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實施素質教育,貫徹《語文課程標準》,全面培養小學生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和生存、生活實踐能力,及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與方法,具有優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語文現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實際,可單一使用,也可結合使用,合力則更好。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依據不同課型、不同教學內容和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選擇教法、確定學法,不應千文一法,一概而論。
一、講讀課文中的實踐
小學語文課程中講讀課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選課文兼思想性、藝術性、人文性、知識性等為一體的經典文。教學時,教師要積極、靈活、大膽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小學生在掌握語文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同時,注重全面素質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在注重語言基本功訓練的同時,讓小學生掌握學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閱讀課文中的操作
閱讀課文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占有相當的篇幅,是對講讀課文的鞏固、補充、延伸,旨在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其根本任務。教學時主要是讀,即泛讀和精讀,隨機而用。教學時,教師要自覺幫助小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運用默讀、朗讀、速讀、跳讀等閱讀方法進行重認識性、理解性閱讀(低年級),重評判性、創造性閱讀(中高年級)。教師應注重發展小學生的主體性,應當在小學生主動求知的興趣激發、主動求知的方法和能力習得、主動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養等方面做好文章。具體的做法可以是:①營造民主氛圍。讓小學生進入主體角色,培養其主體意識,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伙伴型合作關系,以樹立小學生學習的自尊、自信、自強、自立、自主的意識,便于自主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例如,教學《打碗碗花》一課時,讓小學生充分自學探索,運用積累知識,通過看圖、讀書、提問、小組討論進入理解、消化、吸收狀態,小學生不但讀懂了課文,還學到了許多書本以外的知識。②創設活動情境。A、還小學生活動的時空。教學時,充分給予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以個體學習為主進行自主學習,讓小學生親身參與到發現知識的過程中,使教材貼近生活,激發學習動機,激起求索熱情,切切實實地去閱讀,自學未知的知識,直接感受與吸收課文語言,實現真情體驗、真情交流。B、還小學生選擇的權利。遵循天性,遵從差異,從培養興趣的角度著重,讓小學生自選自學方法、自學形式,或圈點、或查寫、或操練、或簡畫、或剪貼、或隨筆、或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實施自主性學習。C、還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教師要利用閱讀課文以活動促發展。如,游戲活動、課堂即興表演、實驗操作、朗讀競賽、小博士答辯、課后沙龍、答記者問等形式可讓小學生興趣盎然,樂學、愛學、會學,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閱讀課文教學。③發展創新思維。“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閱讀課文教學時,教師應善于培養小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要關注小學生的異象,診視小學生的反常,異象即標新,反常即創新。采用引導質疑、合作探究使小學生在學文中收獲料想不到的成功和體驗。
三、課外閱讀中的應用
《標準》十分重視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并分學段分期規定了相應的課外閱讀量,重視語文積累。這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有益拓展。因而,教師要定位于學前指導,學中幫助,學后促進的角色,給小學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從培養其濃厚的閱讀興趣出發,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幫助學生豐富語文知識,積累語文技能,美化語文素養。我認為不妨嘗試以下方法:①提一個目錄供您選;②提一個時間表供您讀(背);③供一個機會讓您說;④供一個平臺讓您演。而且,學生課外閱讀不要局限于配套教材《自讀課本》,可以擴展到中外古今諸方面的有益讀物;不要局限于書本,可以擴展到網上;不要拘泥于家校,可以擴展到圖書館、文化超市。學習方法應以自主性學習為主,進行合作交流,也可以設定專題,鼓勵小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
四、語文實踐活動中的嘗試
《標準》首創了語文綜合性學習,這是拓寬語文學習途徑的現代性方法。語文實踐活動形式多樣,在此僅論述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探究性學習。教學時,要強化過程,淡化結果;要著重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之形成及創新精神、團隊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要開闊語文學習視野、拓寬語文學習內容、開辟語文學習途徑,讓生活成為課本,讓語文融于生活。教師要幫助學生從興趣出發選題、定題,放手讓家長創造條件,讓學生親自搜集、整合、處理信息,在合作中交流,達到“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理想境界,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和本領。
語文探究性學習對綜合實踐活動而言,其設計思路是:①學生地位:從被動到主動;②教師職能:從傳授到指導;③活動目標:從單一到綜合;④活動空間:從封閉帶開放;⑤活動過程:從實踐到認識。具體而言,學習地點是不固定的,或家庭、或社區、或科技館、或工廠;學習范圍是廣博的,或社會、或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