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信息是一個公司或者企業對自己過去和現在工作的匯總和預測,主要是按照公司的需求和相關規定依靠計算機強大的計算和整合功能對收集的信息和數據加以分析和整理,最終提供給企業有效地、有用的數據和信息,以幫助上層決策者制定出正確的決策,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在現代科技時代,科技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由于市場經濟的自發性和盲目性,使得相關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帶有利益性,進而導致會計信息的不正確、不準確;這樣的情況導致的后果十分嚴重,這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給企業和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甚至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發展方向。本文在簡單論述會計信息重要性的同時著重強調了信息不正確帶來的損失以及相應的對策,希望為以后會計行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經濟發展;會計信息;信息不準確;問題;對策
前言
從1978年開始,我們在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的帶領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變了計劃經濟體制;同時實行對外開放的外交政策,積極引進吸收和消化外國先進的技術、經驗和設備,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已經在很多領域趕上甚至是超過國際標準,我國的企業發展迅速,尤其是會計工作的不斷更新和改善使得我們的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但是市場經濟的自發性和盲目性給我們帶來不少的困擾和麻煩,例如:中小企業為了應對每年一度的會計審查工作,會做假賬,制造出來的賬本的利潤比實際利潤低得多,以減少納稅的數量和金額;在銀行貸款方面又會故意提高自己的利潤空間,爭取更多的款項保證企業資金鏈的正常運轉。但是這樣長期來看不僅會損害企業自身的信譽,資金和產品的運轉發生問題,還會給銀行和國家帶來麻煩和損失。因此,我們需要詳細分析相關假賬問題并制定相關的政策來防止類似事情的持續發生,減少企業、社會和國家的各方面的損失。
1 會計信息不準確的具體體現
1.1 利用企業的自有資產作假
一般來說,我們在會計審查中會按照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個基本公式來進行第一輪的檢查,但是企業為了應對各方面的壓力往往會動手腳,為了容易從銀行借款會增加自己的自由資產和提高自己的利潤空間,制造出良好的發展空間;為了減少納稅的金額,獲得國家和當地政府部門的優惠政策會減少實際的銷售數額,壓縮利潤空間的同時,增加自己的負債數額,獲得政府的額外扶持。
1.2 根據實際考察擅自變動自己的負債和利潤
負債是一個企業外借資金的具體表現與企業未來發展空間密切相關。但是大多數企業由于種種原因很難公開自己真正的負債數量,為了應對政府和公眾的監測為減少自己壞賬的數量,為了給銀行光明的預期會提高自己的利潤空間,減少自己的庫存數量這就使得我們普通大眾的監督很蒼白無力,尤其是上市公司雖然對外公開自己的資產,但是我們投資者很難判斷其中的真假,影響國內投資環境的健康發展。
1.3 故意壓縮或者擴大自己的利潤空間
利潤的計算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是指具體的銷售數量以及收入和成本之間的差額,企業會根據檢查機構的差異來改動自己的銷售數量和產品的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具體的收入記入時間,把收入提前或者延后是企業應對稅收和突擊檢查最為常見的方法之一,把未來收入提前到當季或者把本期的利潤拖延到下半年都會影響實際的會計信息。
1.4 產品成本和其它費用之間的界限模糊,影響信息的準確性
一個企業產品的成本又狹義和廣義之分。我們通常會計記賬參照的是狹義的內容,其主要包括原材料的價格、中間材料的價格以及產成品的價格三大部分;但是企業在具體的記錄過程中往往會把人員出差費用、產品進場費用等容易混淆的費用摻雜在其中,導致企業的會計賬簿可以體現出不同的內容。
2 會計信息不準確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會計信息和數據一旦出現問題危機的不僅僅是企業自身的利益和未來發展空間,更是嚴重影響了廣大股東、當地政府、銀行甚至是整個國家的整體利益,尤其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中,所有的行業連接成一個共同體,一旦其中一環發生問題將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巨大的危害。
2.1 原始憑證失真,有些單位的原始憑證填寫不完整,不規范,甚至采取制作不對原始憑證的方法進行“變通”,使一些非法收支變成“合法”的收支。
2.2 會計報表虛假,具體表現在會計信息失真可分為故意失真與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會計人員技術熟練程度不夠、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導致的,比較容易克服和糾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企業管理當局的授意下,利用會計規范給予企業的靈活性,有偏向性或誘導性地提供信息,或者違背會計規范制造假賬。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嚴重、也最難以防范和察覺的失真行為。人為地調整報表數字,甚至編報兩套報表,一套自用,一套對外提供,導致報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3 收入、成本、費用、資產失真
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現在截留、轉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過人為方式調整損益、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費用失真,是該項資金直接進行了生產成本,資產不實主要企業資產賬面價值不能反映企業各項獎金的實際擁有數額,資產管理混亂,造成賬實不符,會計信息失真將給國家和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一是給國家的資產造成流失,影響和破壞了國家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宏觀調整措施的執行;二是相關部門不能對企業的生產做出科學正確的判斷,在宏觀管理上使企業陷入被動;三是會計失真影響了會計人員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也影響了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四是會計信息的失真也助長了腐敗行為,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和企業改革的順利進行。
3 治理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3.1 健全法制,嚴厲的查處會計信息失真
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會計的生命,對于虛假的會計信息,一是有關的法律法規中要明確;二是要制訂相應的處罰措施,把編造虛假會計信息同制售其他假冒商品一樣,嚴懲不怠;三是加強監督,建立完善的政府和社會監督體系,使虛假的信息一產生便受到嚴厲的查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需要通過財政、稅務、工商、審計、國有資產監管部門共同努力,加大監督和監管力度,嚴厲的查處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另一方面中介機構要提供工作質量,加強和完善以注冊會計師為主的社會監督體系,促進企業年度會計報表經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化、法律化、規范化,不讓會計信息失真有存在市場。
3.2 提高認識,不斷提高法律觀念和業務水平
要加強企業領導和財會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法律觀念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法制意識和遵守財經法規的自覺性,從根本上保證成本信息及其他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3.3 加快國有企業的改革步伐,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是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及財務會計監督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先進性和有效性。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充分發揮各方面的作用,相互制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成本信息失真現象的發生。
4 結束語
所以,我們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堅持自己的職業操守,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正確性,相關的外部監督也要有效完善,保證整個會計行業的廉潔性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
[2]葛志興.會計信息供求質量特征及其矛盾的協調思路[J].財務與會計,2000(4).
[3]安徽省會計學會課題組.關于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調查研究會計研究[Z].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