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城市也是一樣。
《經濟學人》信息社每年都會評出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中國城市在這個榜單上的排名都比較靠后,比如近年北京才排名79位。
連續三年,墨爾本在這個名單上排名首位,維也納和溫哥華緊隨其后。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中有三個在加拿大,四個在澳大利亞,一個在新西蘭,兩個在歐洲,這個排名的標準是,社會穩定程度,醫療條件,教育,基礎設施,文化和娛樂設施。
中國人看到西方社會平靜的生活,往往會暗生羨慕。但老實說,如果真要他們搬過去住,恐怕一個月都住不下來。身邊移民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朋友不少,卻往往把在國外天堂般的居住生活叫做移民監,一旦拿到身份后就匆匆往回趕。
在那些宜居城市,沒有中國社會那么多的社會活動,夜夜笙歌,天天飯局,讓習慣了社交的中國人感覺悶得發慌。弄不好網絡壞了,可能一個月也找不到人來修好。習慣了每天掛著微博微信的中國人可受不了。
不要說中國人,外國人也有很多愛熱鬧的。比如高盛的一位全球集團副主席兼亞洲首席執行官就不像他的大多數同行那樣,躲在香港,而是主動提出去北京工作,成為北京最高級別的外派銀行家。他看中的,大概還是這個快速發展的城市的機會。正是因為有不足才有機會,大量和他想法類似的人聚集北京,使得這個城市變得更有吸引力。
澳大利亞天氣舒服,沙灘美麗,又是講英語的國家,但大公司卻往往找不到好的人愿意派駐這里。原因在于澳大利亞是個成熟國家,在此沒有什么特別大的發展機會,反而如果能夠派駐中國幾年,就可以給簡歷寫上亮麗的一筆。
北京等城市的魔力在哪里?這塊土壤特別吸引從事音樂、繪畫等藝術的文化工作者。可能正是因為它的不完美,所以才能激發人的某些情感。就像文學巨作往往是在社會動蕩中寫出來的,一個平靜得如一潭碧水的城市,很難讓人產生特別喜歡之情。
很多中國人拿了外國的護照,是想要在中國賺夠錢后,去高福利國家享受醫療保障。有一位已加入加拿大國籍的朋友,現于國內工作,考慮退休之后是否真的回到加拿大,讓他非常糾結。回去吧,雖然空氣清新,環境優美,但天天看也很快看厭倦了。而且不和朋友在一起,每天沒有事情做,退休后很快就和社會脫離,那是非常容易老的。如果在國內,雖然條件差一點,但起碼生活豐富,不容易得老年癡呆癥。
每次北京的空氣污染指數往上跳一跳,就會多一些家庭移民出去。但更多的人還是很樂意扎堆在北京。雖然人們也總是抱怨北京這不好那不好,但又無法抵抗這個城市的某種吸引力。到國外去,生活相對按部就班,講究規矩,不會像國內,常有什么都有可能發生的感覺—這顯然很刺激。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城市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