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經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口數量增長越來越多的壓力,森林承受的負荷越來越重,遭受著破壞甚至消失的現象。森林受到巨大損壞的關鍵因素是因為沒有節制、不合理以及沒有計劃的采伐樹木、亂占森林用地造成的。主要對這種情況形成的原因進行分解,同時對森林環境的保護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森林;涉林案件;森林保護
宏觀意義上的森林,主要包含森林、林業、林地還有憑借森林、林業、林地生活的動植物以及微生物。人類的出現以及生存發展也是在森林最先出現的,后來人類移出森林,不過依舊依靠森林而存在,森林在人類剛出現開始就已經相互連接不可分割。但是,因為人們過度的砍伐使用,全球森林面積正在驟減,很多生態問題伴隨出現,如干旱災害、氣溫升高、土壤侵蝕、沙塵暴以及空氣污染嚴峻。所以,森林在生態環境上的意義遠遠大于其經濟利益。
1 森林的重要性
1.1 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廠
氧氣是人類生存以及生活最根本的條件,據調差顯示,每個人每天需要吸進零點八千克的氧氣,呼出零點九千克的二氧化碳。根據研究確定,一棵樹木每吸收四十四克的二氧化碳,就能夠釋放出三十二克的氧氣;樹葉在陽光作用下能夠形成葡萄糖,每釋放出一克這種葡萄糖就能夠吸收二千五百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且十平方米森林或者二十五平方米的草地就可以把一個人產生的二氧化碳整體吸收,釋放出需要的氧氣。就地球整體來講,人類每年制造千億噸的二氧化碳,森林以及草地能夠全部吸收,并且還能為人類提供所需的百分之六十的潔凈的氧氣。
1.2 森林是空氣的凈化物
伴隨著工業以及礦業的開發創建還有人類對礦物質的需求增多,空氣環境受到很大的威脅,污染的空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空氣所含的二氧化硫分布空間大、對人類危害大。根據檢測得出,森林中空氣所含二氧化硫就比其他所沒有森林地區的少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五十,在夏季多雨季節,樹木生長的速度快,吸收消滅二氧化硫的速度能夠更快,相對濕度在百分之十五的時候吸收消滅二氧化硫的速度只是相對濕度在百分之八十五的時候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1.3 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樹木釋放出的氣體中有一種殺菌作用很強的霉素,可以殺死大氣中的病害霉素以及微生物,對人類生存有養身功能。曾經有人對不同地區的環境每一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做了一個調查監測:人類活動較多的公園里面含有一千個,街道繁華地區三萬到四萬個,在森林區域內只有五十五個。還有,樹木釋放出的殺菌作用很強的霉素量很大。如,一公頃檜柏林一天就能夠釋放出三十千克的殺菌作用的梅毒,對殺死白喉、痢疾、結核等毒菌有很好的效果。
1.4 森林是天然的消聲器
噪聲對人類的危害隨著公共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日趨嚴重,城鎮尤為突出。實驗測得,公園或片林可降低噪聲5~40dB,比離聲源同距離的空曠地自然衰減效果多5~25dB;汽車高音喇叭在穿過40m寬的草坪、灌木、喬木組成的多層次林帶,噪聲可以消減10~20dB,比空曠地的自然衰減效果多4~8dB。
1.5 森林具有防止風沙、減輕洪災、涵養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由于森林樹干、枝葉的阻擋和摩擦消耗,進入林區的風速會明顯減弱。據資料介紹,夏季濃密樹冠可減弱風速,最多可減少50%,人類便利用森林的這一功能造林治沙。另外,樹冠對雨水有截流作用,能減少雨水對地面的沖擊力,保持水土。據計算,林冠能截流10%~20%的降水,其中大部分蒸發到大氣中,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樹干滲透到土壤中成為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庫。
2 森林遭受破壞現狀
