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應扮演什么角色,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靈活轉身,成功地實現角色轉變;實現教師“講授型”到學生“探究型”的方式轉變;成為教學活動的反思性實踐者和教育理論的研究者。
【關鍵詞】教師;數學教學;角色;轉變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這要求教師由過去僅作為學科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核心的促進者,教育的著眼點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將重點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創造力上。那么教師應扮演什么角色,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本人就這一問題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師要在新課標下靈活轉身,成功地實現角色轉變,就必須提高認識,明確方向。變“知識權威”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傳統的教育,教師是以知識的權威者的角色出現在教學活動中,而新課標下,教師必須轉變成為學習的組織者。這就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成為學生課堂學習的組織者,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搭建平臺。發揮學生主體性,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所以,教師必須認識并認同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變以教師主體為學生主體,變以教師活動為主為學生活動中心。
長期以來,我們在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僅僅把學生作為教育的客體,忽視了學生主體性的培養和發揮。教師往往從自己的教學經驗出發,讀死書,教死書,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毫無自我探究的能力。長此以往,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被無情地弱化,事事需請教,遇到問題就無從下手。這種“教師中心”的教學觀念割裂了知識與能力的內在聯系,就不能成功地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新一代。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我們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師中心”的陣地,必須著眼未來,審視現實,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經驗出發而開展課程教學活動,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成為學生的導師。教師作為組織者,關注、了解和研究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及發展就是最重要的職責,盡可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要。
其次,實現教師“講授型”到學生“探究型”的方式轉變,教師就是引導者。教師成為學生的導師,主要職責就是對學生的引導,重在導,然后為師。若干的自主學習活動、探究活動出現在新的教材之中,絕大多數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符合學生已有的學習或生活經驗。在這些內容的教學中,教師的職能就是對學生的引導,不能一包到底,更不能以自己的生活閱歷越俎代庖。長期以來,我們學會了講授型的授課方式,喜歡獨霸課堂,一講到底。但是新課改下,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那就必須改變教師的授課方式,變教師講授型的教學方式為學生自主探究型學習方式。這種情況下,教師角色就只能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學生的學習需要引導,因為有些課程就是要讓學生去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探究,自主學習,而這種探究活動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包括幫助學生遴選題目、制定活動計劃、引導活動的開展、對研究結果的甄別處理等。教師要清醒地意識到引導學生學習是自己的職責,教師的引導對學生發展極為重要,要做到組織而不包攬、引導而不誤導、放手而不放縱,以期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當然,要實現這種角色的轉變,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更需要教師提早做好知識的儲備,因為教師作為引導者出現,實際上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做到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學習,就必須拓展知識面、提高教育教學的理論水平以及對這種轉變的認識水平、培養洞察問題的能力等。只有教師具備了較高的素養,才能更好地承擔新課標下的教育引導者的重任。
第三,教師還要成為教學活動的反思性實踐者和教育理論的研究者。“反思性實踐”既要“反思”又要“行動”,思考和研究已不是教育專家獨有的領地,它需要更多的人參與。教師應該成為反思性實踐者。因為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而這種反省對于教師發展,提高教學水平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教師還是學習者和研究者的角色,能夠促使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有革命性的改變。教師應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現,因為已有的經驗和技術成為了歷史,只有不斷研究新形勢下新的教學方式,才能保障育人水平。作為研究者的教師可以使教師關注到具體的教學情景,教學過程,細化到每一個細節,對提高整體教育教學水平大有裨益。作為研究者的教師通過具體的研究,可以把一些成功的經驗上升為教學理論,為教育理論的發展做出貢獻。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在課堂上,師生間充滿了“愛意”,課堂就會由此變得輕松,教師才會游刃有余的教,學生才能自由自在的學;課堂上有了“愛意”,師生間才會有尊重與理解,學生不必小心翼翼的揣摩教師的想法,教師也不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課堂上有了“愛意”,教師才不會把目光僅僅局限于知識的傳授上,而是更多的關注學生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存在。 我們要成功地實現角色轉變,路途還那么遙遠,荊棘和阻隔依然,但是只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自我更新,就一定能夠成功轉身。我想,只有打破傳統教學的預設與封閉,在新課標新理念的引導下,大膽的“放手”,巧妙的“攙扶”,我們才能實現課堂教學方式的根本轉變,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快樂成長的樂園。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