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中國音樂學院迎來了一場關乎中國鋼琴發展趨勢的高端論壇——中國鋼琴音樂發展論壇。此次論壇陣容龐大,有13個參會學校,118位參會代表蒞臨現場。論壇從開幕23日晚到閉幕25日為期三天,展開了豐富的活動。
精彩的開幕致辭
開幕式上鋼琴家劉詩昆先生、人民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杜曉十先生、中國音樂學院院長趙塔里木教授分別致辭。之后由五位鋼琴家演奏了六首剛剛落幕的“中國之聲”音樂創作比賽中的獲獎鋼琴作品,這六首作品可以說是新鮮出爐的中國鋼琴作品,其技巧性、藝術性和欣賞性都得到了專家們的贊許。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趙塔里木教授對本次論壇予以了高度的評價。他說:“本次論壇的宗旨是集國內外鋼琴音樂創作、演奏、研究和教學領域的專家于一堂,共商中國鋼琴音樂未來的發展之路。
“在中國音樂文化幾千年延綿不斷,輝煌燦爛的發展歷史中,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借鑒從來都沒有停滯過,這種融合不僅促進了中國民族音樂文化與世界的交流,對世界音樂文化的發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中國,鋼琴藝術發展的起步較晚,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仍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此基礎上,如何更好地提高我們的人才培養水平,提升我們對這一音樂文化領域的貢獻力,是值得深入探索的核心。
“‘中國鋼琴音樂發展論壇’正是這個背景下的一次探索之舉,我衷心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進一步開拓中國鋼琴音樂演奏、創作、研究和教學等領域的思路和方向,豐富人才培養的模式和方法,為繁榮和推動中國鋼琴音樂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眾多專家齊聚一堂
4月24日上午,國內九所音樂學院鋼琴系的主任或代表分別發言,就本學院在中國鋼琴作品的教學和研究等方面談了各自學院的工作。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研討非常有必要,很有意義,同時大家也感覺到目前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各兄弟院校的做法都有許多經驗可以借鑒,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落實對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和推廣。緊接著劉詩昆先生做了一個《中國鋼琴發展之路》的講座。劉詩昆先生作為中國鋼琴音樂起步、發展、轉折和騰飛的見證者和親歷者,用生動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為我們介紹了這十幾年來中國鋼琴發展的歷史進程。
下午,由三位著名的作曲家針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了介紹。其一是美籍華人作曲家和鋼琴家崔世光先生所改編的《劉天華即興曲三首》,其二是上海音樂學院作曲家和鋼琴家王建中先生介紹的他為2012年上海國際鋼琴比賽委約作品《隨想曲》,其三是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權吉浩介紹的他的作品中的創作意圖和朝鮮族音樂特征。這三個活動令與會的教師和學生大呼過癮。因為大多數年輕教師和學生們都是教著和彈著他們的作品成長起來的,能在這樣的場合聽到他們對這些作品的理解和詮釋,也使我們的教學得到了極大的充實。當然,他們對中國作品風格的把握和詮釋,使我們的教學得到了極大的充實,也給我們帶來了更深入的思索。
晚上,由星海音樂學院的青年鋼琴家趙謹女士舉辦了一場名為“天地人和中華根”的專場講座音樂會,系統介紹了當代幾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作曲家的作品,可貴的不僅是她的演奏充滿激情和新意,而且所有的作品她都親自與作曲家有個專門的采訪,與他們就作品的內涵、表現形式等方面進行過最直接的交流。這樣的學術態度和鉆研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月25日上午,由來自西安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的教師分別就中國鋼琴作品的研究、中國鋼琴風格的把握、中國鋼琴作品的整理和編輯、中國鋼琴作品演奏的實踐等方面進行了專題發言,特別是上海音樂學院的楊韻琳教授談到她們正在進行的《中國鋼琴獨奏作品百年經典》的大型中國作品集的整編工作,令大家感到振奮,這樣的浩瀚工程的完成將會對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下午,由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儲望華先生對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中國音樂的風格把握、現代作品的手法以及中國鋼琴學派的建立等問題做了專題講座,隨后各位代表進行了積極的討論和發言,大家針對中國鋼琴家音樂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進行了非常積極的探討和交流。
激情施坦威之夜
4月25日晚,本屆論壇以一個中國鋼琴作品展演的音樂會圓滿落幕。音樂會由國內九所音樂學院分別派出一位鋼琴家演奏一首本院師生創作的鋼琴作品,中國音樂學院由傅紅和于美娜演奏高為杰作曲的《鄉愁》和《童趣》;武漢音樂學院由王明敏和程露均演奏彭志敏作曲的《八山璇讀》;四川音樂學院由孫靜雅教師演奏鄒向平作曲的《侗鄉鼓樓》;天津音樂學院由陳琳教師演奏鮑元愷創作的《對花》和《小河淌水》;沈陽音樂學院由王耀震演奏曹家韻創作的《煙雨》;星海音樂學院由趙謹副教授演奏房曉敏創作的《九野》;西安音樂學院由原夢演奏陸金墉創作的《綠葉》;上海音樂學院由張楚晗演奏王建中創作的《隨想曲》;中央音樂學院由鄒翔副教授演奏葉小鋼創作的《納木措》和周龍創作的《五魁》。這是一次中國鋼琴創作、演奏和教學等方面的高端展現,代表中國音樂最高學術水平的九所音樂學院為我們展現了中國鋼琴作品創作的水平、中國鋼琴人才培養的水平和中國鋼琴作品的研究及教學的水平。
縱觀整個論壇,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專業鋼琴人才領域里對中國鋼琴音樂發展的一次認真討論,它區別于原來更多地是在創作領域對中國作品的研究和探索,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對中國鋼琴作品的推廣和發展方面,以及在鋼琴演奏、創作人才培養等方面。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意義重大,一定要繼續堅持下去。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屆的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