森林對人類的生存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們卻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損害著我們的綠色環境天然器。根據聯合國糧農結構調查,全球差不多一分鐘就有二十多公頃的森林消失,在1950-1985年之間,地球上的森林規模消失了近一半。
最近幾年,為了保證森林資源中稀有的品種不被破壞滅絕,國內成立了嚴謹的森林資源監察管理組織,聯合開展了很多類型規模不一樣的打擊損害森林資源以及強行占用林地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哦效果,不過因為很多因素的摻雜,國內的林政事件仍然以正比例快速增長,違規占用林地的活動多次禁令而不能制止,水土流失依舊很嚴重,保護林地的管制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局面。根據調查整理,在2007年上半年,國內一共出現了二十點九五萬起林政事件,這里不按照法律規范輸送木材的占了百分之流失;同時被查出來進行處置的事件有二十點七五萬起,只有百分之零點零八漏網。和06年同期相比,事件發生率增長了百分之三點四,不按照法律規范加工木材的事件增長了百分之二十一點六,不按法律規范征用的森林林地事件增長了百分之十二點三,不按法律規范運送木材的時間增長了百分之五點五,亂砍濫伐事件和上一年同期差不多。在2007年上半年,由于林政事件直接造成樹木面積損失21.7萬m3,這里面,其中百分之四十八點七是因為盜取樹木亂砍濫伐導致的。還有,森林發生火災對森林帶來的損害也是很嚴峻的。
近年來,全國發生的多起森林破壞大案,都是無以用簡單的數據來比擬的。因此,如何更好的保護森林資源,成為迫在眉睫,且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3 森林保護對策
3.1 通過有關職能部門,普及《森林法》等有關法規及有關環保知識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森林法律、法規,增強公民的綠化意識,利用多種形式,深入鄉鎮、村組和山區農戶等基層,進行當地農民及全社會的環保意識教育。充實基層林業管理隊伍,保證經費等物質支持及時到位,并賦予其一定的行政執法權,以便及時、有效地制止亂砍濫伐林木等違法犯罪行為。
3.2 結合檢察機關,開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瀆職犯罪預防工作深入到涉林案件中多發、易發瀆職犯罪的地方或部門,加強國家森林法規和刑法關于瀆職犯罪有關規定的宣傳教育,增強有關主管領導和工作人員按照職責要求嚴格依法行政的觀念,以達到從源頭上預防此類瀆職犯罪的目的。
3.3 加大林政執法隊伍建設,理順林業管理體制
結合大力查辦涉林案件中發生的瀆職犯罪案件,或結合案例以案釋法,提高有關人員執法水平,促使其依法行政,文明行政;或指出其隊伍建設管理上的漏洞和不足,達到更有效地管理森林資源、打擊涉林違法犯罪的目的。
3.4 總結以往查辦林業主管領導和林業工作人員瀆職犯罪的有效經驗和手段,加強執法監督
根據林業犯罪的特點和規律,對林業執法過程中暴露出的職務犯罪行為,堅決予以打擊。通過再查辦一批有震動、有影響的瀆職犯罪案件,促進林業工作人員嚴格執法,以便有效、及時地打擊破壞林業資源行為。
3.5 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
把對森林資源的管理保護納入目標管制中,當地的鄉鎮政府是主要的負責人。差遣專人進行管制,對林地、砍伐地點、木材銷售市場、加工場所等增加管制,打理好林業活動順序。增加對森林火源的管制,對森林用火要嚴加管制。增加對樹木的除害工作,增強森林植物的防病害能力。增加對稀有植物以及生物的保護作業。對于不按照工作崗位職責工作的人員,應該交給司法部門進行處置。
3.6 建議土地管理部門嚴格依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辦理林地征占用手續
在平時的林業管理工作中,要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不做、不能越權處置事物、占用森林林地的手續要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審查核實,貫徹落實增加管制,堅決禁止隨意占用林地、損害林地的活動。
參考文獻
[1]李智勇.中國森林生態史引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國家林業局.中國林業年鑒(2007)[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3]馬福.森林-生命之源(第12屆世界林業大會文集)[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