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國夢,也必須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近代以來,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真理,它指導中國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自主。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要解決的是我們要怎樣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性問題。在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樣必須要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正確的理論做指導。
【關鍵詞】中國夢;正確理論指導
201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夢”,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式上,習近平同志作為新一任國家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其核心內容仍是圍繞中國夢展開,論述了什么是中國夢,是誰的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
一、中國夢的內涵
習近平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一定要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①在這里,習近平將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13年全國人大十二屆一次會議閉幕式上,習近平作為新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在講話中,進一步明確提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奮斗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由此,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體內容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包括國強和民富兩個方面,要建設一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協調發展的繁榮和進步的國家,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這是中國夢的本質。
二、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正確的理論指導
近十年,我國的經濟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的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我們的夢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臺階,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矚目的成績,十八大報告將原因之一其歸結于“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正確指引”。我們今天要實現中國夢,同樣離不開這個“依靠”。
黨和人民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根本成就之一是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行動指南,在實現中國夢偉大征程中,同樣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正確指導,這是是經過我們實踐反復檢驗過的正確的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
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建設的實際相結合,取得了認識上的“第二次飛躍”,形成的鄧小平理論,緊緊抓住“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這個本質,系統地回答了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把我們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以及實踐推進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國內外復雜局勢,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用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進入到新世紀,世情國情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胡錦濤同志立足于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外國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它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和科學發展觀,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中國當代的新發展,是正確的理論。
思想理論是行動的先導,只有用正確的思想理論武裝起來的人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取得前進和勝利。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國夢,也必須要有正確的理論來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當前黨和國家的行動指南,當然的承擔起了這一責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根本理論指導, 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思想武器。
沒有正確理論指導的“中國夢”可能會誤入歧途
提到中國夢,可能有人會聯想到“美國夢”,但是二者是有區別的,根本的區別就在于指導理論的不同。
美國夢是在資本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推行自由主義、市場化、私有化,本質上突出個人和金錢,追求個人的奮斗和成功,強調個人的價值,美國夢的實現,途徑是他們宣稱的所謂“全球化”,主要依靠二戰后形成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軍事優勢向外擴張,掠奪他國資源和財富,這一點,通過對美國歷史的考察便很容易的得出,美國也是當前這場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的始作俑者,這是新時期其對外擴張和掠奪全球資源的新的表現。總之,美國夢是建立在資本主義價值觀基礎上的一種理想,強調個人主義價值觀。中國夢是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當前具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夢想,是人民的夢,依靠人民來實現。脫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理論指導的“中國夢”就不是我們所追求的中國夢了。
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也不是要回到“康乾盛世”“貞觀之治”那個年代。
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唐朝的都城長安曾經是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元朝的疆域橫跨整個歐亞大陸,一些人還曾經討論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回到唐朝好還是漢朝好,還是像康乾盛世那樣。我們要實現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這一意義上的。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了巨大的苦難,復興的內涵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中國雖維持著表面上的國家獨立,但國家主權卻是不完整的,在與外國的交往中也沒有對等的國家權利,人們生活更是困苦不堪,那時的復興是要實現民族獨立,新中國成立后,復興是要實現國家富強。在今天,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發展,我們的要實現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內涵也發生了變化。習近平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未來,得出的堅定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道路是途徑,而理論是行動指南,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地位,才能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
中國夢自從提出那一天起,就擁有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巨大的凝聚力,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盡管可能會有艱難和坎坷,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個指路明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大道上必定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寬闊,最終讓夢想實現。
注釋:
①習近平在201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講話
參考文獻:
[1]肖貴清.《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精神支撐、力量之源》[J].思想理論教育,2013年11期
[2]榮開明.《論“中國夢”的幾個基本問題》[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年5月第11 卷第3期
[3]孫來斌,劉近.《比較視野下的“中國夢”多維透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年10期
[4]資金星、資金議:《論中國夢的科學內涵、理論價值與實現路徑》[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 .2013年4月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