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師德就是教師的根本,師德就是教師的靈魂。對學生的愛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對學生的愛應是我們生命的常態,也成了我們生命的意義所在。教育不僅需要教師全身心的愛,更需要智慧。我們的教育是用智慧點燃的愛的教育。
【關鍵詞】教育;教師;學生;師德;愛;智慧
如果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那么師德就是教師的根本。如果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師德就是教師的靈魂。我們每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師,都是這偉大師德的踐行者。我們將耗盡一生心血,以大愛和智慧為師德作出詮釋。
大愛不大,我們沒有機會像在車禍來臨時的張麗莉、大地震到來時的譚千秋等英雄那樣,以自己的生命托舉起學生的生命,用自己的心血鑄就出師德的偉大。但,作為教師,我們把對教育對學生的愛融在一點一滴的生活中,化在了重復瑣碎的工作里。
在我校,有一位傳奇人物,她就是被學生們親切的稱為“金媽”的金彥青老師。每天課后,她總會在小飯桌前為學生輔導功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未間斷。在這里,沒有斥責,沒有打罵,有的只是金老師如母親般的誨人不倦和諄諄教導。不放棄一名學生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是金老師永恒的信念。即使是最調皮的學生,在“金媽”的教導下也會變得懂事乖巧,無論多差的班級在“金媽”的帶領下都會趕到前面。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金老師所帶班級的數學成績不僅在我校遙遙領先,就在整個榆中也名列前茅。金老師用大愛和始終如一的耐心去面對每一個孩子,用無悔的青春書寫著自己對于教育的忠誠。
對學生的愛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對學生的愛應是我們生命的常態,也成了我們生命的意義所在。我們在一點一滴中折射出對學生的無私與大愛,我們在平平凡凡里鑄就了師德的偉大與崇高。
大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確,教育需要愛,可如果教育只剩下了愛,則是教育的悲劇。愛自己的孩子是連母雞都能做到的事兒。教育不僅需要教師全身心的愛,更需要智慧。
有一天,在歷史課上,我校的一位女老師一走進教室就發現黑板上赫然寫著一個字“滾”,一轉頭她又看到班上的幾個搗蛋鬼伸長了脖子笑著,其他同學則緊張地盯著她。思索了片刻,她面對大家平靜地說:“好哇,這是我們班哪位書法家留下的墨寶呀?怎么沒有落款呢?”接著,她掏出手機,對準這個字拍了一張照片,笑著說:“我想把它發到網上,讓大家也欣賞一下,你們說好不好?”同學們緊繃的神經一下子放松了,大笑著回答:“好”。這時,何某慢悠悠地站了起來,紅著臉說:“老師,黑板上的字是我寫的,求您別傳到網上,我錯了,請您原諒。”這時,她溫和地說:“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但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尊重,你希望我尊重你就如同我也希望你尊重我一樣。你說,對嗎?”何某頻頻點頭,之后,她若無其事地開始上課。
聽她在課后講述這件事時,我豎起了大拇指由衷說:“高哇,實在是高!”她在處理這一惡作劇時:一不批評、二不訓斥,而是以裝糊涂的辦法,隨機應變地將惡作劇行為巧妙地說成是墨寶還要發到網上,學生自討無趣,只得主動認錯。在學生認錯后,老師又順勢引導,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比起那些生硬的批評、訓斥,其效果不知好了多少倍。而這良好的教育效果考驗的是教師的智慧,沒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不可能具有教育智慧的。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將“進德修業”作為畢生的追求。教師只有不斷地修煉德行完善自己,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感染學生;只有不停地充電學習才能滿足學生求知的需要。
溫家寶總理曾說:“教師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師不是雕刻家,卻塑造著世界上最珍貴的藝術品。”沒錯,我們就要把愛用智慧注入這珍貴的藝術品。愛會越分越多,被愛滋養的孩子們也會心中有愛,愛父母,愛朋友,愛社會。我想,真正接受了老師大愛,真正受到老師高尚師德感召的學生不會再有馬加爵,也不會再有藥加鑫。我們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知識是技能,更是愛。我們的教育是用智慧點燃的愛的教育。
如果有人問我,師德是什么?我想,師德就我在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教師于寒冬深夜給學生掖起被角的手中,就在我們凝視學生的深情目光中,就在學生生病時我們坐臥不安的擔心中,就在學生犯錯時我們不厭其煩的苦口婆心里。
師德鑄魂,智慧譜愛。身為人民教師,我們必將用一生來履行自己的使命,讓師德以愛的名義為可愛的孩子們播種夢想,點燃夢想,讓他們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讓每個孩子都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這也是我——一個普通教師的夢,我們大家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