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教學效率論”,在這一概念當中,所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其伴隨著數學教學的發展而發展,并且是和現代科學發展理念相一致的數學教學觀念。在我國所倡導的科學發展觀當中,對效率有著極高的要求,然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至今還未形成比較好的效率意識與思想。現今,我國正在大力開展教育改革,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與否,是衡量數學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文章將對數學教學效率提升的重要意義加以闡述,并對數學教學效率加以研究與思考,指出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對策,從而促使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數學;教學效率;思考
一、前言
因為數學知識內容抽象、復雜,具有極強的邏輯性,這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者與教學者的要求都相對比較高,這種情況導致現今我國不同地區的學校、不同學年階段,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數學教學效率低下的現象。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在這種大環境下,數學教學要想尋求科學發展,那么就必須高度關注數學教學的效率。所以,當前提升數學教學效率是一項十分急迫的課題。
二、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意義
當前,在數學教育當中,數學教學效率問題是其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問題,怎樣有效提升數學教學的效率,現已成為數學教育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并且還是一個創新性的課題,具備時代特性。特別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后,改革開放的發展進程持續推進,只有在時間消耗上占據有利時機,方能獲得較大的勝率。怎樣才能利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價值,怎樣才能利用最短的時間傳授給學生最多的知識,已經發展為當前解決素質教育問題的有效渠道與手段。至此,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在素質教育中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
但是,我國目前的數學教學當中,教學的效率意識缺乏,授課的方式與手段落后,內容刻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極低,同時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學習缺乏熱情等,上述種種問題都阻礙了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而教學效率意識的缺乏問題極為明顯,已經成為阻礙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三、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對策
1.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
在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應該充分運用不一樣的資源背景,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將傳統教學中過于看重教材和重視機械訓練的教學方式予以徹底的轉變。強化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科學發展以及現代社會之間的關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加強交流與合作,主動探究與發現。這些目標的實現,僅僅依靠教材是遠遠不夠,應該建立全新的課程資源觀念,將校內外的各項資源都充分開發并利用起來。
因此,教育者應該對傳統的教學資源加以總結與整理,且對其進行進一步的開發與研究是,使其更加的全面、完善,最終構成一個內容豐富的資源系統,其中包含了問題庫、動畫庫以及資源庫等各項教學資源。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資源庫與資源庫之間相互補充,進而生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從而為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2.控制教學難度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對一些學生而言,數學是其所學習課程中最為薄弱的一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基礎的數學教學內容相對而言不是很難,但是對部分學生而言,卻超過了其靈活使用的范圍與程度,例如:在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最極易混淆與忘記的知識點就是數學公式,對一些學生尤其是特困生來講,接受數學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差,數學公式就更容易忘記。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適度降低教學難度,如對每一堂課所講解的公式數量予以控制,從而緩解學生記憶上的壓力,使學生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學習,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數學知識的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強化學生的基礎文化素養,加強學生的學習水平與能力。從另一個層面而言,數學知識的學習不但有助于數學難題的處理,亦或者是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予以解決,同時還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并且利用邏輯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上述能力的提升對學生未來的學習與工作,都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3.突出重難點問題
在每一節課中,都存在一個重點,并且依據重點來開展教學。教師在上課之初,應當在黑板上將本堂課的主要內容書寫出來,以便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對課堂所要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有所了解。整堂課的高潮部分就是重點內容的講解。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與工具,例如手勢、聲音、模型、多媒體技術等,對學生的大腦進行刺激,使其處于興奮狀態,進而將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停留在大腦中,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接受水平。例如在學習《橢圓》時,它的教學重點就是:認識并掌握橢圓的概念與標準方程,難點內容是:橢圓方程的化簡。數學教師可以從人造衛星、月球以及太陽等的運行軌跡開始導入,再講到圓的直觀圖、在陽光直射下圓盤倒影在地面上的影子等,使學生對橢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為了進一步說明橢圓的概念,教師可以先準備好工具(兩根釘子、細線),在將橢圓的概念提出之前,可以在黑板上取兩點,兩點之間的距離比所準備的細線長度小,然后依據教師的要求,讓學生在黑板上繪制橢圓,之后老師再取兩點,而這次兩點之間的距離比細線的長度大,之后再次要求學生繪制橢圓。在兩次繪制橢圓的過程中,學生進行歸納與總結,再加以老師的引導,使學生總結出數學中嚴格的橢圓概念。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與了解就更加的深刻,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4.教學目標的有效制定
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科學、合理,將對有效課堂的實現帶來直接影響。當前,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目標的制定受到了廣大教育研究人員的密切關注。在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中,課時教學目標中所要求的教學效果,是能夠預測、實現,且能夠檢測的。所以,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制定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明確性與具體性,大且空的教學目標是不行的。例如在《正整數指數函數》一課教學目標的制定時,教學目標定為:結合實例,了解正整數指數函數的概念;能夠求出正整數指數函數的解析式,進一步研究其性質。這種類型的目標就較為貼切,有助于數學教學的實施。可見,教師在對教學目標進行制定時,必須將課時教學目標的評價功能加入思考范圍,同時還應該將教學評價和教學目標有機結合。另外,還必須對課時目標和課程總體目標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正確的處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關系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教學效率提升有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并獲得較好的教育成果。因此,應該樹立效率意識,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學效率。然而,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單單是需要依靠教育者一方,同時還包含學習者本身的學習水平與能力。只有在雙重學習的保證下,方能獲得最為理想的學習效率。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從某種層面上來看具有一定的戰略性,它與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密切相關,怎樣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率,依然需要人們不斷的探索與研究,并且在日常的教學中總結經驗。
參考文獻:
[1]楊劍.“數學教學效率”的相關問題研究[J].中國職工教育,2013,(18):154-154
[2]余國吾.淺談提高中專數學教學效率的對策[J].新校園(學習),2013,(4):50
[3]劉劍.有效利用多媒體,提高低段數學教學效率[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9):123-123
[4]顧元春.在課堂優化中提高數學教學效率[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1,(22):44-44
作者簡介:
侯潔,女,(1982.04~),陜西省延安市志丹縣人,工作單位:志丹縣高級中學,職務: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