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視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
高級食客想必也會投來輕蔑一笑,
你們懂什么?
食不厭精知道嗎?吃過嗎?
哪涼快哪待著去。
老干媽登上了Gilt—一家奢侈品電商網站,并被推舉為全球頂級的熱醬。20美元兩瓶被老美搶購一空。網編的點評是:“有成熟鳳梨和腌漬魚干的芳香,豆子酥脆而渾厚,余味是種干凈的溫暖,與豬肉或白飯搭配尤其驚艷。作為最早的辣醬法定產區之一,老干媽最好的年份,大抵是2006年吧,那年的雨水尤其好,醬體豐富,猶如酒體飽滿的葡萄酒!”
這則消息令很多人虎軀一震,有一種“我曾那么接近幸福”的張惠妹的感覺。大家系統自動升級,呼啦一下,這下都算資深奢侈品用戶了,年耗量還不小呢。其實,它賣給老美多少錢一瓶真無所謂,反正只要我家隔壁超市里繼續賣七八塊就行。真正扣動心弦的還是這段文案。
按這個見識,與白飯搭配尤其驚艷,與面條搭配,恐怕就要撲通跪下。2006年的雨水甚好,您是不知道我們1998年更多呢,長江都潰堤了。當然,也可能這是翻譯體,是高級黑。但常識提醒我,這幫混美食圈的,基本就是這個調調。大概無論中外,人性的相通之處,都是傾向于熱情地展示膚淺,激動地宣示格調的。
尤其在這些沒有標準,完全取決于個人主觀感受的領域—比如時裝界,不自己給自己長臉,就沒法活下去。
想想看,當業內人士都在絞盡腦汁想詞、造概念之時,你發布觀點,僅僅說一個“太好吃了”,合適嗎?人搭理你嗎?必須嚴陣以待,必須費盡周折,才能顯示出你不凡的品位。
贊美食物如此,制造食物也是如此。燕雀之志的,支個路邊攤,收點流水,一個月賺兩萬,三十天的起早貪黑就值了;胃口大一點的,要置門臉,添牌坊;鴻鵠之志的,要連鎖,要分店,要進軍海外;有情懷一點的,要讓顧客吃一口牛腩,悟出人生;再有情懷一點的,要把自己變成拜物教。
上個月,我看了東京六本木的米其林三星級龍吟懷石料理公開的分子草莓甜心做法視頻,把一批草莓折磨得那叫一個死去活來。如果萬物有靈,我深信那批草莓轉世投胎的概率為零。
具體的做法一言難盡,大概是把草莓切蒂切片加糖熬煮擱容器里,先高溫再過冰水,再榨汁備用……再切一撥草莓,再經過類似液氧的東西……經過10多個小時之后,裝盤擺出的是一個跟草莓樣子差不多,但是草莓腹內裝了草莓汁的東西。在分子美食界里,它就這樣施施然確立了身份。
提到分子食物,這可是一個風頭正勁的廚藝概念。是干嗎呢?就是指把葡萄糖、維生素C、檸檬酸等可食用的化學物質進行組合或改變食材分子結構,再重新組合。
大廚們利用各種奇異工具,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變化,把食材的味道、口感、質地、樣貌打散,再重新“組合”成一道新菜。比如,把固體的食材變成液體甚至氣體食用,或使一種食材的味道和外表酷似另一種食材。如:泡沫狀的馬鈴薯,用蔬菜制作的魚子醬等。
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國產凌凌漆》里周星馳說:這個表面上是個手提電話,實際上……它是一個須刨。這個表面上是一個須刨,實際上……它是一個吹風機。
你好好吃馬鈴薯不行嗎?實在嫌土豆土,你就叫它Potato還不行嗎?新鮮的草莓,多芳香感人啊,你們至于這樣千刀萬剮的,令它的靈魂上不了天堂嗎?
當然啦,鄙視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高級食客想必也會投來輕蔑一笑,你們懂什么?食不厭精知道嗎?吃過嗎?哪涼快哪待著去。
我覺得也對,井水何必犯河水,河水樂意就好。只是,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分子食物做鬼都不會放過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