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8月24日上午,江蘇南京中央路小學一間教室坐進了11對雙胞胎,他們每個人的同桌,都和自己長得非常像。原來,這是中央路小學一年級新生到校接受“新生培訓”,孩子們可愛的模樣,萌翻了在場的大人們。
“估計南京從來沒有一所小學,同時來這么多雙胞胎的!”看到11對雙胞胎聚在一起的場面,一對雙胞胎的媽媽也嚇壞了。的確,就連老師們也沒想到今年有這么多雙胞胎新生。作為南京的小班化熱點校,今年中央路小學一年級招了180名新生,分成6個班。因為一共有11對雙胞胎,所以每個班都分到了雙胞胎學生。最多的一個班,分到兩對。
媽媽申請把調皮哥倆分開
教室里,穿同樣粉色T恤的黃易樂和樂易成小哥倆手拉得緊緊的。“我們不在一個班。”哥哥黃易樂有些委屈,別的雙胞胎男孩都和自己的哥哥弟弟在一個班。但他在6班,弟弟在2班。所以一結束培訓,哥倆就拉著手再也不想分開了。
“我可是聽說你們天天打架噢,怎么現在這么親熱?”小哥倆的媽媽樂女士說,這倆孩子太皮了,是她特意請學校把他倆分開的。
樂女士說,弟弟只比哥哥晚生了一分鐘,所以相互間有點不服氣。現在分在兩個班,雖然作業和放學時間可能有差異,家長負擔會重些,但她希望孩子們能各自有獨立成長的空間,回到家又能在一起分享。
一(5)班分到兩對雙胞胎
小軒和小昂是一(5)班的雙胞胎兄弟。他們都長著一對特別亮的大眼睛。“我們生下來眼睛就好大好大的。”小昂說。
記者問兩兄弟誰是老大時,弟弟小昂一臉不高興。“你看我比他長得高吧?肯定是搞錯了,搞錯了!”他倆身旁還坐著一對來自一(5)班的雙胞胎兄弟小旭和小暉。小昂一問,知道這一對也是弟弟高哥哥矮,他立即扭過頭和小暉說悄悄話,“你們是不是也搞錯了?”
小昂接著又自言自語,“哎呀,怎么這么多雙胞胎啊,太奇怪了!”
“我要找姐姐”
雙胞胎小姐妹心怡和心悅分在兩個班。拍照時,心悅看到姐姐,非常開心,抱著不肯放。“姐姐來了,姐姐來了!”姐姐心怡說,自己挺適應和妹妹分開的。但心悅可不是這樣,她說,實在太想姐姐了,從沒分開過。
一會兒,姐姐要回班排隊放學了,妹妹拉著姐姐不肯放,哭了起來。“我要找姐姐,我要找姐姐……”
小馨和小曦姐妹,穿著粉色裙子,兩人拉著手,說話聲音小小的。“我們是大(4)班的小朋友。”妹妹小曦說,突然又想起,已經不是幼兒園小朋友了。“不對不對,我們是中央路小學的。”兩人分在同一個班,非常開心。“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統計不容易 分班也麻煩
“當時來報名的時候就挺震憾的,都穿著一樣的衣服。”中央路小學教導處主任度玉龍忙得一身汗,他和往年一樣,手頭有各班的分班名單,還特別準備了一份“雙胞胎名單”。“雙胞胎的家長不容易,我們盡量把一家的分在一個班,方便家長接送。但如果有家長要求分開,我們也盡量滿足。”
這份“雙胞胎名單”,度玉龍和副校長祝艷,花了半小時才統計出來。“因為報名時間不一致,孩子們之前只來過學校一次,還有些對不上。而且,有的是一個跟爸姓,一個跟媽姓。名字也比較中性,男孩女孩分不清。”祝艷和度玉龍一個班一個班的確認,才把孩子們的性別和關系全部理清。
中央路小學校長單道華說,學校的分班原則是,每個班男女生要相對平衡;還要看孩子們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而各班老師的確定,是通過抽簽。
妙招培養雙胞胎
不過,畢竟雙胞胎和獨生子女們還是有些不同,中央路小學以前也有過雙胞胎學生。老師們說,會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雙胞胎孩子因為有伙伴從小一起成長,所以相對來說更喜歡與人交流,性格也會更加大方活潑,懂得分享,更能理解別人。當然,雙胞胎在一起,也會競爭。
第一天當小學生,一(4)班的小哥倆小強和小剛,弟弟小剛被表揚了,而哥哥沒有,哥哥就下決心,以后也要表現好。弟弟告訴記者,因為自己坐得端正,被老師表揚了,哥哥手是隨意放在腿上,沒有他姿勢標準。
“兩個小孩是會比來比去的,我們在家也是會讓他們良性競爭,向做得好的那個學習,這辦法的確比較管用。”一位媽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