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穎7月12日下午,2014年央視春晚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馮小剛出任馬年央視春晚總導演。
馮小剛在新聞發布會上的亮相,表現出他一貫的特點:幽默、自嘲、坦誠和大膽。人們開始期待和想象:馮小剛究竟能給春晚帶來點什么?
馮導選節目的標準之下,會有什么樣的新鮮物料進入到我們的精神年夜飯中呢?
在這個跨界逆襲成為時尚的時代,讓一個電影導演來導一臺區別于以往的春晚,也未嘗不是一件新鮮好玩的事情,這并不比馬云去搞金融難。
坦率地講,雖然春晚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和價值,但其終究也只是一場晚會,把它拔高到讓創作者都難以承受的高度,對其只有傷害。因此,我們也沒必要把馮小剛的這次擔綱,當成一件多么嚴重的事情。
從根子上講,春晚就是一份中國菜,其原料、做法及各種關鍵性符號,大致是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的廚師,也許搭配和炒出的味道略有差異,但萬變不離其宗,這些菜品,會因為受眾的味覺喜愛偏好,而獲得好評和惡評。
這一點,馮小剛再明白不過了,因為他比誰都知道,沒有誰能讓所有人滿意。但做一屆讓多數人滿意的春晚,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至少不會比拍一部讓票房業績揪著心的電影那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