其次是我們要對我們所雇用的設計單位和現場勘察單位的工作質量進行監督審查。主要要求我們對這些資料進行核實,目的是保證建筑項目不與國家的法律法規相沖突,保證我們的項目在開工前的工作到位、準確無誤及細化,是項目能順利實施。一旦存在和國家的要求不相一致的情況,造成了事故,我們可以對其進行經濟或法律的制約,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由責任方來承擔一切經濟或法律責任。
2.2 干活過程中的監管工作
在干活當中,土地的地基、建筑主體的質量會對建筑安全有重大影響,同樣它也是我們監督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說,在我們工程進行當中的監管就是以土地基礎和主體結構為基礎的開展工作的,這兩個方面是最重要的,我們必須要在工程的前、中、后進行重點監管,這些工作不僅僅需要人的監管,還必須要通過科學設備的檢查,必須要有最準確的數據來支持和依據,要是我們的監管做到人性化、科學化和可信性的特點。只有這樣的監督檢查工作,才能夠確保建筑房屋工程的施工質量,才能保證人民群眾的人生安全。
2.3 完工后的監管任務
我們承攬的工程完成后,對于質量的監管必須加強,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首先要確保建筑項目質量的監管,必須達到國家質量標準才能交付使用。一旦檢查出房屋建設有問題,就必須要提出來,一定要防止不合格的建筑產品出現。一旦讓這些不合格的建筑產品進入市場就會給國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損失,甚至會造成人員傷亡。其次,我們必須把建筑裝修、維保的質量監管任務做好。建筑房屋建完后對于室內外的裝修和設備的維保要把好關,一定要避免在此過程中出現問題,如果對此的監督不嚴還會對建筑主體和安全造成影響,就會影響整個建筑的安全及質量問題,就會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生命及財產損失。再就是,我們必須加強對質量的監督監控,一旦做到這些我們就會避免建筑物使用后的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出現。
3 建筑物的質量監管工作怎樣才能有效進行
3.1 我們一定要建立比較全面的法律體系保證,增強對質量的監管
沒有法律及法規加強質量管理就沒有依據。因此我們就必須把我們能夠做好質量監管的依據和保障做好,它同樣是我們這項工作的重要條件。
3.1.1 我們一定要建立比較全面的工程建設法律體系
它是我們對建筑工程行業進行宏觀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時它也有力的保障了該市場的有效運行。所以,我們必須呼吁國家盡快制定相關法律,要做到我們對建筑物質量監管的合法性,要做到我們的監管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比如說,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有關規定,建筑施工合同文本的規范,建筑施工當中存在的擔保制度等等,我們必須是我們的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有法律的辟護,從而使我們的建筑物質量得到切實的保障。
3.1.2 實行施工許可和使用許可制度
施工許可制度和使用許可制度對于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可以保障工程準備工作的充分性和必要性,避免工程盲目上馬,造成資源浪費;它可以保障工程質量合格才交付使用,避免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損失。德國、美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都在實施這兩種許可制度,“誰設計誰負責”“誰施工誰負責”已是國際慣例,是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微觀管理的重要保障。
3.2 集中管理投資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
現階段,一些建設單位并不具備工程項目管理的資格和能力,而且經過層層發包,建筑市場比較混亂,工程質量令人擔憂。因此,建筑工程開發的過程應設置專門的工程項目管理機構,從開始的可行性研究、設計委托到施工發包到竣工驗收,組織實施集中管理,保障項目順利有序進行,保障工程的質量。同時,國家投資的重大工程應堅持實行稽查特派員制度,要經常進行抽檢和巡查,強化政府的監督和管理。
3.3 強化監理單位的管理,加強社會監督和管理,提高整體素質
3.3.1 強化監理單位素質,提高工程質監人員的執法能力和執法行為。監理單位必須要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行使自己的職責,才能對工程負責,對國家和人民負責,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調整監理單位的人才結構,儲備高素質的綜合人才。二是提高工程質監人員的執法能力和執法行為。質監人員要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實行監管,確保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正確依法履行職責,保證高質量工程全面竣工。
3.3.2 加強社會的監督與管理。社會輿論的監督管理是有效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推進工程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培養市場主體的信用意識,提高他們的信用水平,保證建筑工程高質量地完成。
綜上所述,工程質量的有效監督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須要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社會監督,提高監理單位的整體素質,才能保證建筑工程高質量的竣工,才能讓國家和人民放心。
參考文獻
[1]唐奮強.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分析[J].科技信息,2009(5).
[2]朱同照.建筑工程質量有效監督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12).
[3]武海林.建筑工程質量有效監督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2).
[4]陳亮謀.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下旬刊),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