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州市廣播電視臺)
摘 要:通過對民生新聞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探討我國新聞事業的改革方式,適應時代需求,反映百姓實際狀況,推動我國新聞事業發展。
關鍵詞:民生新聞;現狀;新聞改革
民生新聞是建立在新鮮性和真實性的基礎之上,客觀報道群眾關注的切身利益問題或者社會熱點問題。通過對事件的陳述,記者經過分析和判斷,以及預測,結合媒體或者報道人的價值觀,對民生新聞方向進行指導。民生新聞的一個主要作用是做好政策與公眾的溝通,宣傳政策,滿足公眾知情需求,構建和諧社會,營造積極輿論氛圍。新聞改革的開展和深入,可以以民生新聞為基礎進行發展創新。
一、民生新聞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聞環境也不斷發生著變化,為了營造良好的新聞環境,樹立良好的新聞風氣,建立優化的新聞導向,迫切需要新聞業進行深度改革,以適應社會需求。關乎群眾民生大計的民生新聞應運而生,并且日益蓬勃發展起來,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進行改革。
1.新聞市井化、娛樂化過度,缺乏深度新聞
有些新聞人士為了追求民生新聞的大眾化,把視角放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或者是市井中的一些奇聞怪事,用這種具有娛樂性的事件,來吸引人們的關注,甚至把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事件大肆宣傳,這些新聞不能對人們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缺乏明確的輿論導向,往往只是就事論事,缺乏新聞的深度報道。
2.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使用新聞監督權
隨著社會文化結構的不斷變化,新聞改革的不斷深入,民生新聞的受關注度越來越大,基礎地位愈加凸顯。也因此,一些媒體新聞人,為了取悅觀眾和讀者,開始出現一些夸大事實、歪曲事實、捏造事實等新聞,這些新聞的出現,在某種程度,或者某種時段,能夠提高關注度,但是一旦事實浮出水面,影響非常惡劣,使得民生新聞趨于庸俗。在民生新聞中,一些“弱勢群體”的定位不準確,不能準確把握民生新聞的輿論監督尺度,行使監督權益。
3.欄目風格大同小異,缺乏創新
不管是電臺,電視臺還是報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類似的節目或欄目,這些節目或欄目有的具有地方特色,雖然借鑒但是有個性,可是又更多的節目或者欄目卻是簡單的模仿,脫離實際,造成嚴重的新聞同質化現象,這導致新聞趨于膚淺,嚴重影響了新聞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4.“民”間平衡把握不好
“民”不僅包括農民,也包括市民。在新聞中,不能掌握好農民和市民之間的平衡,“民”的生存、生計、生活等相關的事件,在報道中,本著以民為本的原則,擺正平民視角,客觀評價,引導輿論,建立和諧新聞環境。
二、新聞改革的趨勢分析
隨著傳媒技術的飛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不斷縮小,新聞在各國、各地區、各群體之間的溝通作用越來越重要,新聞改革亟待深入。
1.多元化的新聞傳播方式
隨著媒體技術的多樣性發展,要求新聞人能夠熟練使用各種現代媒體技術,具有準確的新聞嗅覺,及時的傳遞信息,報道出符合大眾需求的新聞。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以及在新聞事業中的應用,各種數字雜志、數字廣播、數字電視、數字報紙、手機新聞、博客、微信、移動電視等等,多種媒體形態的出現,對新聞多元化改革的要求愈演愈烈。
2.深化新聞輿論監督
輿論監督是民眾在法律的保護下,根據自己的意志對社會權力、公共政策進行評價與監控。新聞媒體通過公眾利益相關的事務報道,運用輿論的力量,引導正能量,幫助公眾維護合法權益。互聯網新聞的時效性更強,容量更大,覆蓋面積更廣,合理發展網絡媒體,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空間是目前我國新聞改革的重要趨勢。
3.法制監管新聞傳播
建立、健全新聞法,保護新聞人的合法權益,規范新聞人行為,依法進行新聞傳播工作。新聞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泛,政治、文化、民生,其真實性、時效性等特點,使得其在社會生活、行為規范等方面有著深刻的影響。目前,我國關于新聞的法制亟待確立,規范新聞人的行為的同時,保護新聞人的合法權益,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建設。雖然在1997年4月,新聞出版署就曾經提出要在2010年建立新聞出版法規體系,但是截至目前,我國仍然沒有頒布真正意義上的新聞法,這不利于營造新聞氛圍。
4.倡導人文關懷
一直以來,我國新聞在黨的指導下,始終堅持人民性與黨性的統一,倡導人文關懷,解放思想,重視民生新聞的基礎發展。未來的新聞發展中,真正貫徹“以人為本”,服務群眾,服務方針政策,真實反映民生,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事業。
只有正確的新聞,才能夠及時傳遞準確的信息,讓民眾了解國家經濟狀況,民主政治生活,以及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讓民眾積極獻策諫言,共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5.新聞傳播的國際化趨勢
隨著全球化新聞傳播的不斷凸顯,要求我們的新聞要快速調整內部結構,尋找合適的形態,借助現代媒介的先進技術,結合我國國情,實現我國新聞的全球化發展。全球化的發展需求,讓我國新聞人的一些劣勢顯露無疑,因此,首先我們要提升新聞人的綜合素質,包括語言能力、媒介技術、新聞敏感度等方面,以適應新聞改革帶來的沖力。新聞的對外傳播,堅持本土,加大開放,及時、準確、全面、客觀的報道國內外新聞。
綜上所述,民生新聞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推動我國的新聞改革。民生新聞的改革,創新,始終本著“以人為本”,貼近民眾生活,維護民眾合法利益。運用民生的視角對新聞事件進行關注,制作,引導和諧社會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的新聞環境,推動新聞改革的順利開展。傾聽百姓的聲音,關注民生的狀態,體察民情,開展民生新聞工作,提高品質,關注群眾,為民眾服務,結合政府立場,深思熟慮,客觀取材,選準視角,正確輿論導向,努力創新,對新聞改革的開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激烈的全球新聞傳播中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實現新聞事業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車英,閔端,曾芳.全球化語境下我國新聞改革的新十大趨勢[J].武漢大學學報,2011,5(64):129-137.
[2] 張芳.淺析電視民生新聞的創新化發展[J].山西政報,2012.9:89.
[3] 謝金華.從民生新聞到公共新聞[J].湖南社會科學,2011.6:217-219.
[4] 吳淑麗.電視“民生新聞”的價值取向之我見[J].青年文學家,2012.20:238.
[5] 胡琴.淺談民生新聞的社會意義[J].黃山日報,2011.11.7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