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擬通過對現階段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和論述,以期對日后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模式有所創新和改善。
關鍵詞:建設工程;監督模式;工程質量
1 引言
隨著我國各項基本制度和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近幾年來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模式也在不斷的完善著、改善著。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各項體制和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深化,在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和矛盾,這就需要我們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模式有所創新。
2 前期工程質量的監督模式
2.1 報建
當建設工程在結束規劃、土地、圖紙設計以及施工許可這些環節后,需要去政務大廳的質監窗口去辦理相關的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手續。而相關的建設工程施工企業一旦中標,那么他們就需要帶領和工程有關的核心成員的上崗證的原件和復印件以及《施工組織設計》去質監站進行報建。當質量監督站的相關人員在確認完畢后,并且發現沒有任何問題,才可以實行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方案的發放,而一旦發現問題,那么就要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正。
2.2 主體監督程序
對于建設工程的主體進行監督,主要有隨機巡查和定點抽查這兩種監督形式。無論是隨機巡查,還是定點抽查,他們的職責是對雙方的責任的主體進行監督。對于建設工程進行主體監督,主要的依據是相關的法律法規,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分別對工程的地理位置、地質條件、施工設備以及圖紙設計逐一進行監督。
3 有效改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的措施
3.1 明確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的目的
我們都知道,在市場經濟體制的調節下,對建設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是合法的,而且也在政府的管轄范圍之內。對于政府的相關機構來說,對建設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是構成政府機構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當政府的相關部門對建設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的時候,務必要做到科學性、系統性、公正性、權威性以及統一性。
3.1.1 “科學性”,主要是指用一些現代化的方法來對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并且要達到科學化的目的。
3.1.2 “統一性”主要說的是,在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的時候,其監督方都必須要來自政府,不能讓除政府部門以外的其他機構和部門對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只有監督人員出自同一部門、同一系統,才能對工程質量的監督達到統一性。
3.1.3 “公正性”就是指,在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的過程中要秉公執法,一切都要以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主。
3.1.4 “權威性”就是在執行的過程中要顯示出政府的強制監督這一特性。
由此可見,科學性、統一性、公正性、權威性是對工程質量進行科學、合理、系統的監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3.2 完善相應的工程質量的監督制度
我們都知道,在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調節下,參與到對工程質量監督的機構都有權利和義務對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管。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時,相關的監督部門并不是主要的責任主體,而是間接的責任主體。對于政府部門來說,參與到工程的施工建設過程中的每一個責任方,都是政府部門需要進行監管和監督的,在監管和監督過程中,政府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秉公處理、依法辦事,不論哪一方出現了問題、違反了相關的法律法規,那么政府就有義務、有責任去追究刑事方的責任。
3.3 工程質量監督的內容、手段和方法必須符合市場機制的需求
我們都知道,要想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模式有所改善和創新的話,那么就得從監督的理念開始改變,換句話說,就是在對建設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的時候,我們應該是以間接的方式去進行監督,而不是像從前那樣直接進行監督;對于工程的整體質量,也應該由原先的注重整體轉變為現在的對每一個環節的質量的重視。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加大對施工企業的質量的監管力度,保證全方位地進行監督。
3.4 相關的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工程質量的監管力度
我們都知道,在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使用周期長、較高的經濟價值、參與的企業比較多等特點,而且其自身的質量問題由于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務必要加大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力度。在經濟市場的調節下,作為監督工程質量的主體部門——政府,有權利,而且有義務要對人民權重的利益進行維護,對人民的生命安全進行保護,對市場競爭的秩序要有隨時進行維護,在監督過程中要秉公守法。
4 工程質量監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在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的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些建筑施工單位沒有很強的法律意識責任,因此會發生一些違法違規的現象,這對于政府發揮其監督職責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而主要的違法違規有以下幾點:
4.1 相關的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結束后,并沒按照相關的規定,在給定的時間范圍內辦理相關的手續。
4.2 對于一些開發商來說,由于種種原因,他們會采用那些沒有經過最終審驗,或者說在審驗過程中因為一些原因而禁止使用的建筑工程,這些都會給廣大的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
4.3 按規定,在工程開始施工作業之前,就需要相關的質量監督人員對工程的質量進行監督。但是在具體的實際操作過程中,當質量監督人員開始工作時,建筑工程項目已經開始施工作業了。
4.4 一些建筑設計單位設計的建筑圖紙,在還沒有得到最終的確認后,就已經投入了使用,甚至有的建筑設計公司,還私下改變原先的設計圖紙。
4.5 對于建筑工程的監理來說,他們對一些新的制度和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和透徹,這間接地導致了一些工程項目未能滿足當前的要求。
4.6 監理對見證取樣的實施不夠到位,不夠嚴格,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對建筑材料的檢測報告與實際的建筑材料是不相符合的。
4.7 總監理工程師和項目經理掛靠現象較嚴重,很多項目負責人從開工到完工很少到現場,或者為了應付質監,才會到場。
4.8 施工單位工程資料不及時、不真實,很多是為了要交資料而做資料,代簽字現象比較嚴重。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建筑工程也向著更深、更大、更精、更新的層次上邁進,與此同時,也取得了全方位的發展。為了能夠更好地保障建設事業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必須對其質量有所保障。所以說,為了對建設工程的質量有保障,工程技術人員和工程施工人員務必對建設工程的質量有所關注和小心,而在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的過程中,也務必要做到精準、科學和系統,與此同時,監督工程質量的理念也必須有所改變,有所創新,這樣才能順應新形勢下對建筑工程這一行業的發展趨勢,只有保障了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模式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監督理念的不斷創新,建設工程的質量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譚莉,胡均雨.當前質量監督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對策[J].工程質量,2010(S1).
[2]蔣萬鵬.基于現階段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途徑和措施探討[J].四川建材,2010(1).
[3]謝琳琳,何清華,樂云.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監管模式的現狀分析及改革設想[J].建筑經濟,2007(5).
[4]宋喜梅.淺析現階段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J].廣東科技,2010(2).
[5]熊國金.當前質量監督工作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與對策[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