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寫作的訓練是綜合能力訓練之一,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切忌急于求成,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才能達到。單靠以上做法是不夠的,大量的訓練要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始終,因為英語聽說讀寫幾方面的訓練是相輔相成的,它們要互相促進、互相制約,無法單一進行,在平時教學中就要合理安排,有機穿插,這樣就才有“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也才能讓學生“下筆如有神”。這樣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真正得到了提高。
【關鍵詞】寫作能力;創設情景;寫作訓練
一、從詞、句入手進行寫作訓練
學生剛接觸英語時,對英語寫作一定會有懼怕的心理。這時教師應根據先易后難的原則,用簡單的詞組成句子,再以句子的構成作為最初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起點。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可將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詞、句作為材料讓學生訓練,使學生樂于接受、輕松完成,享受到成功感。例如:以study為中心組成句子。I study in a middle school. I study hard. My brother studies in the same school. But he studies harder than me.又如,以my good friend為題寫一些句子。My good friend’s name is Lin Tao. He is thirteen years old. He is a student. He often helps me with my English.這些簡單的寫作訓練會引起初學英語者的極大興趣,增強他們的信心,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利用課文教學內容進行寫作訓練
課文體裁廣泛,內容涉及面廣,難易程度適中,適合學生做改寫、縮寫、寫中心思想以及仿效作文等練習。這些練習既訓練學生的寫作,又鞏固已學的課本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有助于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
1.復述課文
在課文教學過程中開展復述活動,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從表面上看,復述課文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但“說”和“寫”是互為促進作用的,口頭做得好了,筆頭作文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教學中盡應可能地緊緊圍繞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培養他們用英語思維和口頭表達的交際能力,為今后的筆頭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2.創新聯想
在復述課文的基礎上,我們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因此,除了復述課文的寫作訓練外,進行一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寫作訓練是非常重要的。經常采用的做法可以是:①聯系法。如把課文中所學的人物描寫聯系到其他人物的描寫;把課文中的人稱改為自己或身邊的人來敘事。這些練習可促使學生開闊視野,關注周圍發生的事,做個有心人,為寫作積累素材。②延續法。每個人對課文的內容的理解不同,可根據自己的理解順著課文情節寫下文,給學生最大的想象空間。③評論法。學生對學的課文寫出自己的看法或感想,作些評價。這一做法要求較高,但部分學生可以試一試。學生要完成這些寫作,就必須進行查有關資料、組織語言等一系列學習活動,這既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又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使他們積極思考,真正做到自主學習。
三、創設情景進行寫作訓練
語境是語言交際的重要因素,一切真實的交際活動都產生于一定語言環境之中,而有效的語言獲得又是以有效情景體驗為前提的。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創設交際環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培養他們的能力。通過創設某一語境而訓練學生寫作,學生會感到較自然,容易產生寫的欲望。例如:以Our school為語境,讓學生先觀察學校,然后試著用自己所學過的語言知識,表達Our school這一語境話題。
在我們新教材的某些單元中,設有寫作訓練題,它們用英語設置語境,用英語提示內容,這樣進行寫的訓練,與我們平時用漢語給語境、用英語完成段落的方式相比,更為理想。當然,教師在設立語境話題時要與學生的水平和能力相適應,應從簡到難、從淺到深的進行。否則學生會無從下筆,久而久之,他們會失去信心。
四、限時作文寫作訓練
這主要是在進入九年級以后所采取的方法,在訓練書面表達時,我把已經印好的題目當場發下去,限定每個學生在25分鐘以內交卷,督促學生瞬間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達信息,提高實際應用和應試能力。這一步是關鍵,也是學生的難關。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白中考書面表達不像漢語里的作文,不可任意發揮,要求將所規定的材料內容整理后,展開思維。目的在于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準確地表達意思的能力,同時要求學生在協作過程中必須牢牢記住以下口訣:“讀提示,弄清要點與格式,時態語態要當心,前后呼應要一致,句子結構和搭配,語言習慣莫違背,文章寫好細檢查,點滴小錯別忽視”。學生明確目的并掌握要領后,要嚴格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決不能養成拖拉的壞習慣。
五、重視批改與講評寫作訓練
我在批改這一項中,采取了多種方法。重點還是采取當面批改的形式,尤其是針對語言錯誤特別多的差生,我常常是邊啟發,邊批改,邊解釋。這樣學生更能集中注意力,老師也更能把問題講清,說透,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通過多次的實踐,質量一向很差的作文,錯誤也逐漸減少。因為學生書面表達中的錯誤也不盡相同,而互改可以取長補短。我就有針對性地要求互改,如有時候中上等水平的改上等水平的作文,有時候又改中下等水平的,差的改稍好一點的。要求批改者在有疑問的地方作上記號,若有疑問拿不準的可當場請教老師,也可與同桌或周圍的同學商量,來得到滿意的答案,這一系列的活動都是在積極,主動的情感支配下進行,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漸漸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有時候我也選出有代表性的習作抄在黑板上,與學生一起對文章進行分析,一起批改,這樣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批改別人的作文,積極性高,效果顯著。有時候時間不濟時,我對學生書面表達作業中的錯誤就采取符號批改的方法,讓學生在符號的啟發下將作業的錯誤自己一一更正。批改的符號是:用詞不當用“W”(WORD),語法錯誤用“G”(GRAMMAR),句子結構錯誤用“L”(LOGIC),大小寫和標點符號錯誤用“-”,漏字用“Λ”。如果整篇語句錯誤特別多,改不勝改,或者是書寫特別馬虎草率,則在作業后批上“REWRITE”(重寫)。除了采用符號批改外,我還把寫作與課本知識結合起來,在學生出錯處批上“SEE (…… P……)”(見哪課哪頁),要求學生翻閱課本,找到相關的句子進行比較,仔細思考。把作文中的錯誤加以改正。這是運用啟發性原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思考,分析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同時在批閱過程中,我認真記錄學生們習作中存在的普遍和典型的錯誤,及時進行講評和補漏,及時反饋信息,這是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不可缺少的,在講評時我也把一些寫得較好的錯誤較少的習作讀給全班學生聽,激勵學生們比優趕優,增強其他同學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然后再給出范文,給學生一種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的感覺。
以上所述的寫作訓練基本是根據學生學習英語的深入而逐步開展的。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應該要求他們每天堅持寫英語日記,不限體裁,不限字數,貴在堅持。通過寫日記,不僅能促使學生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還能鍛煉他們的恒心和毅力。
總之,自從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在初中英語升學考試中增加了“書面表達”,更突出了寫的能力的重要性。書面表達旨在訓練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實踐運用,特別是測試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語言知識的活用能力,這是一項綜合能力的測試,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就應該重視寫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