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到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公路橋梁的建設事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公路橋梁的建設在我國的交通建設行業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重要,并且其建設的質量對我國公路交通路線的運行以及安全性都是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其質量的優劣從某種程度上也是我國社會形象和社會效益的真實體現。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存在著眾多的質量問題,如蜂窩、麻面、裂縫等,這些質量問題會降低公路橋梁的使用性能和服務質量,因此也必須引起相關部門和單位的高度重視。本文便對公路橋梁施工中的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以及公路橋梁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方法分析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從而詳細的論述了我國公路橋梁工程中的施工質量控制工作。
關鍵詞:公路橋梁;施工質量問題;控制方法
1 公路橋梁施工中的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
1.1 裂縫產生的原因及處理對策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個質量問題就是裂縫問題,裂縫不但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同時也會減弱結構的整體承載力,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理,可能也會導致更加嚴重的質量事故的發生,甚至威脅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通常情況下,導致公路橋梁出現裂縫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溫度的變化。在公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如果溫度發生了突然的變化,那么混凝土表面就會出現熱脹冷縮的現象,這時如果相關人員沒有及時的對混凝土采取保溫的措施,那么就會出現干裂裂縫;(2)原材料的質量問題。這部分內容主要是指骨料的質量不符合要求,一些施工單位由于成本等原因選購了不符合質量標準的材料,另外如果水泥的放置時間過長也會導致其整體性能下降;(3)在進行混凝土澆筑的施工作業時,如果振搗的不均勻,那么混凝土的整體結構就也會不均勻,骨料也會出現局部塌陷的現象,甚至還會出現蜂窩和麻面的現象。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通常采取以下處理對策:(1)灌漿。如果裂縫已經發展到了較為嚴重的地步,那么就應選擇灌漿法,即通過相應設備向裂縫中灌入漿質料,待其硬化后就會與混凝土結構組成一個整體,從而提高結構的穩定性,也修補了裂縫;(2)結構加固。在處理一些嚴重影響混凝土整體性能的裂縫問題時,我們應采取對結構進行加固的措施,從而保證結構的整體性能,延長結構的使用壽命。常見的加固方法有預應力加固法、補強加固法以及支點加固法等;(3)表面修補。這種方法主要是針對表面非受力裂縫,主要的操作方法就是裂縫表面涂上水泥漿,在進行表面修補時應考慮到產生應力對結構的影響,確保所修補裂縫的完整性。
1.2 蜂窩、麻面、氣泡產生的原因及處理對策
通常情況下,導致公路橋梁出現蜂窩、麻面、氣泡等病害的原因為:(1)在混凝土施工的準備階段,設計的配和比時沒有嚴格的遵照設備要求和施工規范進行,同時施工的隨意性很大,并且技術水平也不到位;(2)在攪拌混凝土完成后,經過了較長的時間才進行混凝土澆筑的作業,這樣就很容易出現離析的現象,而澆筑時如果沒有進行振搗的施工作業或是振搗的不均勻,也會產生蜂窩、麻面等質量問題;(3)在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如果模具周轉的精度不夠或是使用次數過多,那么模具就無法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時也會出現變形和漏漿等現象,一部分漿液就會漏出來,骨料之間就會出現無漿的問題,從而導致了稀疏狀蜂窩問題的出現。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應采取以下的處理對策:(1)澆筑混凝土時,提高振搗的均勻性和規范性,振搗現場應有專人進行監督,避免出現振搗不均勻、振搗不足以及振搗過度的問題產生;(2)安裝模板時,重視接縫的處理工作,外觀要求高的模板填補隙縫時,可以采用膠合液配合原子灰進行,而外觀要求不高的模板,填補時應選擇膠布封縫的方法。重視對模板的加固和支撐工作,避免模板出現較大的變形,這樣才能保證模板不出現跑模的問題,也就不會漏漿了。
2 公路橋梁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方法分析
2.1 原材料控制
(1)骨料。骨料的級配作為影響混凝土收縮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們對其的選擇應是科學合理的,否則就會骨架緊密程度不夠的問題,混凝土結構還會出現干縮的現象,同時也可能出現干裂、離析、麻面以及蜂窩等質量問題,所以,在我們配合比設計的過程中,試配時建議采用多種骨料,對級配的空隙率進行嚴格的檢測,并保證其是最合理的;(2)水泥。通常情況下,如果制作的是較大體積的混凝土,那么建議選擇水化程度較低的水泥產品,從而避免混凝土出現裂縫等質量問題。
2.2 施工控制
確定混凝土的配比等級時,應先認真的分析混凝土的耐久性、工作性能、強度要求以及抗滲要求等參數,保證混凝土是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在此基礎上應盡量的選擇塌落度較小的混凝土。對于高強度的混凝土,其每立方米的水泥用量應小于550公斤,水灰比應小于60%,而對于普通強度的混凝土,其每立方米的水泥用量則應小于450公斤但大于280公斤。攪拌混凝土時,應定期的檢查混凝土的塌落度,如果發現塌落度不符合要求應及時的調整,嚴格控制攪拌的時間并保證其均勻性。
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如果構件的型式存在差異,那么所選擇的澆筑方法也應是不同的,比如說澆筑橋墩時,就應選擇分層澆筑的方法,同時厚度應控制在30-40cm的范圍內。澆筑時,振搗人員和設備的數量也應足夠并且齊全的,這樣才能夠完成連續的作業。在振搗的過程中,為了避免混凝土出現蜂窩和氣泡等質量問題,應保證振搗的整體性和均勻性,當然也不能時間過久,從而也就不會出現粗骨料下沉以及混凝土漿液滲出等現象了。另外,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另一個有效的措施就是做好對施工現場的巡查工作,對施工工序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重視對施工技術人員的技術管理工作,盡可能的消除因人為因素而產生的對施工工序和施工環節的影響。
2.3 溫度控制
對于溫度的控制工作,應適當的加入一定的添加劑,同時建議選擇干硬性的混凝土,攪拌混凝土的過程中應向碎石上灑下一定量的水,從而冷卻碎石,降低其環境溫度。在夏天等炎熱天氣對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時,對于混凝土的澆筑厚度應進行嚴格的控制,在混凝土的內部可以搭設降溫水管,從而保證混凝土溫度的合理性。而露在外面的混凝土,同樣的也要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防止其發生非彈性形變?;炷翝仓臅r間以及澆筑的速率控制的準確性是導致其產生溫度裂縫的最重要原因,對于混凝土結構的養護工作來說,夏天應采取保濕的措施,而冬天則應采取保溫的措施。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對公路橋梁施工中的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以及公路橋梁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方法分析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公路橋梁施工質量的控制工作是一項復雜并且系統的工程,我們應從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混凝土振搗質量的控制以及混凝土澆筑質量的控制等多方面進行管控,對于一些常見的質量問題,應制定出合理并且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保證公路橋梁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延長公路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黃世奇.公路橋梁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J].廣東科技,2009.
[2]呂鑫龍.淺談公路橋梁施工控制要點[J].中國科技博覽,2011.
作者簡介:谷建進(1984-),男,漢族,浙江溫州,助理工程師,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
胡碎仙(1983-),女,漢族,浙江溫州,助理工程師,道橋養護與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