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它像鴨子那樣叫,那么它很可能就是一只鴨子。但如果它像狗那樣叫呢?那么它就很有可能不是一只“非洲獅”。
在中國河南省漯河市的一家動物園里,這種事正在上演。籠子里所展示的動物,與標簽上所寫的相差甚遠。當時,一名母親正在教她年幼的兒子如何通過叫聲來辨別動物,而當他們面前的動物發出一種比獅吼更輕柔且耳熟的叫聲后,這一騙局就暴露無遺。一只毛茸茸的藏獒正在那里扮演著“叢林之王”,對廣大游客來說,無疑是一種欺詐行為。
在漯河動物園,這種魚目混珠的行為隨處可見:這就像是諾亞的備用方舟(Noah’s ersatz ark),更像是活生生的證據——以此證明,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能夠如此靈活且堅定地制造贗品。
這是我第一次到中國大陸,矛盾的現實讓我震驚。一方面完全如我所料——中國一直在努力建設,并接二連三地取得成就——其節奏也令人吃驚。而另一方面,在實干的同時,也有如此之多的夸大、粉飾、欺騙和誤導。
在北京,我對一名相識的市民說道:“這座城市的綠化比人們所說的要好。”“才不是這樣,”她回答道,解釋說,這些樹都是為2008年舉辦的北京奧運會所種植的。那時,北京構建了一種虛有其表的生態友好。我后來還被告知,在這場奧運會的開幕式上,一名可愛的小女孩假唱《歌唱祖國》,因為這首歌的原唱者被認為在攝像機前不夠上鏡。
當然,為了吸引遠道而來的游客,大多數城市都會將自己美化一番。至少,這些樹將在北京繼續生長下去;而就連碧昂斯也耍過一次把戲——在奧巴馬總統的第二任就職典禮上,她使用了預先準備好的錄音。所有偉大而自尊的國家都擅長在某些領域弄虛作假,并有其專門的造假技巧:委內瑞拉有整容出的選美參賽者;意大利有低報的稅收申報;英國有空洞的禮儀;美國則有旁氏騙局。造假是一種全人類的行為。
但中國人的造假手法已出神入化,至少是到了明目張膽的程度。最臭名昭著的事件便是媒體報道的食品摻假:老鼠肉當羊肉賣;廉價酒裝在優質瓶子里;醬油用散落在理發店地板上的頭發制成,經加工后以假亂真。
在制假販假方面,嚴重的問題包括虛假藥品等,不那么嚴重的問題則包括假扮的僧侶——他們的虔誠裝飾和莊嚴舉止只是一個幌子而已,他們的目的無非就是收集捐款和兜售靈修小飾品。
我遇到的北京人告訴我其他很多以假亂真的事例。其中一人提到“假評論者”,解釋說,你無法知道,對網上的帖子和視頻的認可和狂熱吹捧是真的,還是收人錢財的產物——據說后者在這里格外流行。另一名北京人提到“假離婚”現象——夫婦們會解散自己的家庭,從而變成兩個各擁有一套房產的個人,他們正設法利用這種方式,避免在出售第二套房產時繳納額外的稅負——而一旦完成房產交易,他們就會復婚。
我一直在詢問那些比我更了解中國的人士,試圖去了解這一切是為了什么。他們說,這是企業家們偷嘗禁果的一個縮影,在中國這樣一個迅猛發展的經濟體里,監管毫無意義,而真正意義上的警覺也不會存在。他們說,這種現象反映了一種文化——在這種文化中,事物的外在往往比它們的內在更引人注目,同時,這個政體也是依靠印象、大環境以及模棱兩可的真相得以維持的——而這一切,便是這個政體的衍生物。
無論如何,這種現象都是腐蝕性的,它有損國內外民眾對這個巨大國度和它的各種產品的信任。這種現象令人擔憂,因為它常常會危及人們的身心健康。
我覺得自己時時刻刻都戒心重重。我總是心存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