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了!我們都上了!”2013年6月24日下午,福建三明永安市坂尾村的一幢普通居民住宅內傳出了陣陣的歡呼聲。只見在場的一男三女四兄妹,在電腦前緊張地比對著各自的考試成績。時而雀躍歡呼,時而緊緊相擁。他們是同胞四兄妹,同是2013屆的高中畢業生,又同時上了本科分數線。四兄妹中,三個人上了本一,一個上了本二,坐在邊上的父母,懷著同樣激動的心情望著孩子們,臉上微笑著。這個家緊繃了10多天的心,終于落下了。
這是永安乃至整個福建省都少見的一個四胞胎家庭。父親黃訓海是永安智勝化工廠的普通調度員,每月工資3000多元,母親下崗后一直打零工。2012年為了照顧孩子們,就在家里,再沒有出去打工。全家收入加上社會的資助,總算供這四胞胎讀完高中。大哥黃春輝、老二黃夏瓊、老三黃秋湄在永安一中念書,老四黃冬倩在永安三中念書。
讓我們把鏡頭切回到18年前:
1995年3月11日,永安市三明二院的產房內傳出了一陣又一陣嘹亮的嬰兒哭啼聲。“生了!四個!”、“母子平安!”產房護士輕輕的報喜聲,不啻是天籟之音。守候在產房外的黃訓海和他的親戚、朋友都松了口氣。很快“永安四胞胎降生”的消息,經過媒體,傳遍了三明地區的大街小巷。
可以說,四胞胎自降生之日起就受到了社會各屆的關注和關懷。捐奶粉、捐尿布、捐錢的,源源不斷。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愛心匯成了涓涓細流,不斷地滋養著孩子們的成長:從上小學開始,孩子們每季度都會收到上海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人寄來的生活費。2008年這位好心人退休,家中發生了變故,再也無力給兄妹四人寄生活費了。但是,愛心在傳遞。好心人所在單位的團委得知情況后,立即接手,繼續資助四兄妹。而四兄妹父親所在的永安智勝公司,每學年都會無償贊助孩子們的學費。
在大家的關愛中長大的孩子們也格外懂事。知道自己家庭經濟不寬裕,他們除了上學,課余時間都在家中幫著父母做家務。黃訓海告訴記者,一直以來,這四胞胎都讓他很放心。四個人平時都有點“宅”,最愛玩的老大也只是周末上上網,看看電影、電視。平時放學后,四胞胎都會一起寫作業,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共同努力。
結果出來了,家里的氣氛一下子輕松多了。不過黃訓海還沒有完全放松,他開始研究兩本填報志愿的指導書。“填志愿是第二次高考,不能麻痹大意。”黃訓海說。
“你們四兄妹都上大學當然好,但費用也是個問題啊!”媽媽不無顧慮地說。“那我們就都報離家近的學校吧,離家近些生活費也可以少些。”兄妹們都懂事的說。“不用,不用,你們該報哪報哪。你們都出去了,我可以再去打工。可不能為了學費,耽誤了你們的前程!”“那我們上了大學也可以勤工儉學啊。自己賺錢,爭取盡量少花家里的錢!這些年爸爸媽媽太辛苦了。”看著父母頭上花白的頭發,孩子們都動情地說。
四胞胎懂事、聽話,沒讓父母操太多的心,這讓黃訓海夫婦感到很欣慰。
但是,最讓老黃感到沉甸甸的,還是接下來如何供養這四胞胎讀大學。黃訓海說,“今年的學費就是一個難題。看來只能去申請貸款了。再苦再累也要供他們上大學。”望著清貧的家,孩子們的父母在商量著。
就在老黃為學費發愁之際,永安智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來到他們家,送上4萬元助學金,幫助這個特殊的家庭渡過難關。永安市委組織部、三明市總工會、永安市總工會、永安燕北街道辦事處的負責人也先后來到黃家,送上助學金。
18年來,正是來自社會各界源源不斷的關愛,滋養、鼓勵著永安四胞胎在人生道路上茁壯成長。
● 延伸閱讀
江西宜春雙胞胎姐妹
一個狀元一個探花
2013年高考成績公布后,江西省宜春中學一對雙胞胎姐妹因分別獲得市里高考文科第一名和理科第二名走紅網絡。
據了解,這對雙胞胎姐妹的母親是宜春市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父親沒有固定職業,平常就做一些小生意。姐姐劉茹的班主任吳老師介紹,劉茹和劉薏在高一沒有分班之前都是她班上的學生。
“姐姐劉茹在課堂上非常專注,而且非常善于向同學學習,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然后再超越別人,姐妹倆平時學習成績都數一數二,但是都非常虛心,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性格方面姐姐劉茹比較文靜,而妹妹則比較活潑。”吳老師介紹說。
妹妹劉薏的班主任姜老師說,姐妹倆平時學習都比較刻苦,也有比較高的天賦。“和姐姐一樣,劉薏在課堂上非常專注,向課堂要效率,而且非常喜歡鉆研,問老師問題,也喜歡跟同學交流,和周圍同學關系都非常好。”姜老師向記者介紹說。
(秦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