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人們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對電能的需求量不斷的增加,隨著對電能需求量的增長,國家在不斷的加大電網建設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改善變電站的電能輸送和配備能力。變電站的電氣施工量不斷的增加,變電站的電氣施工具有其自身的特瞇,作為一項綜合化的系統工程,在施工中里機具有科學的配置方案,同時還要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本文分別從等電位地網、設備外殼、基礎接地線、電纜敷設及二次接線安裝等幾個方面對電氣安裝施工技術進行了具體的闡述。關鍵詞:變電站;安裝施工;電纜;接線
變電站作為電壓進行轉換及電能進行分配的中轉站,其電氣安裝施工不同于其他的工程,所以在施工中需要做到高標準、高質量、嚴要求,從而保證安裝工程在施工中做到零缺陷,達到用戶的滿意度,使各項電氣設備在變電運行過程中具有穩定的使用性能,從而保證變電運行的安全、可靠。
1 等電位地網
等電位地網在進行連接時,需要用放熱熔接進行銅排和主地網的連接,同時采用搪錫壓接來進行銅排和銅排之間的連接,同時在銅排之間進行連接時在使搭接長度大于其寬度的二度以上,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接觸電阻,從而使故障電流能順利的通過,有效的避免了故障電流通過屏蔽層時受阻所導致的電纜燒毀事故的發生。
屏、柜內接地銅排與保護室內的等電位接地網的連接采用截面為50mm的銅纜,銅纜壓接與線芯相符的線鼻子并搪錫,連接方式為螺接。
屏、柜內的接地銅排預留Φ6mm孔,均勻分布在屏內銅排上。屏、柜上裝置的接地端子采用截面4mm的多股銅線與該銅排連接;接地線端頭壓接與線芯相符的線鼻子,均勻地分接在銅排各個接地螺栓上,每個接地螺栓上接線不超過3根。
二次電纜溝道內的等電位接地銅排安裝在敷設二次電纜的電纜支架最上層中間位置,并通過螺栓直接固定在電纜支架上。應使用支撐絕緣子固定在電纜支架上,電網繼電保護標準化設計規定可以直接固定在電纜支架上。
2 設備外殼、基礎接地線
接地線作為保證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的最基本保障,在變電站內的電氣施工時,需要對設備外殼、基礎接地線設備外殼、基礎等都進行接地,同時接地時都采用銅排,并對施工工藝進行細化,確保施工的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對于轉彎后全部使用平彎機、立彎機進行加工,由于施工人員個體的不同,所以在進行設備接地銅排加工制作時會有所不同,所以為了避免因個體不同所造成的差異,需要在對同類設備進行加工銅排制作時定位到每一個人,從而保證相同設備的接地連接方式一致、彎曲尺度一致、高度一致、長度一致、成排設備接地方向一致。接地銅排與設備連接時,設備接地端接觸面要求除漆、除銹、搪錫,銅端涂抹電力復合脂。接地裝置焊接時采用放熱熔接;所有設備支架和架構柱的接地引下線,至少兩點就近連接至主接地網,人字架構柱兩側各設一根接地引下線,與主接地網不同地點連接;所有接地引下線在距地坪上0.3m處有明顯的可拆卸點(采用螺栓連接)以便于測量接地電阻。
3 電纜敷設工藝
電纜在支架上的排放是有一定順序的,從最上排到最下排依次是動力電纜、控制電纜,最底層用來放通信、弱電和光纜。在電纜敷設前,需要安裝施工人員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及電纜溝的具體走向,來制定詳盡的施工計劃和斷面圖,同時還要做好現場的各項工作,并確保各項工作得以落實。具體做法如下。
3.1 電纜進場時需要對其外觀、型號、規格進行相應的檢驗,同時還要用1000V兆歐表對其絕緣性能進行測試,從而保證電纜符合施工中的各項設計要求。
3.2 對電纜支架的分配可以利用電纜溝的立體結構,根據電壓等級和保護屏區域來進行分配。
3.3 確定每根電纜的敷設順序,認真核對每根電纜長度、直徑、位置、走向及在屏、端子箱內的位置,在確保走向合理的前提下,同一層面盡可能連續施放同一種型號、規格或外徑接近的電纜。
3.4 制作了每條電纜溝、每層電纜支架、電纜溝交匯口及電纜豎井等處電纜敷設斷面圖。
3.5 電纜溝內的電纜在保證其排列整齊,不能出現交叉的情況,所以需要對其敷設路徑進行多次的核對確認。特別是對于十字門交匯處和豎井處的位置,更要避免出現交叉的情況。
3.6 提前做好電纜標示掛牌(電纜標示牌應注明電纜的編號、型號、規格、電壓、起點、終點)。
3.7 在進行電纜敷設過程中,需要在交叉處、轉變處及豎井處安排專業的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同時在這些部位及敷設的起點還要懸掛電纜標示牌。
4 二次接線安裝
為保證二次接線工藝質量,盡可能減少調試過程中的改線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4.1 調試人員需要在施工前對系統及圖紙做到熟悉,在熟悉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與設計、施工人員及廠家進行協調溝通,從而使問題得以有效的解決。
4.2 采用施工試點辦法。在整體施工前挑選經驗豐富的二次接線人員進行樣板屏的制作,通過專業人員對制作的樣板屏進行評查,及時找出制作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進行修正,然后才可進行大面積的施工。
4.3 在二次接線施工中,要保證調試人員在現場進行跟班指導,只要有接線工在進行工作時就要有現場調試人員,這樣可以及時的發現二次接線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保證接線的質量,提高接線的效率。
4.4 工藝要求。
首先端子接線、內部勾線檢查應符合設計圖紙,接線正確率要大于≥99%。對到場的電纜進行檢驗,外觀無明顯缺陷,核對電纜型號、規格,對電纜用1000V兆歐表進行絕緣測試檢查。
充分利用電纜溝的立體結構,按照電壓等級和保護屏區域分配電纜支架。導線與電氣元件間采用螺栓連接、插接、焊接或壓接等,連接要求牢固可靠。確定每根電纜的敷設順序,認真核對每根電纜長度、直徑、位置、走向及在屏、端子箱內的位置,在確保走向合理的前提下,同一層面盡可能連續施放同一種型號、規格或外徑接近的電纜。柜內的二次導線嚴禁有接頭,導線芯線應無損傷、無斷股,導線及電纜芯線應成排成束排列整齊,橫平豎直,在屏內連接不應任意歪斜交叉。配線應整齊,清晰,美觀,導線絕緣應良好,無損傷。提前做好電纜標示掛牌
最后,二次電纜頭制作內部填充物采用紅色絕緣膠帶纏繞密實緊固,外部統一采用黑色熱縮管。電纜掛牌不得掛錯電纜。纜備用芯線必留于屏頂,綁扎成束。
5 結束語
隨著變電站數量的不斷增加,針對于變電站的電氣安裝工程項目呈不斷增加的趨勢,為了確保其電氣安裝工程的施工質量,需要對其施工前期的策劃、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從而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從而確保工程的質量,保證變電運行過程中的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原帥.淺析變電站電氣隔離開關安裝的施工技術[J].無線互聯科技,2012(9).
[2]周勇,劉建軍.對變電站安裝施工過程中電氣安裝技術的探討[J].價值工程,2011(3).
[3]梅明懿.論述變電站安裝施工過程中中的電氣安裝技術[J].廣東科技,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