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霞的聲音和她的音樂都一樣,
輕柔謙遜,
與人的距離是一臂,
溫度接近體溫,
這也是人與人相處最舒適的角度。
臺灣樂壇有三個“老女人”,都很有趣。
一個是黃小琥,一個是蔡琴,一個是陳小霞。
黃小琥是從酒吧殺出來的,歷經(jīng)沙場,氣場強大,說起話來鐵面無情又言辭尖刻,被大家尊稱為“滅絕師太”。這幾年黃小琥很紅,慢悠悠唱出一句“沒那么簡單,就能找到聊得來的伴”,大幫高齡單身女性立刻雙目噙淚,她被這個時代選擇了。
蔡琴嗓音的好,是不用說的,專業(yè)音響店都是拿她的發(fā)燒碟來試機。
還是聊聊陳小霞吧。先不用知道她是誰,說兩個故事。
一次,陳小霞和音樂人施人誠逛大賣場,她推著手推車大肆采購,手拿鹵豬蹄大笑說:“那些老以為我是住在山里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孩的人,真應(yīng)該來看看,老娘是多么愛食人間煙火!”施人誠后來說,小霞姐太酷了,要是生在古代,一定是個女俠。
另一個故事要殘酷些。
陳小霞念書時和初戀男孩交往五年后,男孩才跟她坦承自己的性向,其實他并不喜歡女生。但這之后,他們還是在一起過了兩三年,才分開。陳小霞說:“因為愛一個人,真的是要用心去愛,無關(guān)于其他所有外在因素,愛了就是愛了。愛一個人,仿佛就算沒有自己也是無所謂的。”
兩個故事沒有必然聯(lián)系,但都很極端,代表著這個女人個性的兩面。
所以她能為孟庭葦寫出《你看你看月亮的臉》這樣溫柔如水的歌,也能為王杰寫出《最后的溫柔》這樣浪子情懷的歌,王心凌唱著她寫的《羽毛》幼齒又蜜糖,送給范瑋琪的新婚禮物《最重要的決定》晴天朗朗云淡風輕……她7歲寫歌,27歲發(fā)表第一首作品,今年她59歲,寫過的榜單曲目超過100首,她是臺灣的金牌音樂人。
很多制作人一開始并不唱歌,多年后熬不過寂寞,把當年寫給別人的金曲全翻出來重唱一遍。陳小霞不是這樣,這么多年她只出過三張專輯—《大腳姐仔》《化妝師》《哈雷媽媽》—和她寫過的金曲毫無關(guān)系,只是她個人境遇的一筆記錄。
到《哈雷媽媽》,已是2006年。
這其中空白的13年,她把時光全部給了女兒。除偶爾為別的歌手寫歌外,一直和女兒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2003年再度出山,女兒已年滿18歲,而這位“哈雷媽媽”也已51歲。
“哈雷”讓人聯(lián)想起著名的哈雷摩托,霸氣、追風;“媽媽”又充滿家常暖意,四個字組合在一起,倒很符合她矛盾的個性。她一直如此桀驁,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但她內(nèi)心有對平常的堅持,對見素抱樸生活的熱愛。
一張歲月沉淀出的專輯,哪里需要什么潮流音樂元素,雋永簡單就是底氣。她在專輯中包攬了所有曲目創(chuàng)作,詞曲風格,單純?nèi)绯酢Qh(huán)播放時,我內(nèi)心有些感動,這好像是一張脫離了時間之軌的專輯,毫無潮流喧囂在其中,好像放在哪個年代去聽都不顯突兀。人生之波時刻流轉(zhuǎn),可陳小霞還是那個陳小霞,悠悠地唱著自己的似水年華,這需要多大的內(nèi)心定力!
陳小霞的好與黃小琥的好是不同的。陳小霞耐得住寂寞,黃小琥卻需要嘶吼;陳小霞心甘情愿接受生活給予的一切,黃小琥卻總在愉快或不愉快的記憶中兜兜轉(zhuǎn)轉(zhuǎn)。
很同意一位霞迷的話:“夜深人靜時,總能在陳小霞的音樂里得到安慰。不管是她寫的,或是她唱的。因為陳小霞,我開始勇敢對抗本質(zhì)的孤單。”陳小霞的聲音和她的音樂都一樣,輕柔謙遜,與人的距離是一臂,溫度接近體溫,這也是人與人相處最舒適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