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nspoken Words and Rules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本身很多潛臺詞、潛規矩,沒有明文規定,但知道的人,總會讓別人特別易于接受他。
最近網上熱議,說香港學生占領連鎖咖啡店,霸位兩個小時,其間討論功課、不點飲品。我在拉薩開咖啡館,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讓人頭痛。
有些客人,把咖啡館當做社區中心,進來完全不消費。我最初覺得,進店消費乃潛規矩,開店后卻發覺事與愿違。
我遇過較有趣的情況是:
外邊下著毛毛細雨,四個人進來躲避。一坐下,說:“老板先給我們倒四杯白開水。”喝完便走。又記得有次,七個人進來,點一瓶啤酒,我問其余六人喝什么,他們說:白開水。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開水不應收費,但如此既占座位,又要拿杯子,唔,我們只好加了一個新規定,喝白開水要收費,添水則免費。
咖啡館有個小書架,有客人進來說:“我只是來看看書,不點東西了。”大多圖書館規定不準飲食,但……這里是咖啡館。我們店里也有免費Wi-Fi,“免費”的意思,潛臺詞當然是對消費者免費,也見過有人一進來,只是坐著上網,問他想點什么,卻說:“只是進來上上網,不喝東西。”
在網上,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問我有關西藏的旅游問題,大多素未謀面,但來到西藏都會過來坐坐。記得有次,給了幾個學生很多資料,他們來到后覺得是“老朋友”,很認真地說:“大家通信那么久,這一餐是不是你請?”我說不行,其中一人見我居然不免單,語甚不悅地教訓我說:“你沒有聽過‘有朋自遠方來’嗎?”
最經典的例子是,有數個女孩進店,圍坐在一張長桌旁,卻只有一人點飲料。其他人支吾以對,說:“我們幾個今天剛好月事……啊,肚子一直不舒服……”是的,她們竟然在我這個陌生男人面前細訴“月事感言”。
我其實真的不想知道,只是奇怪她們幾個明明是新相識,居然情同姊妹,一起來潮(注:因為這種情況頗多,我們后來隆重推出了“月季花茶”,適合特別日子飲用……)。
有些人可能好奇:出現以上情況的人,到底是來自何省何市呢?答案是,哪兒的人都有:外國人、內地人、香港人、臺灣人,等等。
唯一例外,每次進店來主動消費的,都是西藏人。
有些人每天都來,每天都是主動點單。我有次問他,為什么每次都消費,對方想一想,說:“可能藏族人不想占別人便宜。”
是的,過去數年,跟藏族人相處的最大感想,就是他們很少把你迫在一個角落,然后要你說一聲“No”。
四川高僧希阿榮博堪布說過,藏族人有著“一般世俗文化教育難以造就的見地和胸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本身很多潛臺詞、潛規矩,沒有明文規定,但知道的人,總會讓別人特別易于接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